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下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2022-05-30孟灵
经济的全球化使国际交流合作与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国际化人才需求量大,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必须要认清文化差异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进而去克服。本文旨在通过案例以分析文化差异下跨文化交际的情绪障碍、态度障碍及翻译障碍,提出克服障碍的一些建议。
随着国际分工与协作的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不言而喻,它是交际的基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必须在明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来研究跨文化交际。同时,文化之间的差异让跨文化交际障碍不可避免,认清并且克服障碍,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 文化及文化差异
对于文化,比较权威且流行的定义来自文化学的奠基者E.B Tylor。他认为:“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1]。”这一论述至今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从这个定义,我们能发现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整体,存在于社会的人类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化,我们可以借助由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Hall所提出的文化冰山模型。
冰山模型源于“冰山一角”。文化冰山理论认为,每种不同的文化就像一个独立的巨大冰山,可以分为两部分:水线以上和水线以下。水线以上的文化仅占整体文化的小部分,但它更可见,有形且易于随时间变化。它包含了语言、食物、服饰、节日、艺术等。水线以下的文化是无形的,并且难以随时间变化,但也是构成人的行为的主体。它占了整个文化的大部分,但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不容易,比如价值观、性别角色、时间观念等。正是由于文化包含了包罗万象,各国文化差异大且各具特色。
2 文化差异下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接下来我们分析在文化差异下跨文化交际存在的主要障碍。
2.1 情绪障碍
跨文化交际中的情绪障碍主要包括了不确定性和焦虑感,以及假定一致而非差异。不确定性和焦虑感的出现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和缺乏对异文化规则的理解。不确定性是一种认知现象,分为预测的不确定性和解释的不确定性两种[2]。
举例来说,一个国内贸易公司的新进毕业生员工听从领导安排去机场接一位美国客人,他为此准备了很多話题来迎接他,但当他接到美国客人时,他和对方的聊天却只限于:“Hello, I'm Liu Ming.” “Hi,I'm William.” “Welcome, William.” “Thank you!” “En······Let's go.” “OK.”回去的路上两人也很少聊天,气氛比较尴尬。在这个例子里面,中国员工和美国客人都感到了不确定性和焦虑。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会有焦虑感是因为害怕跨文化交际失败,而产生不确定性是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和解释他人的想法和表现,两者总是不可避免,且联系在一起。
假定一致而非差异是什么意思呢?紧接刚才的案例,第二天这个员工为美国客人准备了接风宴,在饭桌上他们交流了很多,饭后带客人去附近游览,并且路上为他购买了很多吃食还帮他付了回酒店的车费。本以为一切非常顺利,可后来才从得知美国客人感到不适并且很困惑。在这个情境里,新员工认为自己应尽地主之谊,认为美国客人会感受到尊重和宾至如归,然而实际上是,美国人待客比较主随客便,强势的热情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所以,假定一致而非差异意思就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忽略文化间的不同,认为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人和自己在习俗、习惯或思维行为方式等上是一致的,这种障碍常常会导致跨文化交际被中断甚至是引起冲突。
2.2 态度障碍
态度障碍顾名思义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人们对于他国文化存在态度上的问题引起的交际障碍,主要包含民族中心主义,刻板印象,偏见和种族主义等问题。
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上述的例子继续进行分析。员工对美国客人的抱怨感到疑惑,他认为热情好客是一种美德并且完全不理解美国客人的想法。的确,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自己文化下的行为表现是最自然的或是普遍的,但如果基于自己的文化负面地评价另一种文化,就会导致民族中心主义,相信自己的文化才是首要的甚至优于其他文化。民族中心主义通常都会不自觉或者是无意识产生,任何人都有可能产生这种障碍,只是表现不同。例如法国人总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英国曾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sets),暗示自己国家的强大和永盛,直到现在英国还自称“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3]。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民族中心主义能增加本族的凝聚力,但从另一方面看,在跨文化交际中,它可能会导致刻板印象,偏见和种族主义的产生。
