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缓就业”成因和对策研究
2022-05-30何晓蕾
何晓蕾
摘 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迅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缓就业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无论是面对毕业季就业难的局面,还是花费更多时间去提升自我,缓就业都会提高经济和时间成本,给社会也带来不容忽视的弊端。从整体来看,缓就业的弊大干利,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转化和解决这一现象。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缓就业;成因;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新的就业现象和就业问题开始出现,聚焦高校,“缓就业”逐渐成为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缓就业”的理论阐释
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慢”有“从缓”之意,“缓就业”即指从缓就业,我们认为“缓就业”属于社会学范畴,是指毕业生放缓求职步伐,推迟就业时间,告别传统的“毕业即工作”模式,对于这一类毕业生,我们将其称之为“缓就业族”或“待业族”。“缓就业”有“主动缓就业”和“被动缓就业”两种类型,“主动缓就业”是指部分毕业生在大学毕业后不立即工作,而是选择以考研、出国游历等方式去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慢慢充实和提高自己,以期在今后寻找薪资待遇更高、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抑或是自主创业。而“被动缓就业”主要指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在有限的工作岗位竞争中,毕业生因各种原因而不得不被迫推迟就业时间。
二、“缓就业”现象形成的原因
“缓就业”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研究生学历成求职“硬通货”,“考研热”不断升温,不少学生倾向于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和学校层次,“二战”“三战”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二是当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相对偏高,但满足条件的岗位又有限,在生存需求逐渐淡化的情况下就业意愿不强。三是一些毕业生们考研、考公务员很多既是受父母影响,也存在盲目跟风,从众心理。均造成了缓就业现象持续高升且日渐突出。当前的就业困局既反映出高校人才供给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现状,也揭示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依然任重道远。
三、高校毕业生“缓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向应用型大学转变。落实招生、专业设置与就业率联动反馈机制。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高校专业设置和育人效果同企业需求并不十分契合,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令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都觉得“拧巴”。应成立由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高校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论证委员会,结合专业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等资料,对学校的专业结构以及拟新增的专业进行“把脉会诊”,充分论证,以保证专业结构科学合理和新增专业健康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大力引入企业资源,同时推广建设实验室,加大就业实习力度,增强学生实操能力,提升与企业需求“适配度”。
(二)加大政府参与和社会引导力度。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打破用工单位性别等就业壁垒,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净化就业竞争环境。政府要充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对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开展专项培训工作,解决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经验不足、求职技能欠缺问题,打通毕业生成功就业最后一公里。社会需要加强就业评价正面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破薪资待遇论价值、“铁饭碗”等拜金主义求职观念。针对部分用人单位“唯学历论”的用人观,需采取措施加以扭转。齐歌呼吁,政府部门应带头引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岗位学历需求,对所有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减少动辄要求研究生学历或只看院校的一本、二本分类的招聘惯性,给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参与竞争的机会。
(三)夯实分类指导,做好精准帮扶。为防止人力资源浪费和节省时间成本,如何缩短“积极的缓就业”过渡时间,如何缩小其群体数量,需要高校提早摸排、分類指导,提升考研、考公等初次成功率,即使毕业生走出校门仍要“扶上马送一程”延长就业指导期限,直至成功就业。因自身技能欠缺或者就业资源不足而对就业丧失信心、逃避就业的毕业生群体,需要高校全面摸排其就业意向、就业需求和求职困难,想其所想、急其所需、解其所困,建立就业动态档案,适时提供就业指导和帮扶。依托互联网智能匹配功能,分类别、分层次、全过程、全方位实现毕业生求职需求。鼓励毕业生就业多元化选择,引导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明确就业目标、服务国家大局,让毕业生自愿到基层、到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真正以爱国情激发强国志,以强国志投身报国行。
(四)加强校企合作和访企拓岗。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的直接使用者,对于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最有发言权。只有深化校企合作平台,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才能培养出与社会经济同步、匹配的高质量毕业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高校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想在前、出实招,整合各方面资源,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导师、就业基地、校企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嵌入到学生四年培养过程,校企合力培养出与时代发展和企业需求无缝衔接的高质量毕业生。同时,学生可以提早接触职场信息、感受工作氛围,将就业工作前置,增强主动就业的积极性。高校要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市场开拓,就业推荐更要“量体裁衣”“量身定制”。
(五)促进家校联动协同育人促就业。整体来看就业市场上供应端已经有较大改善,如果毕业生适当降低期望值,就业不成问题。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还是自身问题比较大,不认真看学校推的招聘信息,定位不清,对工作挑挑拣拣。家长的态度往往影响学生做出就业决定,目前的“考研热”和“考公热”,不仅是学生美好愿望,更是家长的期待和要求。应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转变家长观念。同时将就业实习向低年级拓展,尽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期望值。实践分析表明,“家庭支持”对于“缓就业”选择影响较大,高校需要联合家庭力量帮助毕业生了解行业动态、认清就业形势、提升就业能力、把握求职节奏,实现及时就业、优质就业。家校联动中,通过家访等方式,引导部分家长摒弃陈旧落后思想,转变“铁饭碗”“官本位”“天之骄子”“精英教育”的观念,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尊重毕业生就业的自主选择,杜绝“大包大揽”,助力毕业生理性、科学、提早就业。要注重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积极的就业观念,不以薪资待遇论价值,不在盲目中等待机会,而是在“边干边学”积累经验寻找更好机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2]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调查》,《中国青年报》,https://shareapp.cyol.com/cmsfile/ News/201901/02/web170134.html,登陆时间:2019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