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压力”与“减压”
2022-05-30随丽丽
随丽丽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写道:“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但是,每到学年末,总有一些班主任内心会经历一番艰难的选择:下学年要不要继续当班主任?对于他们而言,班主任是一份令人“既爱又恨”的工作,“爱”的是班主任这一工作带来的诸多益处,“恨”的是当班主任之后的诸多付出和辛劳。与普通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工作繁忙,肩负着主要的学生工作。他们承受着来自诸如学校、家长、学生、自身、家庭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因此,寻找压力之源并学会自我解压,就成为班主任们的一门必修课。
一、不把班级当作筹码
众所周知,班主任的工作量大、琐事多,压力大,因此少有老师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但是,一些学校评奖评优的政策向班主任倾斜,而且教师的职称评定常常需要有若干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鉴于此,我们往往“违心”地担任着班主任。我们认真地管理班级事务,努力让它成为优秀班级,意图增加我们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的筹码。在这种“功利心”的驱使下,我们的眼中没有学生们灵动的成长,只有各种冷冰冰的班级排名。我们对学生犯的小错误暴跳如雷,因为它影响了班级的量化排名;我们对学生的成绩过度关心,因为它影响到班级的成绩排名。我们与同事暗自较劲、关系微妙;我们与学生矛盾不断、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形下,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怎能不大?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拓宽视野、提升格局,不把班级当筹码,而是将其当作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那我们与学生之间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与叛逆反抗的被管理者,而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伙伴;我们与同事之间也不再是暗自较劲的竞争者和假想敌,而是共享教育智慧、践行全新教育理念的合作团队;我们不再对学生的小错误和一分两分的得失斤斤计较,而是通过学生的这些小错误和一分两分的得失感悟学生成长的神奇之处,正如叶澜先生所说“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这些感悟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班主任的心理压力。
二、关注自身专业发展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且是某一学科的专业任课老师。因此,班主任在重视班级管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自身的专业发展。但我们常会以“班级事务多,没有时间”为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听完同组老师的课后便匆匆去上课,甚至忙到没时间认真听课和备课,仅凭以往的经验上课。久而久之,我们只知班级管理,却不知教师专业发展为何物。我们的视野随之变窄,心胸也随之变小,眼里只有班级,心里只关心班级考核。在这种情形下,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怎能不大?相反,如果我们能给专业发展留一些时间,学习一些新的教育理论,上几节优质公开课,写几篇有深度的文章,我们便会在自我专业发展中得到成长和认可,进而做好自我定位、自我完善。不仅如此,作为班主任,我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各种状况,走进学生的心灵,发现他们的问题。因此,我们还有一个特别的专业成长点,即用研究的眼光看待班级管理的点点滴滴。比如:班级(或具体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并能将其整理成文正式发表,引发他人思考,给他人提供些许借鉴,那我们的价值就会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久而久之,我们不再执着于竞争,而是用研究的心态对待周遭的一切;我们不再深陷于班级琐事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不会再受制于学校的各种考核难得洒脱,而是会潜心地探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实质,实现自身的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相信这种心态的转变和目标的设定,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班主任们的心理压力。
三、巧妙利用学科课堂
班主任不仅承担着班级管理的工作,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班级问题和学生们的个性化问题。与此同时,班主任还承担着学科教学的任务。这两项工作有着共同之处: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这些共同之处使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成为一种可能。例如,新课改下各学科教学都主张生活教育,注重将生活思想、生活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作为班主任,见证并参与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在学生和生活中的问题恰恰是班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科课堂,将班级问题和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作为课程资源适时灵活地引入课堂,巧借相关学科知识的讲授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給学生一定的启示。这种做法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在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融入社会理念和生活理念,实现“润物细无声”。如此,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本已紧张的师生关系,进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班主任们的心理压力。
四、工作之外还有生活
班主任之中从来就不乏兢兢业业的工作狂。他们的眼中只有学生,心里只有班级,只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淹没在班级工作中,他们才能获得安心和满足。这种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这种工作方式却很值得商榷。将全部精力投入班主任工作,无非是为了追求好的工作效果。然而,工作效果的好坏并不只与工作时间的长短正相关,还与工作效率的高低正相关。换言之,长时间但低效率的工作并不能带来好的工作效果。如果我们将全身心的精力都放在班级管理上,会导致身心俱疲,进而会增加我们的心理压力。这是因为,过多的付出会让我们希冀更多的回报,一旦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我们心理便会受挫,甚至气急败坏。相反,如果我们认真工作之余,能花一些时间陪伴家人,邀约朋友,享受生活之乐,我们就能享受工作之乐,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调整工作中的不良情绪,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些生活乐趣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班主任的心理压力。
总之,班主任工作只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方面。有了天真烂漫的学生们的陪伴,老师的工作和生活应该是五彩斑斓的。如果压力“山大”的班主任们能够不断探寻自身压力的来源,并懂得如何自我减压,那么班主任工作就会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而不是覆盖掉其他所有的色彩。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