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杖撑得乾坤开
2022-05-30魏鹏学
魏鹏学
关键词:《水浒传》 鲁智深形象 嫉恶如仇 率性而为 光明磊落 慈悲为怀
被金圣叹称为第五才子书的章回小说《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形象,几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精神偶像,其中鲁智深至诚至性的形象,更是熠熠生辉。在梁山一百〇八好汉中排名第十三的鲁智深,星号天孤星。姓鲁名达,关西人氏,出家后,智真长老赐其法名智深,原著描述为“胖大和尚,脱的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a,故被称为“花和尚”。著名诗人聂绀弩曾作诗《水浒人物五首》,其中写鲁智深的三首诗,精练地概括了鲁智深的一生:
肉雨屠门奋老拳,五台落发不参禅。姻缘说破销金帐,游戏闹翻碧柳天。有我深林无冤鬼,送君明月满山川。惺惺只顾惜惺惺,天地古今孰此贤。(其一)
何处何人有祸灾,洒家未肯挺身来?独撑一杖巡天下,只为三拳上五台。匹妇匹夫仇不复,行云行雨泪谁揩。桃花村自师经后,岁岁桃花烂漫开。(其二)
横身截挡人祸灾,截得人灾已上头。打罢三拳游代北,飞来一杖到沧州。佛灯狗肉几馋死,村夜桃花为嫁羞。欲访吾师何处所,海潮声里衲衣秋。(其三)
鲁达持杖上梁山之前,时任渭州经略府种师中的提辖官,他早年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种谔)麾下从军,因军功显赫官至关西五路廉访使。后来,种师道镇守渭州,麾下未有得力将领帮护。种谔便将鲁达调派到渭州,让其担任小种经略府的提辖官。巡查期间因救金氏父女而打死当地恶霸“镇关西”郑屠(宋时渭州辖平凉,有人考证“镇关西”为平凉郑家沟人),为避祸委身文殊院出家为僧。却因屡犯戒律,嗜酒闹事,在智真长老的荐举下往投大相国寺,值守菜园期间偶遇林冲,与之结下深情厚谊,在林冲遭遇非难之际仗义出手相救,投靠二龙山的途中遇到丢失生辰纲的杨志,遂与曹正等人联手智取二龙山并做了头领。在三山大聚义鏖战呼延灼后,放弃山寨,和其他英雄一起上了梁山。鲁智深上梁山后身居步军统领,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却反对屈膝招安。宋江带领诸英雄归顺朝廷荡平辽国后,鲁智深重上五台山拜见师傅问询前途。智真长老赠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b 之后,鲁智深擒得方腊麾下大将夏侯成,在方腊兵败逃离帮源洞时,被鲁智深一杖撂倒生擒。班师回京途中,在杭州恰逢中秋节,钱塘江潮信汹涌而至,鲁智深想起智真长老的偈语,于是向众僧问明“圆寂”之意,沐浴更衣,焚香打坐,圆寂而终。
鲁智深是梁山一百〇八个英雄好汉中唯一真正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的人物。
水浒人物中,嫉恶如仇、不畏强暴、行侠仗义、扶危助困是多数英雄人物的共同性格特点,唯有鲁智深具备“一片血直喷出来”c 的爽直性格,被金圣叹评为“人中绝顶”。毫不夸张地说,鲁智深的侠肝义胆是源自人性深处的善良和真诚,善良得让郑屠一头雾水,真诚得让林冲无以为报,狭义得让宋江怀疑人生,决绝得让智真长老一语成谶……在那个乱世年间,鲁智深秉持天道,率性而为,一生轰轰烈烈,不留任何遗憾,堪称洒脱完美。
分析品读他看似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其内心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正义的追随。他对弱势群体的悲悯同情,对社会丑恶的撕裂决绝,对杀富济贫的谨慎乐观,对人生归宿的达观通透,让人赞叹。其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无数读者快意于他的侠肝义胆,其通透达观的人生态度让历代文人感念追怀,赋诗咏唱,这是《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人物所不具备的。
鲁达长期闯荡江湖,对泛滥的社会欺压和随地可见的不平事态心怀强烈的愤慨之情。他对人间悲苦洞若观火,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尘。他集各种形象于一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相貌粗恶而心底厚实,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体格阔大而处事谨慎,削发为僧却不避酒肉,不守戒律却古道热肠。他看似粗鄙却富有良知的仁爱之心、执着豪爽不拘小节的处事风格、谨守忠义但不盲从的理性思维、杖行天下却坚持正义的价值取向,这使其成为水浒英雄人物中人们最喜爱的一位。
