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抠
2022-05-30刘国强
刘国强
渤海湾的特产有许多种,要说海中之魁、鲜中之王,当属梭子蟹。梭子蟹脂肥膏满,极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蒸吃、卤吃、炒吃,样样极品,是渤海渔民餐桌上的名菜。唐代诗人白居易赞曰:“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咸。”梭子蟹跟熊掌相媲美,可见在他心目中何其珍贵。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梭子蟹的产卵期,这个时节叫“鱼汛期”,梭子蟹会选择浅水区、避风港、河口处进行孵化。国家渔政部门严令禁止渔民出海捕鱼,以保证梭子蟹等海鲜们顺利繁衍后代。这也是渤海湾水下最热闹、最壮观的花花世界,也是鱼虾蟹们一生之中最快乐、最幸福、最安逸的日子。梭子蟹把它们的孩子生在海岸边的水下,如一条橙黄色的飘带缠绕着海岸,使浑浊的海面绘出蜡染的图案。
谁承想,孕育期只是梭子蟹能享受的短暂时光。当它们甩子以后,“鱼汛”即刻解除,渔民们老早地就撒下了天罗地网,可怜的“母亲们”还在月子中,还在生子之后的意犹未尽中,就稀里糊涂地钻进了网窝窝,成了人们的盘中之物。而注定它们的儿女命运多舛且惨烈。
小家伙们的乳名叫“大眼幼体”。它们出生了,它们的父母却被人抓走了!可怜的小家伙们成了孤儿,变成了另一拨坐月子父母们(鱼虾)的营养品,它们没有一丁点自卫能力来保护自己,任凭别人侵犯蹂躏,眼睁睁看着它们兄弟姐妹的性命被夺走。
一个月后,幸免逃过一劫的“大眼幼体”,长成了“豆蟹”(豆粒大小),模样有点像父母了,也长出了十只爪,两只能划水游泳,六只可行走攀爬,还有两只长得如铁钳子般又粗又硬,可捕抓猎物和战斗厮杀。但是,它们毕竟在童年,它们的身体还无法抗拒其他凶残的生物。天空不时炸响海鸥呼啸飞扑它们的声音,水下常有狼鱼和海楞蹦鱼的围捕追戮。它们来到这个世上,注定每时每刻都要担惊受怕,随时都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虎口脱险的它们祈祷快快长大,快快强大起来,好能够保护自己。可是它们的成长注定还要经历更多的挫折和灾难。从“大眼幼体”到“豆蟹”,再到“扣蟹”(纽扣大小),再到“成蟹”(半斤左右),一年里要经过二十多次脱壳。脱壳后变成了软皮蟹,软皮蟹浑身绵软,得一个多小时,蟹壳才能硬起来,此时最危险,它们毫无战斗力,可以用“任人宰割”来形容,一不留神就成了鱼虾们的大餐。
真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啊!而所有这些都属于自然法则,再残酷也构不成种族灭绝的危险。最最可怕的是人的掺和。人比任何动物都“聪明”,他们造大船、撒大网,让梭子蟹们插翅难飞。眼巴巴地瞅着兄弟姐妹、妻儿老小们一个个离去,这种失去亲人的悲痛天天在发生。
好不容易熬进了冬天,眼看着快冰冻封海了,渔民划不了船、撒不了网了,可以休养生息了。然而,人们摸透了它们要迁徙到150米水深的黄海去过冬的习性。于是,渔民在冰冻以前出海越加频繁了,连黑夜带白天,别说到黄海了,想走出唐山海域也是万难。乐亭海域时兴流刺网,好家伙,漂得哪都是,黑压压的,吓死个人了!滦南海域使用定刺网,网片子软瘪搭撒,像堆苲草,稍一碰上就粘住,黏糊得很,越是挣扎粘的地方越多,把腿拽掉都跑不了。
白天不行,就夜间逃呗?渔民不可能半夜三更还出海。还别说,趁着夜深人静逃逸,合着眼睛凭着感觉逃逸,还真就逃到了丰南这片海域。不容易呀!可是,没想到这儿的渔民更狡猾,他们下的是“地笼网”,黑咕隆咚像个洞,又窄又长。都走了一宿了,又困又乏的,你说谁不想找个洞穴钻进去,安稳地睡上一小觉儿休息一下呢?哎嘿,原来是个圈套,那个地笼也不知咋鼓捣的,钻进去就只能往前,回不了头,再也别想出来了。
这个时候,已有百分之九十的梭子蟹都折了,剩下的真有点儿走不动了。可是在这儿待着不安全,早晚跟它们的同伴一个命运,走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它们只有鼓足勇气往前走,没有回头路。而且,马上就出唐山了,眼看着就过天津这个大城市的海域了,直辖市里的人也许素质高些。于是,它们重新燃起了逃生的勇气和希望。它们重新集结队伍,甚至查漏补缺地组建了新的家庭,扶老携幼,相互鼓励着、帮衬着,又一次踏上了征途。
“走不了啦——走不了啦——”
前面总是传来不祥的消息,有的说天津的塘沽撒下了拦网,那网密得简直就是水泄不通啊!有的说沧州那边还撒了围网和拖网呢。我的妈呀!看来是真的走不了啦!事情就是这样,往往到了最后关头就前功尽弃。走不了就只好学熊瞎子的样子进行冬眠。可是,冬眠不是梭子蟹的习性,但没办法,只好在泥里掘个洞,把身子偎进去,整日过着不吃不喝、不与同伴戏耍交流、不见光天化日的日子,而且还有被冻死的危险。你说在窝里睡大觉,一睡就是几个月,毫无意义嘛!一生才有几个月,这不是浪费生命吗?
当然,睡大觉也总比被渔民抓住强。尽管百无聊赖,还是可以做美梦,可以畅想未来嘛!
梭子蟹想错喽,让它们始料不及的是,好不容易熬过了瑟瑟发抖的寒冬,闭着眼睛都能猜出海冰开始融化了。可是、可是,还没等它们爬出洞穴,还没来得及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看一看新的一年那束暖暖的阳光,还没来得及跟“老相好”打声招呼,渔船就来了。它们来得可真及时啊!这回船上拉着一排鐵耠子,后面坠着个大网兜子,叫作拖网。那些个耠子把它们生生从泥里抠了出来,糊里糊涂地就滚进了后面的大网兜。
渔民管这叫“泥抠”。泥抠营养丰富,特别下奶。据说坐月子的女人吃了,乳房鼓鼓的,夜里孩子一哭,自个就噌噌地往外喷。
老哥哥欸,你说我这么好,可我的命咋这苦哎?
嗨!梭子蟹欸,这就是你的价值啊!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李苦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