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随情动,情因景深

2022-05-30司艳平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8期
关键词:孙少平路遥景物

路遥说:“大地的胸怀是无比宽阔的,它能容纳人世间的所有痛苦。”或许就是找准了稀释苦难的源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以大量笔墨来写四季轮回、时令节气、自然风物,既与广阔的时代相联,也与人物的命运相关。

学生的作文如能恰如其分地融入景物描写,不但能强化读者的代入感,还能给文字打上滤镜,增添美感,也能更好地展现行文的节奏感、立体感,让人物的情绪更有冲击力。

因此,我想从《平凡的世界》中撷取景物描写的片段,与大家一起探讨记叙文中如何融入景物描写,做到景随情动,情因景深。

一、铺展节令勾勒时代。以时令节气渲染宏大的时代背景,是《平凡的世界》一大写作特色,整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从一九七五年惊蛰拉开序幕到一九八五年清明落下帷幕,十年之间的沧桑巨变、风云际会与节气风物相融,具有强烈的代入感。

【经典再现1】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这是《平凡的世界》开篇的序曲,路遥把读者的视线拽入乍暖还寒的惊蛰天气,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春气萌动,意味着生机盎然的春天即将开始。路遥以“惊蛰”开篇,意味深长,经历“十年浩劫”的中国此刻还在雨雪之中蛰伏,真正温暖的春天还没有到来。这个“春天”一方面指自然时令的春天,另一方指社会背景的春天。由此将镜头转入黄土高原上的县立高中大院,引出小说主人公孙少平,为人物的出场打上鲜明的时代特色。

【经典再现2】

一九八五年清明节前后,尽管山野仍然是一望无际的荒凉,但双水村却随处可见盎然的春意了。东拉河和哭咽河两岸的柳树,绿色柔嫩的枝条已经在春风中摇曳摆动。无论是田家圪崂,还是金家湾,一团雪白的杏花或一树火红的桃花,从这家那家的墙头伸出来,使得这个主要以破窑烂院组成的村庄,平添了许多繁荣景象。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万物吐故纳新,人们纷纷脱去厚重的冬装,扫墓祭祖,也踏青游玩。路遥以清明这个节气结束《平凡的世界》宏阔乐章,也正是以明媚清亮之心讴歌了在平凡的世界之中创造不平凡业绩的人们,讴歌了中国时代滚滚向前,天地辽阔,风景正好。“雪白的杏花”“火红的桃花”平添了许多繁荣的景象,这繁荣既是农村的勃勃生机,也是时代的繁荣昌盛。读者的心,也随之亮堂、明晰。

二、营造氛围融创情境。路遥在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心理时,总会将人物的心理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温柔博爱的景物就像仁慈善良的母亲,满含爱意地注视着作品中的人物,倾听并抚慰着人物孤单的灵魂。

【经典再现3】

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时浮现出保尔瘦削的脸颊和他生机勃勃的身姿。他那双眼睛并没有失明,永远蓝莹莹地在遥远的地方兄弟般地望着他。

这里的景物描写出自第一部的第二章,出身贫寒的孙少平并没有因为物质的极度匮乏就丧失精神追求,他热爱读书,尤其爱读苏联的小说。这段文字写出了他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内心的震撼,“满天的星星”“朗朗的流水”将他的思绪带入到一种自我与书籍碰撞的美好情境之中,他渴望外面的大世界,渴望精神上的大富有,温馨浪漫的景物牵引出孙少平不甘现状、渴望突破自我的内省。

【经典再现4】

他挑着空水桶,向村外走去。天热得要命,好像划一棍火柴就能把空气点着。远远近近的山头上,庄稼的绿色已不再鲜艳,一片灰塌塌的。川道里的庄稼稍好一些,因为曾经用抽水机浇过一次。现在,东拉河细得像一根麻绳,已经拦不住多少水了。如果天再不下雨,今年又将是一个年馑。火辣辣的太阳晒焦了土地,也晒焦了庄稼人的心!

