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红作品中的食物隐喻

2022-05-30宋星卉

文学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萧红

宋星卉

内容摘要:本文详讨《商市街》里重要的食物隐喻。先从宏观角度分析这篇文章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定的食物,萧红当时写作的大环境是怎样的一个大环境,并宏观分析这个时期东北的饮食情况、社会情况如何,大环境下的食物与她所写的食物相比,有何差异,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然后从微观分析“列巴”“馒头”“面条”“酒”“小米粥”等相对常见的食物意象在作品中承载的内涵。

关键词:萧红 《商市街》 食物隐喻

关于萧红的期刊论文相对较多。笔者于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上输入“萧红”,并通过年度查找,1977年到1979年,论文数量是9篇。1990年至1999年,论文数量徒增至395篇。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论文数量是达到了1734篇。从《黄金时代》的播出,萧红的影响力愈发扩大、更是逐步走入寻常百姓的视野,由此,研究数量可能仍不断刷新。其中,关于萧红的研究,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人物平生研究、小说对比研究、女性书写、艺术手法、儿童视角等,经笔者整理发现,目前为止,研究萧红作品中的食物隐喻方面的论文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其中魏晓平的研究生论文《文化体验和审美想像——论特定地域文化中的萧红小说》以及延边大学金睿的研究生论文《萧红乡土小说的文化审美空间》,皆以用了不同的分类方式,对萧红小说中的部分黑土地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总结,这些研究者认为萧红始终立足于东北民间立场,但对其文章中的具体食物形象并未作出分析以及阐释。而其作品的研究也非常的聚集性、局限性,关于《呼兰河传》25.85%、《生死场》13.19%、端木蕻良4.31%、张爱玲4.68%等,比例占据大半,而以《商市街》作为关键词在知网搜索,却仅搜到37条结果,在众多的论文中,几位较为代表性的萧红作品中的隐喻研究者,如王红、王欣、陈洁仪等,其中,王欣的硕士论文《论萧红的家园意识》和文章《<商市街>中的门窗意象和家意象》认为萧红的作品是不断的寻找家园的一个过程,在此其中,她不断的逃离与皈依,批判与认同,在这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中,萧红“无家”的荒凉感贯穿一生。王红的《双重视角下的情感体验——论<商市街>中“饥饿”的书写》将萧红写作概括为穷人和女人的双重视角。陈洁仪的《论萧红<商市街>四个重要的空间意象》对其作品中都市景观、欧罗巴旅馆、商市街的“家”、牵牛坊四个空间意象总结萧红的寂寞感是表面情绪,实际则对欧式文化不满和对都市文化不适应。而食物隐喻还处于空白,因此在新时代的视域下研究萧红作品中的“食物”隐喻是本文的研究视角。

本论文将选取《商市街》为论文分析物件,原因有二:一是作者大多内容的构成都与“吃”或吃的食物有关,而其情感变化也与其作品中的食物互为因果,并互相作用;二是长期以来,研究者大多从萧红的个人经历以及其私人情感来解读其作品,很少涉及其作品中“食物隐喻”与人的相互关系,可供研究者发掘的“食物隐喻”仍然较多。本文将萧红文学作品中食物的形象置放于更为宽广的文化视野中去考察,并对文学作品中的食物形象进行多层次的挖掘与体现,就会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文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也会更深刻的认识到文学作品中的时代价值。因此,本论文将分四章详讨《商市街》里重要的食物隐喻。