一、生来豪爽侠义,爱憎分明,身为提辖嫉恶如仇,为民除害不计后果,扶危济困倾囊相助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身为提辖官的鲁达从不顾忌自己的政治前途,更不会受制于安身立命的职场,人世间的悲苦会瞬间激发他身上的侠客精神,“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无论拯救陌路相遇的金氏父女,还是智救桃花村刘太公的独生女以及瓦罐寺铲除同行败类,野猪林搭救林冲,他的出场都是源自心灵深处的侠肝义胆。骨子里的侠客精神促使他将源于躯体的一切武功能量都用在扫除人间罪恶上,为此不惜以身试法。施耐庵用“面圆耳大,鼻直口方”d 这几个最能体现侠客形象特征的文字来刻画他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外貌特征。他的一雙大眼时刻逡巡世界,不管是底层人民的悲苦,还是官场之人遇到的麻烦和羞辱,都会促使他不顾一切地用一己之力维护他心目中的正义和作为人的基本尊严。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他的首秀。地痞恶棍郑屠横行一方,绰号“镇关西”,光天化日之下强娶民女金翠莲,却因老婆反对先奸后弃,背信弃义,并讹诈“虚钱实契”三千贯钱(宋时1000 个铜钱为1 贯串在一起)。金氏父女身单力薄,无力自保,被迫卖唱还债。郑屠为达到勒索目的,令店家代其监管,严防金氏父女出逃。在听了素未谋面的金氏父女的凄惨遭遇之后,鲁达义愤填膺,不能自已,一连问了三句:“你姓甚么?在那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e 爱护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当机立断要赶去打死郑屠那厮。被史进、李忠劝住之后,“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f。 次日“天色微明”,鲁达就赶到金氏父女暂住的店里,面对店小二的阻拦,“只一拳”就让金氏父女摆脱了店小二的监控,出城逃命而去。待他们走远,鲁达方才起身赶到状元桥郑屠肉铺,故意用精肉臊子、肥肉臊子、寸金软骨的买肉要求激怒郑屠,郑屠忍着性子觍脸赔笑,热情服务依然满足不了鲁达的要求,一气之下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扑打,不曾想被鲁达三拳就结果了性命。鲁达替金氏父女出了恶气,为地方除了一害。
鲁达一出场就和地方恶霸斗智斗勇,为弱势群体打抱不平的侠客精神完美地再现了他豪爽仗义的品质和英雄本色,也暗示了他的人生归途,如同智真长老给他的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g。作者描写鲁达骨子里疾恶如仇、不畏强暴、除暴安良、主动出击、不计得失的行事风格,让历代读者和评论家对这种侠客精神赞叹不已,李白《侠客行》赞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而鲁达不用刀剑,只用最原始的武器——拳头送镇关西归西的勇猛和果敢,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他的善良本性。古人说“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金氏父女的命是命,郑屠的命也是命,只是郑屠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违背仁义大德,鲁达看不惯这种恶行的泛滥,他用拳出手教训“镇关西”的做法已经给了郑屠属于那个时代的尊严,应该说,鲁达打的不是郑屠,而是因为恶行而被百姓深恶痛绝的“镇关西”。
鲁智深大闹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让他初步看到了自己追求的理想之境地。鲁智深在投靠东京相国寺安身期间途经桃花村,夜里投宿刘太公庄园。
恰逢桃花山小霸王周通意欲强娶刘太公女儿做压寨夫人。鲁智深急中生智,提出自己要给强盗说姻缘,诱使周通到庄园成亲,周通闻之欣喜若狂,夜里奔赴庄园成亲时,被扮作新娘的鲁智深揪住一顿暴揍。随后鲁智深又赶赴桃花山退亲,劝说周通放弃这宗强人所难的婚姻,逼得周通折箭为誓才罢休。