少安家的自留地在去米家镇方向的公路上面,出村子走不远就到了。自留地有一点川台地,其余都是坡洼地。那几畦蔬菜和红薯、南瓜都在川台地上。坡洼地上种的都是庄稼。

孙少安面对田润叶的爱情表白,手足无措,不明所以。他喜欢润叶,但是他们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家贫穷,润叶家殷实;他是农民,润叶是干部;他在泥土,润叶在云端。但是他分明又喜欢润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让这个大男人陷入矛盾之中,为了麻痹自己,他顶着烈日担水浇田。“火辣辣的太阳晒焦了土地,也晒焦了庄稼人的心!”“火辣辣的太阳”,似乎就是润叶火辣辣的情感告白,晒焦的是孙少安的心。

三、借物言情,以此引彼。情动于心,直接表达往往会丧失美感,言说情感的时候,如果以景物之名来表达,既有起兴之感,又有视觉之美。无声无言的景物,就像会传递心声的符号,对人物的情绪心领神会。

【经典再现5】

暮色已经临近,满城亮起了耀眼的灯火。不远处的电影院刚刚散场,清冷的街道顿时出现了喧闹。嘈杂的人群散乱地流向东西南北,街巷中自行车的铃声响个不停。

片刻功夫,大街上重新安静了。雨已停歇,满天破碎的云彩象溃退的队伍似的在暗夜中向南逃遁。四面的群山只能模糊地分辨出一些轮廓。

这里的景物描写出自《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二十三章。暮色、街道、自行车铃声、云彩、群山,景物勾勒出的图景紧紧围绕“喧闹”“嘈杂”展开,因此,路遥在选用词语的时候选择的是具有消极意义的词语,“破碎”“溃退”“逃遁”等,油然而生的是烦闷之感。路遥为何要如此来描摹这里的景物呢?其实是借物言情,由此引彼。

孙少平在黄原城揽工,去看电影的时候,无意间碰到田晓霞。二人在一起晚饭,拉家常。这次意外的邂逅搅乱了晓霞的心河,她原本以为孙少平也会像很多农村青年一样,回乡创业,过庄稼人的生活,没想到孙少平离开双水村,独闯天涯。这次偶遇让晓霞重新审视她与孙少平之间的关系,也思考人生的意义。纷乱的景物描写其实是她梳理纷乱心绪的过程与写照,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她大段的心理独白与剖析。

【经典再现6】

嘈杂喧闹的市声马上被隔在了另一个世界。四周围静悄悄毫无声息,只听见一两声小鸟的啁啾。

这是一个三面被地楞围起来的小土圪崂,长满了茂密的青草;草间点缀着许多无名小花——红、黄、蓝、紫,一片五彩缤纷。雪白的蝴蝶在花間草丛安心地翩翩飞舞。这地方只长着一棵独立的杜梨树,碗口般粗,浓密的树叶象伞似的投下很大一片荫凉。

“小鸟的啁啾”“茂密的青草”“缤纷的小花”“雪白的蝴蝶”“独立的杜梨”,这是生活里的童话。路遥用各色景物编织出唯美诗意的浪漫世界,温柔软绵的笔触将人们带入由爱编织的美好画卷,这画卷不仅由孙少平与田晓霞书写,也由读者书写。

温婉的景物营造着静谧的氛围,在景物的牵引之下,后文写到二人情不自禁互相告白。“晓霞抬起头来,用热切而鼓励的目光望着他。”“他终于张开揽工汉强有力的双臂,把她紧紧地抱住了!”心灵的贴近,精神的对等,三观的吻合,让身份悬殊的二人跨越藩篱,品尝爱的甘甜。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意蕴深长的时令景物中叩响时代的脉搏,摇荡人物的喜怒哀乐,让读者悲伤,也让读者欢欣。一草一木总关情,景随情而动,情因景而深。倘能习得一二,我们的文字也会有动人心扉的力量。

司艳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君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山西省教学能手,微课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出版专著《司艳平青春语文课堂18例》《古诗文同质同人群文教学13例》,辅导学生多次获“语文报”杯作文大赛特等奖以及一等奖。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清澜山学校)

猜你喜欢

孙少平路遥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写写冬天的景物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写给远去的路遥
《骆驼祥子》中祥子与《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比较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成长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