要理解刻板印象,我们可以先看一个经典的故事。在一艘快要沉的船上,船长想让所有的乘客跳船逃生,但是所有乘客都因为危险表示拒绝。因此,船长想出了一个说辞。他对德国人说跳船是命令,对法国人说跳船是一种浪漫,对美国人说保险已经买好了,他们就都跳了船。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它用某一方面的特征来概括一个国家的所有人。所以说,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成员特征概括固定的看法。任何人都可能对别人有刻板印象或者被别人刻板印象化。而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Gudykunstyu与Kim(2003)指出:“刻板印象本身并不能导致交际的误解或失败,但是如果不准确或负面的刻板印象非常固执,就会让我们对对方的行为产生不准确的预测和误解[4]。”
而偏见,它是指基于负面的刻板印象对其他人或群体产生的否定性态度,比如不喜欢,怀疑甚至憎恨。比如在英国,英格兰和苏格兰彼此之间就互有偏见,在很多苏格兰人眼中,英格兰人是假装绅士的侵略者;而在很多英格兰人眼中,苏格兰人则是“乡巴佬”和“牧羊人”。这就是一种偏见,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交际中的某一方或双方持有偏见,不能理性地看待问题,就很可能会导致交际活动的失败。
种族主义一种建立在种族歧视基础上的政治或社会体系。种族主义可能否认某一特定群体文化的存在,或者排斥其他群体的信仰和价值观,对其他种族人群有偏见与排斥。比如在电影《绿皮书》里,有两名黑人工人到保镖托尼(白人)家维修,他们被托尼和家人称为黑煤球,维修后托尼也把两名工人使用的水杯丢掉,觉得非常嫌弃。但戏剧性地托尼去当了一名黑人钢琴家的保镖,并被交给一本“绿皮书”,里面列出了当地黑人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很多餐厅和旅馆只接待白人。在这部影片里,种族主义冲突非常明显。在跨文化交际中,种族主义引起的文化冲突也不可小觑。
2.3 翻译障碍
翻译障碍是因翻译问题造成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沟通障碍。我们从下面一系列的例子来分析引起翻译障碍的原因。比如我们一般会把“you are a lemon”翻译成“你真没用”而不是“你是个柠檬精”,把“as wise as an owl”译成“精得像个猴子”而不是“精得像猫头鹰”,因为不同文化的人对某些词汇和它对引申含义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叫缺少词汇对等。
另外,很多语言中都有基于一些民间传说和故事的习语,比如“班门弄斧”,因为在英语里没有对应的习语,所以在翻译时只有去进行意译或者补充说明:“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这就是缺少习语对等。
其次,由于不是所有的语言的语法和句式都相同,所以在翻译时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如“今天,我们公司来了一位新经理”,如果我们翻译成“Today, our company came a new manager”就不对了,应按照英语的语法句式来进行翻译:“We have a new manager in our company today”。這就是第三种翻译障碍:缺乏语法和句式对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还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每个文化都有描述自己独特客体、社会活动或观念的相关表达,但在其他文化中它起初并不存在,当人们尝试翻译这些术语时,新词汇就产生了。比如”孔子”被翻译成“Confucius”,“武术”被翻译成“Kung Fu”。这类翻译障碍就叫做缺少经验对等。
最后,如果不同文化对于同一个抽象词有不同的概念理解,就会产生缺少概念对等问题,造成交际障碍。比如“家庭/family”。在西方国家,对于家庭的理解就是父亲、母亲和孩子,但在中国,家庭里还包括了祖父母等长辈。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要尽量避免并解决以上翻译障碍。
3 障碍克服
要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异同,这能够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预测。一般来说,一个人对文化和语言了解得越多,误解就会越少。直接接触和适应目标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合不同文化者之间的交际鸿沟,提高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结果的心理预期,克服不确定性和焦虑感,并树立文化交际差异意识,避免假定一致性的产生。
其次,就是需要端正文化观念。所有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要避免用自己的文化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另一种文化,而应采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待他国文化;同时,也要避免盲目地追随和模仿异国文化,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冲突。
最后,提高自身的外语语言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应理解并且遵循对方的语用规则,学会将词、句子置于对方文化环境和实际交际环境中理解,避免无意识地用自己语言的思维方式或观念套用到对方语言上。交际双方语言的正确理解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前提。不管怎样,只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引用
[1]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徐迪.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基础:gudykunsts焦虑/不确定性管理(AUM)理论[J].新闻大学.2016(1):51-58+148.
[3] 薛权珊.从民族中心主义看跨文化广告中的文化冲突[J].北方文学,2017(26):130-131.
[4] 王培婷.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J].现代交际,2020(1):94+93.
作者简介:孟灵(1991—),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