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甘薯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2022-05-30王志艳张玉香邓俊锋
王志艳 张玉香 邓俊锋
摘 要:农村产业融合是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甘薯产业作为河南省禹州市的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甘薯产业种植的条件、面积、产量、品种、加工及销售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其产业链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甘薯产业上游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科技含量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中游生产加工不够规范、加工产品相对单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下游市场监管不到位、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不畅。聚焦产业融合发展的痛点,从稳定产业发展根基、壮大产业发展主体、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和加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禹州甘薯产业乃至相关产业的提质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禹州;甘薯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甘薯种植总面积为232.39万hm2,鲜薯总产量为5126.4万t,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30%、56%。甘薯单产为22059kg/hm2,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国,甘薯作为第10大农作物、第6大粮食作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加工制成品多种多样。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调整以及对甘薯营养保健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使得甘薯需求量呈刚性增长,种植效益逐渐凸显。因此,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状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甘薯产业,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纵览近几年来关于中国甘薯产业发展的研究文献,陆建珍等、弋凤蕊等分别对中国甘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各省份甘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提升中国甘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易中懿等通过分析中国甘薯育种创新情况和品种利用情况,提出了中国今后甘薯品种创新的重点。王欣等通过总结中国甘薯产业的历史与现状、成效与问题,分析国内外甘薯产业和种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甘薯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另外,不少学者对各地区甘薯产业的发展也做了研究,发现均存在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李言哲;卢学兰等;陆建珍等;朱春生等;秦建军等)、品种结构不合理(陆建珍;上官学平;贾峥嵘等;宾丽慧等)、机械化程度低(王钊;杜祥备;徐玉恒等;韦民政等;宾丽慧等)、深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段成鼎;韩艳秋等;杜祥备等;张丽鑫等;韦民政等)、龙头企业缺乏(王祖民等;杨秀梅等)、销售渠道单一(张丽鑫等;陆建珍等)等问题。
综上,学者们对于甘薯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等方面,针对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以河南禹州甘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各环节存在的障碍,提出推动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禹州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禹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中国环境艺术陶瓷生产基地、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全市总面积1472km2,耕地面积8.4万hm2,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市。禹州甘薯种植自清朝道光年间引入,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深受人们喜爱的禹州粉条、禹州焖子、禹州十三碗等都是以甘薯为原料制作的美食,其中禹州十三碗、禹州粉条等制作技艺已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种植条件优越
禹州市北部多为低山丘陵黄土质和红黄土质褐土,质地以沙壤为主,适宜甘薯种植。典型的北温带季风气候使得禹州市区域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415h,年日均最低气温11℃,最高气温22℃,历年年平均无霜期为218d,历年平均降水量为650mm。这些自然条件,与甘薯喜温喜光、耐旱、耐瘠薄、忌霜冻等特性相结合,造就了禹州甘薯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种植面积与产量相对稳定
甘薯作为禹州市第3大粮食作物,鼎盛时期种植面积高达2.53万hm2。因种植业结构调整,甘薯种植面积不断调减之后,2015—2020年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年种植面积1.08万~1.34万hm2,总产量32.2万~34.4万t。平均单产水平呈稳定上升的趋势,从2015年的25402.38kg/hm2上升到2020年的31177.48kg/hm2(见下表)。传统的种植历史、稳步回升的种植面积以及逐年提高的产量,为甘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种植品种类型多样
禹州市在甘薯品种利用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和品种类型。目前,禹州有豫薯13、商薯19、烟薯25、普薯32、济薯25、济薯26、徐紫薯8号等品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土質、不同区域的要求。其中高产高淀粉的豫薯13、商薯19和济薯25是农户和企业进行淀粉加工的理想品种,烟薯25、普薯32、济薯26等品种多用于鲜食。紫薯重点推广了紫罗兰、徐紫薯8号。随着高产、高淀粉、优质食用薯等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种植,甘薯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品质相对得到改善,为禹州甘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加工与销售有一定基础
目前,禹州培育出丰坤农业、盛田农业等省级龙头企业和奔健薯业、泰丰薯业、福源三粉加工企业等10多家市级龙头企业,中小加工企业200多家,甘薯加工产业年加工产值为12亿~15亿元,在整个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为20%左右。加工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为甘薯的产业化种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前,禹州加工企业生产的粉条、粉皮、薯片、薯干等初加工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地方。其中省级龙头企业盛田农业有限公司通过了美国FDA食品安全认证和HACCP工厂管理体系认证,并建立了产品电子追溯体系,实行“6S”先进管理模式,保证了甘薯产品质量,成功出口到英、美、韩等国。
