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2022-05-30戴秀恋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它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并以星火燎原之势惠及祖国大地。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实施者,新课程改革的结果将会影响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扬起风帆,担起育人的社会责任。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前提
发展经济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改革后的新课程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的社会型人才。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笔者认为,当今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此过程的起始阶段确立自己为培养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功能创新型人才教育观。
(一)树立培养多功能型人才教育观
《教育管理辞典》指出,传统教育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际存在的一种以提高升学率为目的、围绕考试进行的片面的教育。教师以“注入式”“填鴨式”的方式来教学,看似使学生们“掌握”了充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对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务必树立创新教学观,把开发学生的知识运用及培养创新能力放在教育教学的中枢位置,让学生在积极的思想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成为多功能型人才。
(二)教育观要与时俱进
在开放多元的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的全球性高端发展大趋势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新信息、新技术频繁展现,急速传播,改变了一个时代,也给教育带来了强烈冲击。教育系统该如何变革,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便应对未来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呢?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用与时俱进的新教育理念来充盈自己,将更迭不断的时代信息注入教学领域,从根本上变革教育的目标和方法,激发新课程的生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
笔者认为,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
(一)设疑布难,启发探询
创新能力的生成伴随的是创新性学习的形成。笔者认为,创新性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的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少讲多问,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解疑——再生疑、再解疑,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创造型思维的过程。精心设计疑难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善于启发和询问。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难,让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意识。当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现欲后,问题又代替教师充当“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钻研。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言论自由,让学生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闪烁出耀眼的创造性火花。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新方法、开创新途径、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对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提出多个“为什么”“怎么办”,加大思考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要构建共同探索真理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聚焦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窗口,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状况。教师要聚焦学生发展,创造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生存的多功能人才,实现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创建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不再是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要突破
“老师=权威”的桎梏,尊重学生,广开言路,把教学中的师生活动变成一种自主思维、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过程。从教育发展来说,新课程改革打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阶级”,使传统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相处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开放的、多样的相处模式,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得以沟通、交流与合作,达到“教师创造学生,学生创造教师,学生、教师合作而创造出彼此崇拜之人”的目的。
(二)创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下,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力和创造力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说和多说,营造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当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时,便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和学生的心碰撞、交融,那么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便会出现一些非逻辑的直觉思维,如顿悟、灵感,进而形成高效的、异彩纷呈的课堂。
(三)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
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程观念的变革必将带来教学结构的重组、教学方法及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笔者认为,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钻研教材,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创新、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应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应由为学生“掌握”而教,转变成为学生发展而教。笔者坚持“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观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课内外的联系,突破课堂模式和课本单一的局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沟通融合,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知识认同、体验、反思、运用的过程。
四、抓教学评价,落实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课程改革要积极探索学校教师综合评价及教师对学生评价模式的问题,探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发展观。评价改革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如实反映教师专业贡献,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来评价教与学的质量。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效果生成、教学研究等方面出发,注重评价制度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学生的评价制度要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依托,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评价机制要体现出实践性、创新性和激励性的功能。评价过程要提高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运用、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学生是有差异性的不同个体,智力和行为习惯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也有必要形成差异性评价。新课程改革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作用,构建教师、学生发展的新生态格局,这样教学改革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活水”,使其有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能力。这样,无论知识周期如何缩短,科技的综合化洪流如何奔腾,学生仍能用创新产生知识的广泛迁移,一隅三反,融会贯通,真正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戴秀恋,女,1975年2月出生,福建长泰人,1994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教师,现任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兴泰中心小学副校长、工会主席、党支部宣传委员,分管学校教学工作。她推进教育改革,积极组织学校教研活动,深入开展小学教育方法与小学教育理论研究,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深入学段,深入课堂,开展各种形式的听课、评课、议课活动,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善于总结和推广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和学校管理改革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数学教学突出工具性,学校管理突出服务性,教改队伍突出滚动发展性。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多篇CN论文并发表,曾被评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市巾帼建功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