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多学科,课堂更有趣

2022-05-30孙春艳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科课文融合

孙春艳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过程的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逐渐受到教师重视,因此,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考虑到学科的特殊性,我们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对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几项有关语文多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

多学科融合的内涵即以某一学科为基础,通过对教材的挖掘、对课程知识的整合,寻找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抓取学科融合的契机,构建多学科教学框架,从而实现学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生态。

我们能发现,语文课程知识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研究领域,是实施多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阵地。而融合哪一个学科,融合什么样的学科知识,怎么实现学科知识间的有效融合,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探究。

一、小学语文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意义

多学科融合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下重要的教学途径,它的应用对学科发展、对学生发展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实践意义,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多学科融合教学能够促进语文学科向多方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将眼光放在了教材教学中,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技能的培育,导致学生的学习只围绕课堂开展。在多学科融合以后,语文教学不再单纯是文字、语言的教学,而是囊括了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教学角度更加新颖,也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的目标,因此能够促进学科的有效发展。

其次,多学科融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借助多学科融合的理念,我们将其他学科巧妙地跟语文融合在一起,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作业,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深化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知,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多学科技能的增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多学科融合能够优化语文教学的方式。不同的学科,在学科特色、教学方式、学生兴趣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实施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时候,就会选择该学科特有的学习方式,从而鼓励学生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如美术学科重点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在语文课堂就可以加入绘画过程的学习,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语文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优化,因此能实现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

二、小学语文多学科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动笔画一画

语文学科的包容性是非常强的,涵盖了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知识,对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提高学生的实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其知识体系中,不乏很多画面性极强的文章,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写和赞叹,或是对人生故事的陈述和感慨,或是对生活场景的观察与思考,这些内容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也让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更完善。因此,针对这样的内容,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拿起笔,在课堂上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对课文内容的想象和理解,从而实现语文与美术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四季之美》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度体会不同季节的美丽,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课堂绘画的学习活动。首先,在了解课文的内容后,我通过PPT为学生展示了具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明显特点的图片,如春天的百花盛开、夏天的炙热阳光、秋天的落叶纷纷、冬天的皑皑白雪等,随后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并且选择一幅图片进行模仿绘画。这样的过程,在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的同时,也营造了生动热闹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鼓励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以此树立学生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二)动手做一做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多学科融合教学的理念下,我们务必要将语文教学与课堂实践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对学科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并在其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深化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的时候,这篇课文除了表现了田忌的智慧,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概率知识。教师不妨以教材为基础,在学生掌握了文本内容后,组织学生一起探究课文中的比赛过程。首先,我们为不同水平的赛马定义取胜的概率,然后结合比赛的各个环节,计算出每轮赛马中田忌获胜的概率,最终核算出在整个赛马过程中田忌的最终获胜概率,以此验证课文知识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推进语文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效落实。

(三)动耳听一听

善听才能多学,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听讲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地获取对方所传达的信息,而且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借助课程知识,让学生多听、多思考,或是听一首音乐,或是听一段朗诵,或是听一段语音,从而锻炼学生的听力,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此发挥多学科融合教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月光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聆听这首歌曲,让学生通过耳朵感受月光曲的委婉与深情,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听歌的过程进一步感受课文描述的画面,书写听后感,表达自己对这篇课文的评价。在课下作业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月亮的歌曲,如《但愿人长久》《彩云追月》等,并且鼓励学生在课下学唱。通过让学生听音乐的过程,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语文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反思语文,从而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展示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听力,让多学科融合教学最大化地发挥其育人价值。

(四)动嘴说一说

在语文学科中,我们会发现其中包含了很多口语交际的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说话沟通能力。而沟通和自我表达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非常重要的技能,虽然没有形成明确的学科内容,但却存在于很多学科的实际应用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遇到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课程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大胆说、认真说,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以此实现多学科融合的育人价值。

例如,在阅读《慈母情深》的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日常生活中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引导孩子在课堂上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以此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将生活代入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熟悉度,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母亲”这一角色在课文中的含义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学科融合的策略有非常显著的实践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学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提高,优化教学方式。为此,教师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根据不同的学科特色,选择有趣且高效的教学方式,如让学生动笔画一画、动手做一做、动耳听一听、动嘴说一说等,从而充分发挥多学科融合教学的价值,进一步实现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教师指导下家庭语文教育的有效途徑研究”(课题批准号:GH21675) 阶段性成果。】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属小学繁荣校区)

猜你喜欢

学科课文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背课文的小偷
《融合》
“超学科”来啦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