二、禹州甘薯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产业发展上游环节的障碍
1.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禹州甘薯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的订单较少,调查发现,70%的甘薯种植户的销售渠道是直接低价销售给收购商,只有少部分农户与企业直接签订合同,但也是仅建立了初步的供销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在实际应用中显得十分脆弱。一方面,加工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处于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能获得产业发展中的多数利润。而农户多为个体经营,仅是为企业提供甘薯原料,处于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较难获得甘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利润,这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参与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和农户在合作中地位不平等,农户只能接受企业提供的收购价格,无法参与企业的生产与决策,合作诚信度低,订单违约率较高,没有形成利益共享的机制。
2.科技含量不够高。甘薯是无性繁殖块状作物,常年连续种植,很容易引起薯块感染和病毒累积。禹州甘薯育苗期间发生褪绿矮化病毒(SPCSV)、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双生病毒(SPVD)的情况逐年加重,甘薯种性适应性差、退化等问题频发,严重制约了甘薯产量的提高。目前,禹州大部分甘薯育苗多以农户自留种薯、自繁种苗为主。一方面,农户由于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拥有标准化的育苗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育种规模小、产量低,种苗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农户质量安全意识不高,在甘薯育苗育种过程中,缺乏科学施肥技术,使用肥料的氮磷钾含量不符合甘薯生长需求,再加上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使得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甘薯种植的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较低。禹州现有的甘薯种植生产基地建设粗放,除少数规模较大的种植合作社购置或租借甘薯种植专业机械设备外,大部分种植户在生产上还是人工育苗、培土、收获等,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影响了甘薯生产效益的提高。二是专业贮藏设施不足,农户多采用小型地窖和室内堆贮的分散贮藏方式,贮藏技术水平较低,常常会出现甘薯烂窖的现象,挤压了薯农的利润空间。大多数中小加工企业的贮藏设施也不够完善,烂薯损失率在7%以上,严重时达12%,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产业发展中游环节的障碍
1.生产加工不够规范 。一方面,生产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当前禹州市仍然存在无证或不规范的甘薯生产加工企业,提供的甘薯加工产品无法溯源,质量难以保证。例如禹州甘薯粉条,部分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用木薯淀粉、玉米淀粉代替甘薯淀粉制作甘薯粉条,不仅造成行业内恶性竞争,还严重损害了甘薯产品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加工企业的生产环境未普遍标准化,一些企业环保设备不配套或者不到位,企业在加工过程中,每生产1吨甘薯淀粉就要产生10~18m3的废水,其中含有蛋白质、多糖、膳食纤维、果胶等有机物。废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造成浪费,还会造成土壤或水体酸化,污染环境。
2.加工产品相对单一。禹州甘薯加工产业链条短,缺乏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调研发现,目前禹州市80%以上的农户和企业还是对甘薯进行简单的碾磨,然后制成粉条、粉皮、粉丝等初级加工产品销售。深加工企业较少,占10%左右,且只有薯干、薯片等少量深加工产品,工艺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加工企业和农户对甘薯的综合利用比较少,特别是对营养丰富的甘薯茎叶的利用更是少之又少。整体产业加工水平较低且轻视技术,未开发出更多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大部分企业的研发能力薄弱,技术链条整体较短。
3.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禹州甘薯加工企业达600家,其中60%为家庭作坊式的个体户,有规模的中小型企业200多家,占总企业的37%左右;龙头企业有19家,仅占总企业的3%左右,致使甘薯加工企业整体加工水平低,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不强。再加上甘薯加工产品同质化较高,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导致甘薯加工企业仍停留在量的比拼和互相压价的无序市场竞争状态,市场缺乏整合度,难以形成合力,导致整个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禹州甘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产业发展下游环节的障碍
1.市场监管不到位。其一,禹州市监管机构与人员缺乏。目前禹州市农业农村局内监管机构、局属监管机构只有4家,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相关专业人员约有40人,但甘薯加工企业的数量多达600家,因此无法做到对甘薯产业进行全面监控,从而导致甘薯加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二,监管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甘薯加工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法律意识薄弱,对监管工作执行不及时且执行力度不强,工作较为形式化和随意化,监管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其三,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单一。在禹州甘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仅依靠监督部门,未形成系统化的监督体系,由于甘薯产业链条相对较长,因此单一化的监督手段无法真正解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2.品牌知名度不高。目前禹州甘薯产品的公共品牌使用率低,企业品牌知晓度不高,品牌价值难以体现。甘薯产业缺少能给产业带来增效和消费者高认可度的甘薯品牌,即使是作为省级龙头企业的盛田农业品牌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也不是很高,“百年粉坊”等明星产品的带动效应也不突出。甘薯加工企业集群内缺乏合作,无法形成品牌联盟。品牌销售方面,甘薯加工产品,像甘薯粉条、粉皮、粉面等,包装简单,在销售时没有注重甘薯产品质量与品牌的关系,影响了品牌形象,市场知名度难以提高。在品牌宣传方面,禹州市缺少宣传甘薯产品品牌的文创人员。
3.销售渠道不畅。首先,在线下销售方面,农户在销售的过程中组织化程度不高,销售网络不健全,农户多是在农贸市场进行自行销售。只有少部分农户与商超建立合作关系,销售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其次,在线上销售方面,除了像盛田农业、奔健薯业等龙头企业入驻淘宝、天猫等网络平台,其余均未建立专业的互联网销售平台,销售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流通效率不高。最后,禹州市参与甘薯销售的主体众多,但从事甘薯销售的宣传人员较少,销售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欠缺,市场没有完全打開。
三、推动禹州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稳定甘薯产业发展根基
