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校管理工作 提升立德树人效果
2022-05-30朱霄
朱霄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基础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而结合教育改革背景,加强学校管理,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学校管理者在教育改革中应该渗透人性化理念,在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实践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本文从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出发,结合管理工作问题从组织机构建设、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校管理;问题对策
管理是一门艺术,在小学教育中,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以及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落实效果的好坏。因此,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从全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创新管理方法,承担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但是,目前在小学的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落到实处,学校管理更多的是强调制度的执行,而忽视人的发展,影响了教育的整体效果。针对此,学校有必要积极探索管理改革的新思路,推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管理
加强组织建设是学校实现有效管理的基本保障。目前,在一些学校教师的话语权较少,中层干部执行能力相对欠缺,不同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组织建设不合理,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领导。基于此,学校应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推动民主管理机制的构建,提高管理层的组织领导水平。
学校在构建民主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政治导向。学校的教育教学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管理者应主导行为导向和政策导向,促使学校沿着国家教育政策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保障学校管理工作能够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落实。
第二,注重民主参与决策。学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教师是学生和学校进行沟通的纽带,学生对学校管理作出的反馈,很大一部分要通过教师传递给管理层。因此,学校在完善组织机构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话语权,要求教师将学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上报,并定期组织会议,要求教师为学校管理建言献策,提高教师在管理中的参与度。在决策中,领导者决定好议题,鼓励管理者发表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针对学校管理的现实问题以及发展规划,制定出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方案,并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作出决策。
第三,完善加强稳固机制。完善的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但是现阶段不少学校仍然未能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制度机制,导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常常出现各种问题,不仅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基于此,学校应针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方案。奖金分配、人员安排、教师职称评定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管理的稳定性,同时还会诱发更多的问题,因此,管理者应及时做好调解和疏导工作,给出针对性地管理方案。
第四,加强监督管理。科学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为此,管理层需要加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监督,可以从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上进行监督,同时也要从细节上完善监督机制,对人事、选干、福利、职评等工作做好监管,同时接受教育部门的考核与监督,确保管理工作公正、透明。
第五,加强考核激励。学校应成立考核小组,定期开展考核工作,根据指标对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落实奖惩措施,同时注重激励管理,渗透人性化管理理念。在进行管理工作监督考核的同时,也要注重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加大人文关怀,切实解决教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处,并能够结合教师实际需求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而提高激励管理的效果,提高管理质量。
二、转变思想,加强德育管理
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要求下,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应只是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而是应该将德育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围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探究管理思路,推动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学校管理者,要有对德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准确认知,进而可以加大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与此同时,也要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和方向性,坚持从思想上引导、从学业上辅导、从心理上疏导和从生活上指导的工作理念,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指导方法,有利于更好地在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深入落实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其次,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德育课程,把握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德育课程的实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小学阶段教育中对于德育课程的实施给予的重视度相对较低,因此,课程实施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德育课程对于促进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对德育课程的优化和改革。在德育课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种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相应的知识,在设計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应注重生本理念,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差异、身心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自身行为以及素质的发展。
最后,管理者应把握好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空洞、拔高、缺乏实效性等问题。针对此,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转变思路,坚持“真、小、实”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成长过程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学校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检查当前德育的效果,以竞赛为例,要求每个班级派出一到两名学生参与竞赛答题或社会实践,以此来考查学生的德育效果。也可以在学校内部通过校园文化提高德育的质量,例如在学校的教室走廊上可以张贴一些德育的经典内容,或者是学生的范文、书画等等,通过隐性教育提高德育的质量。教师更需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更喜欢哪种德育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遇见了怎样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后续管理的力量,也能增强德育效果。
三、家校合作,提升管理质量