一.写作背景之食物探析

《汉书·郦食其传》有言:民以食为天。在广泛传播的影响下已转变为俗语,可见其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之深。[1]目前关于哈尔滨地域方面的论文,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有石方、刘爽、高凌、庄鸿雁、朱桂凤、郑树国等人,其中,庄鸿雁的《城市文化与文化城市——哈尔滨:城市记忆与文化思考》对哈尔滨饮食生活有所涉及,何宏的论文《哈尔滨的早期俄式西餐》,朱桂凤、郑树国的论文《龙江老字型大小老厨家“锅包肉”的食文化解析》,赵博雅的论文《中俄饮食文化在哈尔滨的交融》可见部分历史时期哈尔滨的饮食生活。而哈尔滨作为一个新兴的、靠铁路修建兴起的城市,从一出现便承载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其中,姜楠的硕士论文<近代哈尔滨居民饮食生活研究(1898-1949)>中记载:

除由关内而来的中国移民外,来自28个国家和民族的外国侨民在此集聚,甚至在某一特定时段,外国侨民的人口数一度超过中国居民。长期的“华洋杂处”状况使中西饮食文化在哈尔滨交汇并产生融合,从而形成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多元化饮食生活。[2]

由此可见,临近国俄国百姓钟爱的食物慢慢被老百姓们接受。《滨江尘嚣录》中记载,哈尔滨在当时可谓:“华人与华人交谈,大多数操此半俄式之语言。如糖不曰中国字之糖,曰沙合利;面包不曰面包,曰劣八。”如今,列巴(面包)、格瓦斯(饮料)等食物仍风靡于哈尔滨。而《商市街》中,二萧于哈尔滨居住期间的主要食物就是面包,在这本书中也多次提及面包:

“我数着……把所有的铜板给了他。一块黑面包摆在桌子上。”“他连忙又取一片黑面包,涂上一点白盐,学着电影上那样度蜜月,把涂盐的列巴先送上我的嘴……黑‘列巴和白盐,多日子成了我们唯一的生命线。”[3]

二.频率较多的食物意象

1.“列巴”“面包”

在哈尔滨方言中,“列巴”作为外来词,表示“面包”之意,但与普通面包略有不同,质地更硬,水分更少,更利于保存。在萧红的《商市街》中,“列巴”与“面包”出现7次之多,可见萧红在饮食生活中对面包之依赖,也反映了当时社會的一种状态。这里出现的“列巴”是价格便宜且没有太多营养的食物,是以萧红为代表的普通民众解决温饱问题的重要标志。

饮食生活与饮食方式、饮食习俗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饮食差异及特点等方面有关。便于保存和携带的面包,作为底层食品,价格低廉,块头大、具有饱腹感,给当时在艰苦生活中挣扎的萧红带来了食物上的满足。那么萧红本人是否喜欢这种食物呢?在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商市街》第242页“欧罗巴旅馆”中记载:

晚饭就在桌子上摆着,黑“列巴”和白盐。[4]

仅一笔盖过,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坚硬的“列巴”而言,萧红更愿意看到的是柔软香甜的“面包”,在第103页“雪天”中,她在饿的像台机器、只剩下张嘴的时候,仍然迫切地渴望着萧军带给她“面包”吃,“饥饿刺激了与食物有关的图像的捕获,即使在观察者不知道目标的情况下也能观察到。在食品强化者的情况下,渴望伴随剥夺的动机状态可能会强化这种捕获”,所以,在茶房经过的时候,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萧红捕捉到了托盘上面包,专门又细致的描写了它的形态:切成大片的、有弹力的面包。

“列巴”、“面包”这样的食物将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与欧洲文明对哈尔滨的文化渗入、新兴殖民联系起来,拓展了小说内涵,深化了小说主题。历史上的北方人民遭受多重压迫,经济地位低下,地区干冷,食物稀少,无法保证日常生活中获得新鲜的食物,因此腌制食品或者易于保存的干面包成为百姓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各类可以长期储存的食物成为普通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干面包便是其中之一。“列巴”与“面包”的出现再次提醒读者:此时此刻的北方大多数人民仍旧处于社会底层,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馒头”、“面条”、“小米粥”