1.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为提高甘薯种植水平和品质,应在禹州范围内选择甘薯种植面积较大的朱阁、古城、范坡、小吕等乡镇,建设高产攻关田、示范田,引领薯农科学种田,扩大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面积。同时增加甘薯新品种的选用,按照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强化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文旅农业的引领作用,提高全市1.08万hm2甘薯的科学管理水平,生产出优质的甘薯产品并全部实现产地信息追溯。每个示范基地以企业或合作社建设为主,政府给予种苗、肥料、设备、机械专项资金贴补,提高甘薯生产经营活力和效益。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甘薯生产机械化是甘薯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研究开发甘薯生产高效集约设施化与机械化综合配套技术体系,是目前禹州市发展甘薯产业的当务之急。例如,针对甘薯机械收获难问题,应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政府加大对农户购买甘薯收获机等农机的补贴力度,从而提高甘薯收获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同时加强贮藏体系建设,鲜薯贮藏是提升价格、确保产业效益的重要环节。应根据甘薯的用途、市场供应期长短、地理条件和投资能力,引导建设一批高、中、低檔搭配合理的贮藏窖,以满足鲜薯产业“季节性生产、周年持续供应、错峰销售升值”的需要。针对新建甘薯窖,政府应提供帮扶资金,企业或合作社负责建设和运营。
(二)壮大甘薯产业发展主体
1.制定甘薯产品质量标准。在禹州粉条、禹州粉皮、禹州焖子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基础上,禹州市政府应积极申报“禹州甘薯”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同时制定“禹州甘薯”产品质量标准,对企业出售的甘薯产品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农产品安全追溯是消费者辨别产品真伪的重要依据,应建立禹州市甘薯产品溯源制度,通过一物一码让消费者更立体地了解禹州甘薯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2.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鉴于禹州市大部分甘薯加工企业呈现出的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单一及效益不佳等现状,应按甘薯产业发展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整合甘薯加工企业。如大力培育一些生产规模大、生产技术先进、综合利用能力强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甘薯研发、种植、加工和销售等一体化运作,推进甘薯栽培规范化、加工企业经营规模化。同时,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健全“公司+基地+合作社+科研院所+农户”的甘薯产业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甘薯新产品与新技术,为日后引领甘薯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3.研发高附加值产品。鲜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整株均可利用,甘薯加工产品多达400种。禹州市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出15~20个品种,大幅度提高加工转化的精深程度。首先,引导家庭作坊和小型企业根据地方特色进行休闲食品开发,如薯干、薯片、甘薯汁、甘薯发糕等。其次,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或研发甘薯蛋白提取、紫薯花青素提取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等技术,研发甘薯高附加值加工产品。最后,促进甘薯副产品的利用。甘薯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达到增值提效的目的。甘薯收获之后,藤蔓可被用于生产饲料或剁碎发酵成肥料,还可以利用甘薯茎、叶制备脱水蔬菜、酸菜,或者提取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4.打造知名品牌。只有加强甘薯产品品牌建设,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甘薯产业,为甘薯产业融合发展打下基础。要借助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禹州粉条造假的声势,化危为机,重塑形象,着力加强对盛田农业、福源、豫恩、颍河农夫等粉条产品品牌的监管。生产者要严格按照甘薯产品的生产标准,生产出优质甘薯产品,使其在市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同时,提高其美誉度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对甘薯加工产品进行包装出售,在重视质量的同时加强形象设计,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包装,提升产品视觉感。在此基础上,鼓励重点甘薯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出一批除粉条、粉皮之外具有影响力的其他甘薯产品品牌,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增加产品附加值,摆脱现在盲目开发、混乱销售的局面,形成以品牌优势带动产品销售的格局。
(三)提升甘薯全产业链的价值
1.拓宽营销渠道。销售是甘薯产业链的末端环节,是种植和加工最终效益的体现。禹州市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甘薯销售方式,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销售模式。一方面,通过开设淘宝店和自媒体营销的方式进行线上销售。利用淘宝等网络平台优势进行有效的营销。通过对甘薯产品进行分级包装、描述追溯等,甘薯从原始的农产品变成网络上品牌化的商品。另一方面,通过订单销售和社区支持农业的方式进行线下销售。加大与大型商超的对接力度,构建长期的合作关系。整合多方资源,统一采收、统一分拣、统一包装,将甘薯及甘薯产品统一销售至各大超市、餐饮酒店、农贸市场等。同时打造社区支持农业的新型经营模式,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式的小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加强甘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使其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源。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甘薯产业融合稳定发展的关键。禹州市应在稳定订单农业的基础上,构建甘薯产业化联合体,加快推广“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引导“三产融合”企业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紧密合作,让农户分享到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提高农户种植、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升级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参与的甘薯产品价格协商机制。规范甘薯产品购销合同,实施第三方质量监测,构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实现有利可联、有法可联。
3.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一方面,在深入挖掘禹州甘薯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应不断开发新的含有甘薯元素的食品以及甘薯餐品饮品。举办禹州甘薯产业文化节,大力宣传甘薯产业文化,推介甘薯产品,实现文化兴农。另一方面,建设旅游示范基地。2018年,河南盛田农业建立的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被评为“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起到了示范作用。要从政府层面建立禹州甘薯博览园,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博览园内可设雕塑园、历史园、科技园、文化园、体验园,包括种苗展示、深加工、文化体验等在内的产销研游一体化甘薯产业链,进一步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加强甘薯产业支撑体系建设