鲁智深用一腔热血和浑身武功护佑人间亲情的做法赢得了员外的格外敬重,刘太公女儿得救,等同于他家族的颜面得到了保全,鲁智深发自内心的仁爱观念促使他在面对不同人物的命运时,秉持了同一个标准和尺度,不管是拯救平民金氏父女,还是富甲一方的大家闺秀,他都是以身涉险,不顾一切,以命相搏。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拯救林冲,让他体会到了英雄末路、惺惺相惜的无常。当鲁智深听说高衙内调戏林娘子,依仗干爹权势陷害林冲,意欲霸占林妻的时候,他没有畏惧高衙内的公子身份和干爹高俅的熏天权势,而是毫不犹豫地暗中跟随两位解差护佑林冲来到野猪林,待薛霸直白地告诉林冲,他们奉高太尉钧旨、陆虞候安排准备结束林冲性命时,鲁达旋风般冲出来用禅杖挡住了董超、薛霸的火龙棍,救下了林冲。一句“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h,让读者看得肝肠寸断,这就是兄弟情义,危难时刻显真情。林冲对官府的愚忠和幻想让他总认为按部就班地接受惩罚就可以避祸,但是鲁智深对官府的蝇营狗苟洞若观火,他不顾路途劳顿,一路尾随,时刻保持警惕,最后在关键时刻出手,拯救了林冲,也维护了林冲可怜的尊严和体面。
高衙内在东京依仗干爹仗势欺人,欺男霸女。面对高衙内欺凌自己妻子的恶行,武艺高强的豹子头林冲也慑于高俅的淫威,抬起的手又轻轻放下,隐忍不发,而局外人鲁智深却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高俅:“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i 其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的爽直性格千古共见。
鲁智深做人处事知行合一,言行高度一致,遇到看不惯的事情,骂得痛快淋漓,做得彻底到位,在体察到高衙内意欲陷害林冲的阴谋时,执意追随护送,将林冲安全送到沧州牢城,完美地展现了英雄相惜的兄弟情谊。
二、处事率性而为,不拘小节;为人善良厚实,慷慨大方,重义疏财
在《水浒传》诸多英雄人物中,鲁智深遇酒胡吃海喝,遇事机警果敢,遇弱扶危助困,遇恶出手便打,一生率性而行,不拘小节。历经大小恶战无数,从不患得患失,出手全凭良知,行动由着性情。当他听到金氏父女哭诉投亲不靠,流落异乡被人欺凌讹诈之后,当即就说:“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j 旋即凑了十五两银子作为盘缠送金氏父女出城。当听了“镇关西”欺男霸女的恶行之后,他义愤填膺,决心铲除地方祸患,三拳将其打死。好兄弟史进身陷华州, 他心急如焚,根本不听武松等人的规劝,依然只身犯险,结果自己也被设计捉拿。落草桃花山,他嫌弃李忠、周通器量狭小,不想明珠暗投,索性卷了他们的金银酒器,从后山滚下,不辞而别。有人评说鲁智深偷人财物非大丈夫所为,金圣叹却曰“鲁达浩浩落落”k。
剃度出家的鲁智深视寺庙的清规戒律为把式儿戏,他郁闷时喝酒吃肉,尽兴时打架毁物;吃饱喝足犯困时就在禅床上倒头酣睡,五谷杂粮憋体难受时,就在大殿后随地出恭,只把五台山闹得佛事废弛,鸡犬不宁,众僧奉命降服,他却以洪荒之力,借着酒劲拆毁了山门,最后不得不离开五台山投靠他处,其行为处事风格俨然是一个混世魔王。这些看起来“丑化”鲁智深的描写,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他不同凡响的性格魅力。丑恶的人间、狭小的空门都不足以盛放他行侠仗义、游走江湖的梦想,他时刻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内心充满了苦闷与烦躁,于是就用不拘小节的率性行为释放心中的块垒和能量,一直闹到世俗难容、空门不爱的地步也未曾收手。
所谓大丈夫入世做事,无可无不可。鲁智深骨子里的英雄气概时刻冲撞着披着世俗外衣的躯体,以至于他的内心容不下半点恶念和虚假,这种不受清规戒律约束的性格特点让他尝尽了人间悲苦,促使他只有不断地“犯事”,才有可能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或许就是梁山的聚义圣地)。
当初拳打“镇关西”不用兵器只用拳头,一则说明了鲁达的勇武自信,二则在鲁达眼里,“镇关西”尽管横行霸道,但身份还是属于民众,不是什么“郑大官人”,不配他使用兵器,用拳头便足够了,这是作为提辖官的鲁达的价值观,不能对老百姓使用兵器。大相国寺菜园子的泼皮合谋欺负鲁智深,想把他抬起来扔进粪窖,他识破了这些泼皮无赖的伎俩,抬起几脚就将挑头的李四、张三踢到了粪窖里,随后因为吃酒听到乌鸦聒噪,索性倒拔杨柳,震慑住了几十个泼皮,不敢再欺软怕硬,愚弄外乡人,事后他宽宥了泼皮们的无礼,更没有伤害他们,并继续允许他们待在菜园子谋生。
