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笔生花,写活人物

2022-05-30陈玲

关键词:三角板性格特点外貌

陈玲

人物描写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是作品成功的关键。要想使人物更加立体生动,就要重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写,使静态的人物栩栩如生。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身材、相貌、表情、服饰等进行有序描述,不仅能让人物更加生动形象,还能让读者通过文字看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精神气质。外貌描写有三大招式:

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如:

她的身材不高也不矮,又黑又长的头发扎成马尾辫,弯弯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嘴巴小得像红彤彤的樱桃,经常穿一身休闲的运动服,英姿飒爽。

——《我印象中的你》

先从身材、外貌、穿着打扮多个方面描写,最后总结突出特点是英姿飒爽,使梳着马尾辫的有着炯炯有神大眼睛的女孩儿如在眼前。

其次,描写外貌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等。如:

我被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一个颧骨突出,满脸皱纹,80岁上下的老爷爷站在我面前,双手捂着腹部,不停地呻吟。

——《学习雷锋好榜样》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写颧骨突出,再写双手捂着腹部,一个被病痛折磨的老爷爷形象呼之欲出。

再次,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以增强作品的生命力。如:

妹妹8岁,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她穿着白衬衫和深蓝色的短裙,肉嘟嘟的像个小冬瓜,远看又像行走的“Q趣”。她跑起来很吃力,还没跑几步呢,就累得满脸通红,额头挂着晶莹剔透的小汗珠。

——《我的胖墩妹妹》

小女孩儿可以用一个“圆”字概括,无论是腿还是胳膊,都是肉嘟嘟的,像莲藕一样。圆圆的脸上有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在黑夜里闪动着无邪的光。

——《菜市场阿姨的女儿》

两个片段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人物不再呆板,而是变得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语言描写

语言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让人物有血有肉。描写人物语言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要体现人物身份地位

语言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才能让人物更加真实。如:

老板娘絮絮叨叨地大骂着走进厨房,一看见火炉上冒起了熊熊火焰,便大叫起来:“那么大的火看不到吗,你是想把房子点着吗!”

老板娘的语言很有气势,完全符合她老板的身份。

2.语言要符合实际

语言要真实,而不能“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如: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把您的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

——《鲁迅先生》

真实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真实的对话情景,把鲁迅先生的幽默和对黑暗势力的抨击直观地展现出来,也写出了“我”当时的幼稚和可笑。

3.语言要突出人物性格

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能展现人物的兴趣爱好,是读者了解人物的有效途径。如:

哥哥气冲冲地朝着爸爸大吼道:“您什么时候理解过我?您从来都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是真正的优秀,其他事都无关紧要!”

爸爸满脸委屈地说:“我辛辛苦苦挣钱,就是为了供你上学,让你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要再走我的老路。”

通过哥哥的话,可以知道哥哥正处于成长叛逆期,认为父母的爱束缚了自己;而爸爸则是温和地倾诉自己的委屈,向孩子说明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体现了无私的爱,也对儿子不理解自己表示委屈。

三、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就是描写人物的动作,通过人物行为表现其性格特点。动作描写要把握三个方面:

1.把握动作的连续性

连续动作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让读者读起来流畅,也能让写作线索更加清晰。如: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通过对董存瑞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其为革命英勇献身的英雄形象,激起了读者的景仰之情。

2.抓住动作的细节

要把人物完整的动作分解为更多动作,让文章更加具体,也让读者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如:

我来到教室,从讲台下面找到裂开的三角板,平放在讲台上,把裂开的地方对好,再用小木片蘸点乳胶,仔细地涂在三角板的裂缝里,使劲用双手挤紧,又用小刀轻轻地把挤出来的乳胶刮掉,在接缝处压上一块砖,过了一会儿,拿开砖,三角板就完好如初了。

我来到教室,把裂开的三角板对好,涂上乳胶,就把它粘好了。

第一段通过细节动作描写详细地介绍了修好三角板的过程,而第二段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修三角板这件事,并没有详细说明维修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精选动词

要精选动词,让读者通過几个动词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让动作描写更加符合人物特点。如:

父亲坚持帮我铺床,他慢慢地从楼下抱上来三床被子,将两床铺在床板上当垫被,又摸索着将被子沿床边折叠好,再铺上床单,然后将盖被放在上面。做完这一切,他又下楼去找来一个枕头,放在我的床头,把手伸进被窝里捂一会, 说道:“这下应该不冷了。”看着父亲忙碌的样子,我想伸手帮忙,他却让我先歇着。

将父亲铺床的动作拆分成抱被子、铺床垫、整理床沿、铺床单、放盖被等多个细节,在由点及面的动作描写中表现了父亲认真的态度,同时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无微不至,从侧面展示了父爱的伟大。在这一系列动作描写中,也暗示了父亲逐渐老去,抒发了“我”内心无限的感叹和失落。

猜你喜欢

三角板性格特点外貌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解题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三角板“牵手”直尺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
三角板的作用
剪裁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