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互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2-05-30吴佳欢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互动互动式教学教学情境

【摘要】本文针对当下不少小学数学课堂依然采取“注入式”满堂灌教学的现状,建议教师把“注入式”课堂转化为互动式课堂,通过“巧设故事情境,营造互动氛围;巧设问题情境,激发互动需求;巧设活动情境,构建互动平台”等情境—互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境—互动式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互动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2-0047-03

注重课堂教学互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探究和追寻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扮演“演講者”“主导者”,并未真正实现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换。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使互动式教学成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的一剂“良药”。情境—互动式教学是通过创设多边互动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达成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探索情境—互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情境—互动式教学的特点

(一)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美国教育家多尔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探索。互动教学的理念是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让师生在互动中达成“沟通和理解”,共同完成知识探究的过程。

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推动课堂互动的基础。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经验表明,想要让学生喜欢一门学科,就要让他先喜欢任教这门学科的教师,因此,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要。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来说才是愉悦的、有安全感的。每一名学生都渴望教师喜欢自己,都不愿意在大家面前犯错而被嘲笑,也害怕自己的自由发言被教师认定为“插嘴”而被训斥。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害怕发言、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的现象,教师更应该警惕和重视,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和教师、同学共同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自主、灵动、探究的认知过程

培养主体意识、激发探索意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但该任务的实现需要植根于课堂的互动教学。在互动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管理者,应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提供思维碰撞的“导火索”,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活动。对于学生个人完成有困难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交流。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担任不同的角色、通过倾听他人的想法和结合自己的理解,能主动思考,激发思维的活跃性。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一个个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推动学生个人的认知发展,让学习变得更有主动性和挑战性。在这样的学习中,每一名学生都是繁忙的、有任务的,都勤于思考、乐于探究。

二、情境—互动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不再接受教师的说教,而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成就。和常规教学相比,互动式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学科发展上取得更大的进步。笔者认为,创设互动式课堂应坚持发展性、开放性、针对性等原则,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一)发展性原则

创设互动式教学情境应坚持发展性,应认识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经验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应基于此基础适当拓展延伸一系列探究性问题。互动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已知到未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良好情境下的互动式课堂具有衍生发展的特点,由一个情境可产生一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顺逆相辅的问题。

(二)开放性原则

互动式教学情境的创设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所提供的材料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有不同的解决路径与方法,能引起学生广泛的讨论交流。在互动式情境中,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不是唯一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结论。让每一名学生在同一个情境中都能有所得,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针对性原则

在数学学习中,互动式情境的创设一般处于探求新知的起始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发现此节课要研究、探讨的数学问题。因此,创设互动式教学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并围绕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

三、情境—互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符合发展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下,情境创设还应加入趣味性、探讨性、交流性的互动策略,以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因此在上课伊始教师需要精心准备有效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知识。小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需具体模型为支撑,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和资料时,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着手,以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愿意去思考、乐于去探索。现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情境导入为例分析情境—互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巧设故事情境,营造互动氛围

教师把相关的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生动、形象、新潮、鲜明、感染力强的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生动形象的故事,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故事情境的创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调动听觉、视觉等感官来辨析、理解信息,从而在脑海中构建信息、解决问题。多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学生巩固和迁移知识,同时也为课堂互动式教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分数的意义、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学生理解透彻,教师切不可把枯燥的分数意义硬塞给学生。鉴于学生首次接触分数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继续保持轻松愉快、主动学习的心态,某教师创设了如下故事情境。

师:一日,两只熊去市场买了4个月饼。熊大说:“我要吃3个。”熊二说:“这样我少了,我们必须一样多。”(课件出示熊大、熊二分饼的情境图,让学生体验谁分的更公平,并建立“平均分”感知。)次日,兄弟俩再次去市场买月饼,这次只买到了一个大月饼。两只熊发愁了,这可怎么办啊?应该怎么分呢?请帮助他们分一分。

生1:每只熊一半。

师:这一半你是怎么分的呢?

生1:平均分成2份,这样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

师:一半,又该怎么表示呢?你会表示吗?(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

师:请你们想一想:什么叫作[12]?

生(全体):就是把一个大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师:像[12]这样的数,就叫作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述教学中创设熊大和熊二分月饼的情境,然后在情境中抽离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此刻,每一名学生都渴望去解决问题。在情境一的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去解决问题;在情境二的教学中,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发现自然数已经不能表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表达“半个”。“分一个饼”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分饼的步骤,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分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安静的聆听者,而是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时刻与教师有着密切的互动,学生之间也通过对“半个”的感知而产生交流和沟通的意愿。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少了一些胆怯,多了一份热情,积极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愿意与他人交流如何表达“半个”。事实证明,有趣的情境创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的课堂就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下,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新知识的探究者。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互动需求

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收集信息与分析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够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时间,而且能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课堂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为课堂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课堂问题的设计需要以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前提,注重学生整体的认知度、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且问题应该具有丰富的形式、深刻的内涵,互动性较强。

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先预测学生的反应,要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灵活、简洁、没有歧义的问题;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课堂反应,利用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认知。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遵循问题的科学性原则,不宜提过难、过于烦琐的问题,以免打击大部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课堂陷入沉寂;也不宜提过于简单的问题,以免缺乏实际意义,对教学进展无益。在课堂提问时,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通过思维碰撞擦出知识的火花。例如,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师适时地提出探究性问题:“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学校里,你们分过东西吗?请看图片,老师也想请你们帮我来分月饼。”【出示课件:1.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  )个?2.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  )个?3.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  )个?】这样的问题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具有由浅入深的特点,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对新授知识的思考,将已有的认知迁移类推,进而巩固和深化“几分之一”的知识。

(三)巧设活动情境,构建互动平台

活动情境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在有趣、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良好的活动情境不仅可以构建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在良好的互动情境下大胆地思考、发言,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互动式教学包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是实现课堂互动的主要途径,教师作为课堂中的管理者、组织者,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之间的互动搭建平台。

例如,为了增强学生对“几分之一”的体验,笔者设计了如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师:下面我们开展小组活动——创造几分之一的分数。每四人为一组,通过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等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反馈;学生交流时,教师对图形相同、分法不同的学生作品进行反馈)

师:一张同样的长方形卡纸,为什么得到的分数不一样呢?

生:因为它们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从上述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较大限度地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既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小组合作中,对分数概念模糊的部分学生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进行二次学习和理解。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发生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都是一次次的收获。当然,需要教师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应有明确分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事做,都能轮流成为小组活动中的不同角色;对于在小组活动中碰到困难的或有争议的,教师都应及时介入,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实现思维的碰撞。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并没有直接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而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点拨让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使学生的活动体验更加充分。

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探索、潜心钻研,用爱浇灌学生,用智慧经营教学,创造出更多有效的互动教学模式,努力发展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践证明,情境—互动式教学能让数学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谢文秋.把小学数学课堂还给孩子[J].科學大众(科学教育),2011(4):57.

[2]翟继尧.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144.

[3]车成全.论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J].教育探索,1999(6):46.

作者简介:吴佳欢(1990— ),浙江湖州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和大单元整合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教学互动互动式教学教学情境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谈大数据分析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