鲁达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对“镇关西”的控诉后,马上筹措盘缠让他们返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的五两银子和史进的十两银子还觉得不够时,便向同座的李忠求助,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给了他。这些细节描写突出地表现了鲁智深心底厚实、富有同情心、慷慨大方的豪爽性格和优秀品质。金圣叹多次以“阔”字(意指厚实豁达)赞美鲁智深,如“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l,“写鲁智深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鲁智深这种率性而为、海阔天空、心胸浩荡、童心爛漫、放荡不羁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性格特点,恰好迎合了那个时代极具个性张力的历史英雄人物形象。
三、粗鲁中不乏精细,果敢中不缺智谋,危难时智而不屈
鲁智深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地逃走,暗自“寻思”的心理活动形象地刻画了他急躁却不乏精细的形象特征。“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m 鲁智深如此粗犷性急之人,在旅店门口竟然安安静静地坐了两个时辰,此时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他非常清楚店小二厚实迅捷的脚力对金氏父女意味着什么,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以非同寻常的姿态坐在条凳上,确定金氏父女走远才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
鲁智深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表现得非常细心机警,甚至充满智慧,足见其细腻智慧的一面。拳打镇关西时,没想到三拳就把郑屠打得没了气息,“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n。他立刻想到要为此吃官司坐牢,于是假裝气恼,指着郑屠尸体:“你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o 一头骂着,一头大踏步去了。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几个泼皮要算计他,故意跪在粪窖边不起来,这引起他的疑心。他走到跟前,没等泼皮上身,一脚一个把两个为头挑事的泼皮踢到粪坑里。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粗鲁中不乏精细,果敢中不缺智谋,危难时智而不屈的性格特点。
他在投奔大相国寺的路上因为饥饿难耐,不敌野和尚崔道成和野道人丘小乙,最后落荒而逃,中途遇到好兄弟史进协助,才灭了两个同行中的败类,可谓深谙战略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不充愣耍大,这一点和李逵的做法完全不同。解救林冲时,鲁智深看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p 他便生了疑心, 猜想其中有阴谋,便一路尾随跟踪,并料定解差要在僻静处动手,就先期到达野猪林,最后成功营救了林冲。这些描写均说明了鲁达粗中有细、胸有韬略的个性特点,办事并非一味鲁莽冲动。
四、佛陀在心,慈悲为怀,不以杀戮为人生业绩
鲁达,“达”者达观通透之喻,“鲁”字为姓,引申义可做“鲁莽”理解。鲁达剃度后,智真长老赐其法名智深,“智深”乃智慧通明之意。自称“洒家”乃宋时关西一代男子的谦称,有粗鄙之意,加上“提辖”的官场称谓以及关西五路廉访使的身份,鲁智深的名讳便有了深厚的寓意,即使老百姓听着,也感觉如风雨雷电。从古典小说人物命名的惯常手法分析,《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命名类似于《红楼梦》,如甄士隐乃“真事隐”,“吴用”应该理解成“无用”,他的智谋是小聪明,而鲁智深的至诚至性才是大智慧。
