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往事
2022-05-30孙晓晖
孙晓晖
从1954年9月开始,商店里的布料要凭证供应了。
要添一件新衣服可不容易。攒够了钱,还必须攒足了布票,到商店的布匹柜台剪好布,然后找个裁缝铺请裁缝师傅给你量身定做,这样你才算拥有了一件新衣服。还有一种做衣服的方法,叫“请师傅”,即剪好了布把有经验的裁缝师傅请到家里来,一家大小根据需要做若干数量的衣服。这么做的好处是既省料又省工钱。我家有过这样的一次“请师傅”的经历,那年我12岁,快过年了,家里的哥哥姐姐都在长身体,穿了几年的棉袄棉裤都快穿不上了。因此,妈妈决定要“请师傅”。那天一早妈妈叫我陪她去买菜。出门遇到邻居大妈打招呼:“杨老师啊,一大早去哪里啊?”妈答道:“喏,今天我家请师傅,去买点菜。”大妈说:“哦,那晓晖有新衣裳穿了。”说到“请师傅”,妈妈喜滋滋的,觉得很有面子。
我在前洲读高中的一个暑假,忽然萌生了学做衣服的念头。家里缝纫机是现成的,我先从简单的短裤、圆领衫做起。第一条短裤是给我爸做的,因为爸爸是我学做衣服唯一的支持者。他说:“学做衣服好,学点本事‘技多不压身嘛。”他穿上了我的第一件“杰作”后竟然还赞不绝口。可是我做的第一件圆领衫就没有那么好的结果。我给姐姐穿,她一口回绝,说:“我可不要穿你做的衣服。”给妈妈,可妈妈说:“我有我有,你给她们去吧。”妹妹平时最听话了,可是当我向妹妹推销我的圆领衫时,居然连她也嗫嗫嚅嚅地说:“我,我不爱穿圆领衫,还是你自己穿吧。”结果还是我答应将我的一枚漂亮的发夹搭送给她,她才勉强把圆领衫收了下来。
一天,前洲街上有户人家来了一老一少两个香港亲戚,那年轻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她身上的那件短袖衬衫的面料、款式顿时引发了街上年轻女孩们的热议。好漂亮哟!在一片望衣兴叹声中,我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来做呢?”可是对我的提议,除了阿秀,别的姑娘都摇头,“我们哪有这本事啊”,“你就别糟蹋布料了。”她们的不以为然反而激发了我那不服输的拗脾气。说干就干,那几天我同阿秀老是去那家人家套近乎,其实是为了仔细看看那女孩的衣服;同时找来《裁衣入门》进行恶补;我还托关系花了2块5毛钱从供销社买了一段零头布。那时的零头布可是紧俏货,它既便宜,又不要布票。
我將几张报纸粘起来,然后照着书上的图样一片一片出样,再将纸样覆盖在布上小心翼翼地画线裁剪,然后将片料拿到裁缝店去拷边,接下来就开始上缝纫机做了。花了一整天,一件漂亮的“时装”做成了。“时装”面料是湖蓝底配上灰黄两色的细格,款式是一种带尖角的铜盆领,身子是上下两截中间加腰箍,前襟打折,腰身打折。当我穿上自己制作的“时装”站到镜子前一看,大了!怎么会大了呢?我明明是按我的尺寸做的呀!我找来阿秀叫她试穿。阿秀早熟,个子比我高,身体的各个部位该凹的凹,该凸的凸,发育得很丰满。她一穿上我那“时装”,顿觉眼前一亮,哇,太漂亮了!我的“时装”把少女迷人的曲线勾勒得淋漓尽致。“晓晖你真行,我都不想脱下来了。”“你穿比我穿更合身,就送给你了。”我爽快地说。她高兴得跳了起来。
阿秀性格有点张扬,那几天她常常穿着“时装”在街上招摇过市,不少人向她打听“时装”在哪里买的。听说是我做的,竟有人来求我帮她也做一件。那时学校开学了,我哪有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