学校的管理工作要想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还需要与学生的家长达成合作意识,获得家长的高度配合,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无缝衔接,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于很多家长存在教育管理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这样的思想,造成大部分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后便不闻不问,很少在学生管理上下功夫。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及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得到改善,但是回到家,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和阻碍。为此,学校应结合实际管理需求,加大家校合作的实施力度,为学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学校要建立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机制,开拓多种沟通渠道,促进学校以及家长双方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负责成立学生家长交流群,定期将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传递给学生家长,并为学生家长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学生家长能够加大对学生家庭管理的重视度,并能够掌握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另外,也可以定期组织家长进行见面交流,建立家长座谈会,一方面交流在家庭管理中遇到的难处和问题;另一方面也分享各自的管理经验。通过这种见面交流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管理的重视度。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表现情况的分享,无论是好的表现还是差的表现都应该相互沟通和分享,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掌握学生在家的表现,也能够让学生家长掌握学生在校的表现,进而更好地为优化学校管理和家庭管理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学校与家庭的有效配合,有利于将相应的管理政策和管理目标落实到家庭管理中,使家校管理方向保持一致,为学生构建和谐的成长环境,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会受到阻碍。
四、落实措施,加强队伍建设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措施的落实效果。目前,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管理者专业管理能力不足、责任感不强、管理方法单一、对管理的认识相对片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才培养,结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建立起一支高效的专业化学校管理队伍,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管理者进行集体谈话,交流培训经验。例如:学校党支部应定期组织召开干部培训会,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负责主持,要求全体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在工作中,管理者应勉励各个管理人员立足本职工作,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学习,提升为学校、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廉洁自律,巩固提升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彼此交流分享学校管理经验、心得。学校可以组织公开竞聘。例如,学校党支部可以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组织竞聘工作,要求教师自主申报,并带头资格审核以及公开竞聘演讲、笔试答题等环节,让教师完成述职和竞聘,发现优秀人才,充实管理队伍。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招聘制度,面向社会招聘优秀的管理人才加入学校的管理队伍中,不断充实学校管理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淘汰机制,在管理人才队伍中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其提高自主意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基础,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学校应组织在职培训,促使管理者知行并进。学校应定期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素养。学校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培训的手段不断更新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結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等等,除了严把选拔、考察、任用关;同时党组织部门还应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开展廉洁自律教育,保障管理队伍纪律过硬;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在线社群,加强管理案例培训,以案释理,传送经验,同时促使管理人员学管理、用管理,提升服务的效能。这样学校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促使管理者关注教育发展动态,理清教育发展思路,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驾驭教育发展的能力。
五、加强管理,完善管理体系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应积极建设“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往更高、更好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创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法,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发展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目前学校管理工作改革的主要方向。在信息化管理中,学校应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积极引进智能感知技术。应用智能感知技术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捕获、采集和传递校园中的数据信息,其数据采集覆盖教学、研究、管理以及师生生活等方面,并涉及环境、资源、活动等类型数据,这样则可以为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沟通提供信息,并为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以数据分析和利用为关键。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资产,也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依据。学校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类信息的数据化转变,并促进数据之间地联接、反馈、互动,生成数据、挖掘数据价值,支持学校管理决策。科学地利用好数据分析结果,也是数据分析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发挥数据价值的重要途径。相关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科学地进行数据分析以及结果的利用,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学校可以开设属于自己的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等大数据信息技术下的沟通软件。利用这些不同的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既可以帮助学校在第一时间了解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能了解学生对学校的看法,利用新媒体拉近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第三,完善信息化管理流程。学校在管理中应注重数据的产生、流转和使用,抓住数据生成的“节点”,根据学校管理各项工作要求,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严格按照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目标以及流程科学地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为数据分析提供方向和目标,这样有利于提高数据分析的质量,也可以确保数据分析结果更好地运用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第四,服务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也能围绕教育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分析师生的个性化需要,深入了解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开展人性化管理以及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为师生在教学、管理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提供智慧服务,提高学校管理质量。
这样学校能够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积极打造优质校园管理环境,将信息发布、教学教务、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等工作通过优化整合,并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处理利用,实现智慧管理、数据资源共享精细化地管理,为构建智慧校园,实现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先从管理方面入手,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为了共同的教育管理目标,每个管理者都应该参与其中。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应加强沟通,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同时完善民主管理机制,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制定评价制度和方案,健全管理机制,形成有序高效的教育管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虞家翔.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小学管理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2020(48):120-122.
[2]邱喜林.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教师博览,2021(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