不管俗名还是法名,鲁智深的名讳都代表了作者对一个时代的深沉期许,诚如智真长老所言:“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q鲁智深喝酒吃肉,杀人放火,却不杀无辜之人,打虎大英雄武松因为武大郎被害,先后杀掉二十三人,他的报复性杀人是因为至亲被西门庆和潘金莲联手毒死。他虽然号称“行者”,却是张青、孙二娘帮忙易装避祸,武松也自我感慨:“我照了也自好笑,不知何故做了行者?”!8 他没有慧根,更没有佛性,他杀潘金莲、西门庆、张团练、张都监、蒋门神都是为了替哥哥和朋友报仇,但其余人员都是冤魂。鲁智深杀人却是为了护佑生灵和匡扶正义。
虽然鲁智深自诩“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s,但事实上他才是一百〇八将中结善缘、修善果最多的人,他杀的都是邪恶之人,行的“恶”实质上都是源于善,他破戒却是为了守戒。他对待不同人物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对方的善恶行径,一路走来,闯祸惹事,身负多条人命,没有一个是因为私仇,都是为了公平和正义。他身上表现出来的粗、纯、真、直、仁的性格特点,促使他在遭遇各种特殊情况时,总是情不自禁用破戒的方式护佑人间,毫不犹豫地维护他心目中的正义。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的情节设计最能体现他对出家之人的价值判断。鲁智深剃度出家后,由于受不了文殊院的清规戒律而大闹五台山,最后被迫拜别师傅,觅路投靠东京大相国寺,在旅途中经过瓦罐寺,遇到同门云游大和尚崔道成和道人丘小乙霸占瓦罐寺,驱赶陷害出家和尚,霸占良家妇女,恼羞成怒,抡起六十二斤水磨禅杖,和史进合力收拾了两个出家败类。由于瓦罐寺原住和尚被崔丘二人杀害,那名良家妇女也已投井(可能是崔丘二人所迫,或是自杀保全名节),鲁智深感觉瓦罐寺的圣洁已经被这些同门败类玷污,于是一把大火了却了一切,此乃“瓦罐寺”的真实意义,所有的伪善和邪恶都像瓦罐一样易碎,唯有真善美才是人间正道,深刻地揭示了信仰的真假之辨,他用行动诠释了真正的信仰是心灵之善,而不是披着宗教法衣的禽兽行为。
磨瓦不能成镜,打坐不能成佛,佛家修行的方式有多种,施耐庵描写的那个时代,闭眼合掌的和尚尽管姿态虔诚,但缺少佛性,甚至敢跨界践踏人间俗情。鲁智深成天吃酒打人,无所不为,无所不做,佛性却是完全的,他不守“三规”“五戒”,认为那是把式,唯有慧根深厚,性情率真,不拘小节,才能佛性拂面,慈悲为怀。小说中的鲁智深闻潮信坐化成佛,结局可谓圆满。他极早洞察了世情的风险,放弃功名利禄,反对招安,只想一杖撑起一个太平世界;他生擒方腊,替梁山接受朝廷招安纳了“投名状”,却能放下业绩,此乃功德圆满;在杭州听潮信圆寂,安然寿终,不留一丝遗憾,这是人生的圆满。鲁智深圆寂归天后,大惠禅师手执火把,面向佛龛,用最具智慧的法语总结了鲁智深的一生:“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0 纵观水浒英雄人物,谁的一生能超越鲁智深,使满空飞白玉,令大地作黄金?谁的一生能匹敌“花和尚”,活时轰轰烈烈,走时平静安详?
通观全文,作者着力塑造的鲁智深形象呈现出矛盾的二重性。作者一方面赞扬了鲁智深行侠仗义、扶危助困的美德,褒奖了他为梁山建立的不朽功绩,称赞了他功成身退的无欲无求(自称心如死灰);另一方面又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他对佛门清规戒律的践踏(实质是对虚假伪善的不屑和挑战)。施耐庵塑造的鲁智深这样一个巨大的矛盾综合体,在思想与言行的高度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冲突中,一生不被世俗同化,不受佛界裹挟,只依据自己的良心行事,为善独尊,最终坐化钱塘,得道成佛,可谓两界的最好归宿,是为人生的至高楷模。
鲁智深用一双铁拳打开了向邪恶挑战的序幕,又用一根水磨禅杖横扫了世俗社会和佛道界的芸芸众生,摧毁了那些蝇营狗苟的污浊社会,成全了梁山英雄好汉的家国情怀,唯独他选择出家度化自己。他的传奇生涯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阔大胸怀和血性精神,是中华民族骨子中的正义、良知与高贵的完美体现,也是华夏民族经历几千年磨难仍然能够保持独立的民族尊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牛事,施耐庵用《史记》纪传体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个性丰满、熠熠生辉的艺术形象,这个不朽的形象已经成为历代仁人志士、凡夫俗子顶礼膜拜、效法追随的英雄人物,他的横空出世是一个时代之于理想追求的完美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