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合作机制的高职市政工程专业群探索与实践

2022-05-30肖川杨转运

理论观察 2022年8期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复合型人才协同发展

肖川 杨转运

摘 要:伴随着我国市政行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市政工程项目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不同专业间的横向关联度也逐步提升。而为顺应现代化社会的进步,市政道路、桥梁、管网等传统产业升级与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智慧供热等新兴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引发了市政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长期供不应求,其中高职层次的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缺口尤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职业教育协同合作机制的市政工程专业群的建设与实践,以多专业协同发展模式、多元交互的资源融通平台、师资团队的雄厚实力培养市政工程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此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体系。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协同发展;复合型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8 — 0169 — 04

引言

以自2010年起的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为驱动引擎,依托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四川省建筑施工工艺标准>,创新土建市政类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接市政施工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要求,逐步开展专业群建设创新与实践。面向“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多元交互的“产学研用”资源共享平台强化专业核心竞争力,以紧密型双师结构团队引领校企融通的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出一条多元融合、创新驱动的专业群高质量发展路径。

1.背景

1.1 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为其他领域提供专业型人才的重要板块,其对于构建更合理的人才结构以使其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契合至关重要。

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1],首度将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该《纲要》,我国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和决议,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专项规划》、《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以从顶层设计、产业等层面建立健全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体系。

在国家战略的基础之上,2021年,重庆市与四川省也开始着手推动川渝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通过产教融合、扩容提质、交流合作等策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实施中职—本科“3+4分段式”和高职—本科“3+2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号召各校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构建职教成才的“立交桥”;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踊跃推动和探索“城校互动、资源共享”“园校互动、校企融合”等职教办学模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

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可显著提升职业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带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此外,探究市场运行机制,提高职业教育与各行业、企业的系统配合能力,可以推動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施多元交互融通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市政工程复合型专业人才匮乏

在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建设背景下[2],市政道路、桥梁、管网等传统产业升级与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智慧供热等新兴产业发展齐头并进[3],引发了市政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长期供不应求,其中高职层次的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缺口尤为明显。伴随市政行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市政工程项目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不同专业间的横向关联度逐步提升。如何培养适应行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给市政工程类专业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此外,市政工程项目的综合化、多样化、复杂化以及施工技术的智能化趋势,意味着单一专业培养方式及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新业态、新模式对于“一专多能”型人才的需求。市政行业转型升级催生了“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建设施工模式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职业教育供给模式与课程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1.3 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不足

教学团队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关键,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目前,师资团队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均难以达到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发展要求,亟需完善并突破“双师”队伍培育途径,从而创新、引领、示范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全国各省市职业院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均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团组融合、科创融合、院校融合等模式,深入开展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在此背景下,以标准制定为引领驱动、以资源平台共建共享为支撑、以多元融合发展为推进方式,开展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群探索与实践,从而面向市政工程施工一线精准培养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专业人才。

2.专业群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2.1 以多专业协同发展模式培养市政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双带头+三联动+四融合+五对接”协同发展:校企联合组建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委员会,搭建校企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方获益的育人平台。由领军型校企“双带头人”领衔,以“领导小组—工作委员会—二级系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为保障,实施“专业基础相通、教学资源共享、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衔接”专业群“四融合”,遵循“专业设置对接专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技能训练对接岗位标准、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证书”的“五对接”匹配原则,实现“群效应”专业协同发展。

“试点先行、辐射推进”逐步彰显市政工程专业群影响力:主动适应市政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契合市政工程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实施试点建设,凝练提升工作体系和可复制的经验,辐射带动给排水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具备大类专业群招生属性,横向关联度高,纵向可持续发展岗位相近的专业共同提升。采取“试点先行、辐射推进”的方式,统筹实施专业协同发展,形成以共享教学资源、共用实训基地、服务一线施工企业为基础,有效实现专业融通的集群模式辐射带动效应。

以标准编制为驱动,重构书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主持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国家教学标准制定驱动教学改革,结合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及学院专业建设实施标准,融合岗位标准、教学标准、竞赛标准以及职业技能证书标准,构筑“国家级-省级-院级”专业群建设标准链。以标准为引领,细化市政工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能力矩阵,进一步匹配课程对能力的贡献度。基于专业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就业相关,构建“基础共享模块+专业特色模块+专业拓展模块+顶岗实习模块”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思政拓展、创新创业等途径,实现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2.2 多元交互的资源融通平台对专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紧跟技术前沿打造立体化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育训并举:依托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的制定,对接“四新”技术积极开展以立体化教材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开发,共出版教材8部,其中入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5部、校企合编活页式教材3部。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为建构逻辑,持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依托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持续优化教学资源。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在线开放应用,形成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的融合延伸。已成功开发一大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其中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注重以工匠精神引领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学生搭建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平台,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1个。