1.加强甘薯产业人才支撑。禹州市应根据当地情况,从多方面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产才融合发展”的甘薯产业良性发展局面。一是促进人才引进。大力引进专门从事甘薯及甘薯产业研究的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农学、管理营销、生物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甘薯体系建设、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二是注重人才培养。聘请全国甘薯产业体系的专家和教授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从事甘薯产品销售经纪人等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三是加强人才培训。围绕甘薯产业开展农村科技实用人才的培养,从甘薯品种引进和利用、绿色育苗种植技术、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贮藏加工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对辐射区甘薯种植户进行培训,改变农户原有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户种植销售甘薯的水平。
2.加强甘薯产业科技支撑。积极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禹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搭建产学研联动平台,强化产业与技术研发的直接对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度。促进科研院校与企业和农户的合作,通过技术交流引进推广甘薯新品种,研发主辅料综合利用系列产品,针对甘薯生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另一方面,加强科研单位对企业与农户的生产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培育一批有技术、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甘薯产业科技攻关,增强产业链,提高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产业融合是推动产业进步、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动力。目前禹州市甘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基本形成,但由于产业链条短、链条割裂、链条不稳定,导致其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不够。为此,禹州甘薯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应积极引导甘薯产业的融合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利益机制,并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作为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应加强科技创新,拓宽产业链条,提升综合实力;农户作为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应在提高种植销售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多管齐下,走出一条具有禹州特色的甘薯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陆建珍,汪翔,秦建军,等.我国甘薯种植业时空布局分析及产业发展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20,26(3):53-62.
[2]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等.中国食用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J].江苏农业学报,2018,34(6):1419-1424.
[3]韦民政,唐秀桦,熊军,等.广西甘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南方农业学报,2021,52(6):1520-1526.
[4]易中懿,汪翔,徐雪高,等.品种创新与甘薯产业发展[J].江苏农业学报,2018,34(6):1401-1409.
[5]王欣,李强,曹清河,等.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3):483-492.
[6]戴起伟,钮福祥,孙健,等.我国甘薯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3):201-209.
[7]弋凤蕊,刘瑞涵,李仁崑.中国甘薯产业竞争力区域比较研究[J].农业展望,2021,17(7):61-66.
[8]陆建珍,易中懿,徐雪高,等.中国甘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9(2):35-39+70.
[9]徐玉恒,姚夕敏,胡怀华,等.临沂市甘薯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242-243.
[10]贾峥嵘,李江辉,武宗信,等.山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8,46(11):1939-1942.
[11]张丽鑫,刘瑞涵,李仁崑,等.北京甘薯产业发展思路及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8,14(8):66-70.
[12]杜祥备,秦军红,刘小平,等.安徽省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8):23-28.
[13]秦建军,汪翔,边小峰,等.安徽省泗县甘薯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02):1-4.
[14]江泽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再探索[J].农业经济问题,2021(6):8-18.
[15]王亞婵.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2(3):67-68.
[16]郭军,张效榕,孔祥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基于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案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9(3):135-144.
[17]陈学云,程长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产融合路径:逻辑必然与实证判定[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91-100.
[18]朱信凯,徐星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9-12+145.
[19]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6):120-129.
[20]梁树广,马中东.农业产业融合的关联度、路径与效应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7(6):79-84.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编号:2018BJJ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8YJC79007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志艳系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作者张玉香系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情报分析;通信作者邓俊锋系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责任编辑:冯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