APP下载

线上教学状态下如何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改进亲子关系

2022-05-30张语竞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8期
关键词:亲子心理健康家长

张语竞

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较难适应居家学习的师生“异步”状态,居家学习效果令广大家长忧虑,有时甚至引发亲子矛盾。缓解疫情期间的亲子冲突,需要学校与家长在家校共育的助力下,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课程减少矛盾,正向引导亲子关系。赵琼认为,亲子之间的问题并非无法沟通,也不是只能存在对与错的较量,而是父母和孩子在沟通的时候,夹杂着很多尚未处理的情绪问题。一方面,父母想维护自己的权威,证明孩子错了;另一方面,孩子有自尊、主体意识,不想被压制。亲子之间的问题由此不断扩大化,产生更多的对峙和冲突 。我所在的学校努力加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并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开通了线上心理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尝试分析与探讨在线上教学状态中如何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改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心理健康课程目的就是要与“双减”政策形成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帮助学生在改变学习方式、学习理念的同时,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初中教育教学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特别是亲子关系相关的教育。人不是教育的工具,而是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可以依托教材,也可以超越教材。只有对学生进行改进亲子关系方面的教育,学生才能更好地和父母进行沟通,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我、保持自我。

心理健康课程应该通过具体的事例、情境来讲解,具体的事例、情境能够让学生的感悟更加真实且深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有感情上的交流和互动。情感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深刻性、稳固性,通过情感交流,学生能产生心灵的共鸣、共振,得以流露真情。同时,情感交流还能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

一、影响因素

(一)疫情影响

受疫情形势影响,2020年3月9日,长春各个中小学校响应号召,启动线上教学,“停课不停学”,各单位也开启居家办公模式。在这种居家隔离的形势下,家长和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看管与被看管的关系,过于频繁的负向沟通使平常不注意的一些细微矛盾开始放大,并频频进一步激化亲子间冲突。

疫情、战争、空难,2022年的这个世界展示出残酷、惨烈的一面,让人猝不及防,生命的无常也会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系列课程非常有必要,这样的课程可以带着学生们一起认知生命的珍贵,了解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感悟生活的美好。

(二)缺乏互相接纳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所有人都具有社会性。人类的活动只有在其社会意义上才能被充分理解,在社会共同体中获得自己的归属感和位置。孩子和父母一样都是社会人,拥有不同的需求和想法,父母的职责在于理解和认同自己和孩子的需求,并尽可能满足双方的需求。

双职工家庭中,父母一边要线上工作,一边还要监管孩子在家的安全、健康以及线上课程学习情况,难免会产生烦躁等负面情绪。而对于还在发展学习驱动力、提升专注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中学生来讲,要高效上好网课,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娱乐、生活、作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拖拉磨蹭是大多数青少年成长必然经历的问题,线上教学课堂氛围不一样,无法有效激起学习积极性;同时,中学生的大脑还未发育成熟,做事情会更倾向于简单的、愉快的事,而面对困难的、容易引起焦虑的事情,孩子会想晚一点面对或直接回避。基于多种原因,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激活学习内驱力。而在网课状态下,孩子更容易受客观环境干扰,无法有效集中精力,对学习可能产生焦虑情绪。

(三)沟通技巧不足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此时期养成的思维模式与观念均会对其未来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反复出现学习倦怠、做出不够自律的行为时,部分家长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并且开始对孩子施加压力。然而,说教、批评和指责只会引起孩子的心理防御,比如否认自己的错误、愤怒地进行辩解、自责、对抗等等,这样的行为伴随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意愿,阻碍孩子产生动力去改进,只有鼓励、肯定、支持才能给予孩子正向改变的力量。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性格特征等方面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念和沟通方式。学到有效的沟通技巧、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会对初中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大有益处。

二、解决方式

(一)家长心理调适

家庭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我校一直本着“家校共育”的基本原则,旨在让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走进学生家中,让家长与孩子一路相伴,彼此学习,共同成长。在线上教学期间,家庭教育、家长的心理调适尤为重要。在此期间,心理健康课程力图针对家长的焦虑情绪进行有效心理调适,加强家长的科學教育意识,减少亲子矛盾,增进亲子良好关系。

通过心理健康课程以及针对家长的心理咨询,使家长们清楚地了解孩子们的问题不是因为孩子过于懒惰,而是因为有些真的还做不到,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家长只有抗住自己产生的焦虑才能持续耐心地调动智慧去帮助孩子,而不是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或催促、批评、打骂这样过激的方式去强行改变孩子。想要让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改进,最重要的是持续不断且真诚地鼓励、肯定、支持孩子,同时给孩子实实在在的帮助,比如:当孩子学习任务繁重无从下手时,主动帮孩子分解任务,慢慢化解任务难度;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帮助孩子制定符合水平的目标,创造多方面的成功体验,提高孩子的自信;帮助孩子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通过小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提升自己的专注力;与孩子共同协商手机、网络使用时间并严格管理,陪伴孩子并加强居家兴趣活动。

(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心理健康课程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调适。我在线上授课期间,改进亲子关系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课程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引入,如“心情操”“听指令画图”等。一方面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与家长的关系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为接下来的讲解打下基础;

2.在亲子沟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问题上,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非暴力沟通的要点,即在遇到问题时要观察而不是评论,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说出彼此的需要,并通过请求的方式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在讲解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来让学生了解良性沟通的法则。让学生知道通过非暴力沟通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內心的需求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上被家长越界时,可以尝试这样表达:“妈妈,我上网课的一天内,您频繁地进出我的房间,每次除了送水果还会对我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指指点点,您这样让我感到不被尊重并且很伤心。我希望您能给予我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在我学习期间请您让我保持安静、平和的状态,允许我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任何问题我都会跟您沟通的。”

3.最后给学生提供一些可行性较强的沟通方法,如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倾听与接受、及时地提供情绪反馈等。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可以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改进网课期间的亲子关系。

心理健康课程后,有部分学生反馈:他们运用非暴力沟通法与父母沟通,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等父母的猜测或主观判断,有效地改进了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改善了亲子关系。

(三)学校心理健康支持

在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与家长遇到了困难,要懂得去寻求帮助。无论多么糟糕的状态,我们都不是孤军奋战,随时可以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线上教学期间,我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同时,通过开放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积极开展“云家长会”等方式对家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时刻保持关注并改进。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青少年在这阶段的典型冲突和问题,通过影视作品、案例分析、班级讨论活动等多种方式,帮助青少年寻找个人的抗逆策略和方法,提升抗逆意志和抗逆能力。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的确立时期,“理解有效沟通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充实自己,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是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防疫“抗疫”的有力屏障。我校心理健康部门会努力织牢心理防疫这张“网”,帮助学生与家长建立良好健康亲子关系的最有效的“心理口罩”。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亲子心理健康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