打造“五维一体化”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平台:校企共建共享全国土建类高职唯一大型结构技术中心,积极开展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产品和装备开发,以及技术标准与指南制定。通过技术中心与教学平台的集成与整合,提升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并将企业资源、学校技术开发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确保技术创新始终服务教学一线,打造集学生培养、生产实践、师资培训、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五维一体化”平台,形成教学资源平台服务技术创新,技术研发反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代表性的多元交互育训资源。

2.3 以示范教学团队为引领,实现师资队伍的校企互聘共培

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师资队伍内生动力: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形成以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省级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专业群模块化团队为核心的“示范性梯队”,充分彰显国家级团队负责人、“双师型”名师、企业能工巧匠等对于教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

堅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双向互动培养模式: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综合与单项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方式,选派专业教师分批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同时坚持多样化柔性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企业兼职导师,开展校企导师“结对子”,实现人才共享,促进师资流动及结构多元化。建立起48名成员组织的校企互聘共培师资团队,校企导师“结对子”超过20对。

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凝聚学校行业企业优势: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打破传统教研室架构,抽调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建项目组,以合作项目或共建实体的效益为纽带,实施项目化教学,协同开展教学改革与技术研发,建立联合授课研讨、分类分层管理、成果互补互认、多元评价考核的工作模式,形成“善教学、精技能、懂研发、能互补”的紧密型双师结构团队。

3.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应用

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和开放水平、完善改革保障措施”等七大落实方向[5]。

依据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由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教指委市政工程类专指委、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共同建设了高职市政工程专业群。在专业群的实践与应用中,高校人才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诸多优秀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或中高层管理人员;师资队伍实力愈加雄厚,培育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若干;同时也创造了教材、教改类论文、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等突出的教学科研成果。

4.总结与展望

现代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6],在培养符合区域各行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上,能够实现人力资本的快速、稳健和长期积累,是一项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体现。结合市政专业群建设研究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是协同创新、集约发展,凝练“2345”模式的专业群建设新理念:在探索实践过程中融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等理论,创新提出专业群“2345”协同发展。“2”:校企双带头人发挥领军作用,实现互补共赢;“3”:自上而下三级联动,形成工作机制保障;“4”:以专业基础相通、教学资源相融、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继“四融合”,厘清组群原则,突破专业间和院系间壁垒,创建集群式专业结构;“5”:遵循专业设置对接专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技能训练对接岗位标准、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证书的“五对接”匹配原则,实现专业群优化配置和动态调整。

二是标准引领、平台支撑,实现多元融合的教学资源供给:融合岗位标准、教学标准、竞赛标准以及职业技能证书标准,分层次构筑“国家级-省级-院级”专业群标准链。对接标准整合课程,重构书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个性化需求”建构逻辑,由新型教材、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实验实训室等组建多元育人载体,构筑突破时空限制的“多维-立体-交互”式资源平台,为线上线下育训并举供给内容丰富、动态更新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同时通过技术中心与教学平台的资源整合,打造集学生培养、生产实践、师资培训、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五维一体化”产学研用平台,形成教学资源服务技术创新,技术研发反哺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是校企融通、项目驱动,培育“双师素质”结构化团队:明确双师素质标准,建立以“国家级创新团队-省级名师工作室和传承创新平台-专业群模块化团队”为核心的“示范梯队”,以领军型师资带动结构化团队建设,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双向互动培养,实现人才共享,促进师资流动及结构多元化;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联合大中型企业共建共享师资培训基地,打破传统教研室架构,依托团队实施项目化教学,联合授课研讨、分类分层管理、成果互补互认、多元评价考核的共建共管模式,逐步形成“善教学、精技能、懂研发、能互补”的紧密型双师结构团队。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工作,而对高职院校而言,最基础的工作便是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社会输入高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高职院校需要根据社会的经济发展划分专业的类别,优化和提升专业课程的改革,提高办学与师资团队质量,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搭建完善的、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协同合作体制。

本文以市政工程类专业为切入点,对于深化专业建设改革、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建成具有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作用的高水平专业群,具有显著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S].2015-2-10.

[2]孔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创新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20

(05):41-45.

[3]吴建.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21(10):328-329.

[4]郭璇瑄,陶红.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22(01):65-74.

[5]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20〕14号)[EB/OL].2020-09-27:http://edu.sc.gov.cn/scedu/c101518/2020/9/

27/f072a8918382489f848e862d47b1a7aa.shtml.

[6]劉希.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303.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专业群建设复合型人才协同发展
从“专业”走向“专业群”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转变的分析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
基于内外贸一体化的高职商贸专业群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