黑龙江作为多民族聚居地,由于汉民进入的相对晚,因此其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也短。汉族的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和河北,少数来自山西、河南、辽宁、云南等省。从山东来的移民大都由海路来,从河北等省来的移民大都由陆路来,河北人的涌现带来了小米粥饮食文化,而山东人则带来了馒头与面条。多民族地域文化的显现。馒头、面条以及小米粥都是中国传统食物中的主食,中国自古有“北方吃面、南方吃米”的说法,在《旷野的呼喊》里,萧红专门写了为陈公公做的高粱米粥和面片汤的陈姑妈,体现了北方人民的日常主食文化。在《呼兰河传》中,她更加强调对家乡饮食的描写,如,冬天里的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沿街叫卖的大麻花,戏台下卖的油炸馒头等面食。在萧红的小说中这些简单的食物尽管只能于特殊的节假日才能吃得到,却带给坚强乐观的农民无边的满足感。笔者自小在北方长大,离萧红故居仅一尺之隔,萧红笔下的“底层”社会环境,在笔者看来,是北方大多数居民平时的生活状态,即使如今21世纪,倘若离家,成为“流民”,每顿饭仅馒头、糖包、豆沙包果腹、住不起酒店就在车站的地上打个铺盖睡上一觉也是常有的事。这种生活不仅仅是底层妇女难以生存以及面临的困境,而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于底层人民而言,一切精神上的痛苦都不是痛苦,能活着,已是万幸。所以,对于萧红而言,真正的困境恐怕是对身体健康知识的匮乏以及性格柔弱、过于依赖和相信别人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灾难。作为一个“个性大解放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在写封建习俗的残忍积疾下,在病痛与饥饿席卷之下,通过敏锐的觉察力,发现和挖掘别的作家没有涉及的文章内容。萧红始终探索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写作方式,诗化了文学语言,使得直率简约的文学变得如女性般细腻,形成了像“歌谣”一样的抒情“萧红体”小说风格。

笔者在查看萧红的小说的创作时发现,其作品选材基本都来自于东北地域,故此,笔者猜测:一则因为萧红本人在北方的生活时间较久,超过其生命的三分之二;二则因为饮食习惯是习得的,“人们的食物好恶是在儿童少年时期逐步形成,并会持续到成年甚至一生”,所以即使身處南方地域,发仍然无法抛弃自己最原始的饮食习惯;三则因为身边人也是北方的饮食习惯,我们通过史料查看,过往于萧红人生最重要的几个人:肖军、端木蕻良等,都是北方人,而肖军作为山东人,更是热爱面食,他们的饮食受自小习惯的影响,难以忘怀北方的食物。所以怀着又怀念又怨恨的复杂心情,从头到尾都用忠诚于民间的叙述,展现了北方黑土地之民俗文化的意蕴以及艺术的审美价值,表达了其作品表现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意识。虽然她漂泊一生,远离家乡,但北方黑土地的独特食物描写始终贯穿她文学创作之中。因此她的小说中的食物意象,对于萧红研究者而言,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3.“酒”

据笔者统计,仅萧红《商市街》一本书,就出现13次“酒”的描写,“酒”不仅是俄罗斯人们最爱的御寒之物,也是广大寒冷东北人们的御寒之物,而在东北,老爷小姐们最爱的便是“烧酒”了,而当时的舶来品“格瓦斯”,萧红在她的作品中一次也未提及,一方面可能由于当时的“格瓦斯”并未形成大型产业链生产,相对来说价格较高;另一方面,作为用面包发酵的“饮料”,“劲儿”还是不够大,不够辣喉,也不能快速产生热量,对于当时还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二萧而言,未免显得过于奢侈。在当时,产为主,兼畜牧、渔猎业。而北方的粮食主要以种植麦稷为主,也形成了当时酿酒的便利。

在《商市街》“广告员的梦想”中,酒不仅仅作为一种避寒之物,更作为一种发泄感情的工具:

这一夜,我和他就吵了半夜。他去买酒喝,我也抢著喝了一半,哭了,两个人都哭了。他醉了以后在地板上嚷着……[5]

而在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的笔下,“食物经常与性有联系”。《商市街》中出现酒的“买”与“抢”也正暗示了萧红与萧军之间不和谐的情侣关系,以及他们在肉体方面的不契合和精神方面的自我麻痹。烧酒是东北农村冬日里历来的独特习俗,经过萧红的独特写作,往往具有别样的呈现。她不仅把北方黑土地人民的生存状态刻画得极为深入,又对自欺欺人、麻木愚昧的民情民性进行了讽刺与批判。萧红笔下独特的饮食事象,不只承载着食物的功利性,更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审美意象。清苦的饮食和自欺性的自我安慰,真实概括了东北人民的生存样态,在苦难里粗糙的生存,却努力在其中找到乐趣,是一种乐生精神。[6]

王一川认为:“文学现象不能仅仅从文学内部的变化去理解,而需要放到更为宽广的文化视野中去考察。”[7]学界对萧红小说的地域特色的关注和研究比较多,但是从食物意象的角度进行探讨的却极少,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萧红小说中食物意象予以研究,而萧红文章的细节以动人的文笔书写出来,亦是源于萧红独特的个人领悟以及描写能力。[8]

“食物像镌刻着历史与文化的密码。从它们入手可以把握小说深刻凝重的主题,读解出美国黑人民族现实的沉重与历史的沧桑。”

《商市街》中看似随意的食物意象丰富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情节发展、记录了民族文化、深化了作品主题,重现了东北人民的历史记忆,揭示了北方人民的现实问题,也折射出东北人对个人身份和文化身份的不断寻求。在赫斯顿的文本中,“历史语境下看似细枝末节的食物意象被横向或纵向排列,不断推进着历史时间和叙事主题”,食物意象成为了解读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独特密码。“小说中的人物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烹食族裔食物,这种食物就能以一种纪念的方式或以某个旧风俗习惯的形式帮助进食者重建他们的种族身份。”这些食物意象将东北地方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将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相联系,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小说主题。

参考文献

1.孙维张、路野、李丽君:<吉林方言分区略说>,1986.1.39-45.

2.姚伟钧:<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探索与争鸣,1996年4月。

3.范新宇,陈忠龙:<儿童饮食行为与其父母的影响作用>, 中国校医.,2005年3月.

4.何宏:<哈尔滨的早期俄式西餐>,学理论,2008年。

5.王晋平:<论托尼·莫里森的食物情结>,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3月.

6.朱桂凤、郑树国:<龙江老字号老厨家“锅包肉”的食文化解析>,黑龙江档案,2016年。

7.周钰:<抗战时期重庆餐饮业研究>,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年。

8.董美含:<历史语境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食物”叙事传统>,文艺争鸣,2018年9月.

9.姜楠: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近代哈尔滨居民饮食生活研究(1898-1949)>,2019年6月.

10.萧红:《商市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11.Emma Parker. Apple Pie Ide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Appetite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Vol.39,No.4,1998.

12.A.Ilse;S.E.Donohue;M.A. Schoenfeld; J.M. Hopf; H.-J. Heinze;J.A. Harris《Unseen food images capture the attention of hungry viewers: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DOI:10.1016/j.appet.2020.104828。

注 釋

[1]姚伟钧,《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探索与争鸣,1996年4月。

[2]姜楠: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近代哈尔滨居民饮食生活研究(1898-1949)>。

[3]萧红:《商市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4]萧红:《商市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5]萧红:《商市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6]郎元智,<近代东北社会的衣食住行述论>,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

[7]何宏,《哈尔滨的早期俄式西餐》,学理论,2008年。

[8]周钰:《抗战时期重庆餐饮业研究》,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年。

(作者单位: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

猜你喜欢

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萧红墓畔口占
萧红亮 作品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萧红作品中的中国文化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