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2022-05-30李学荣
李学荣
摘 要:教师不但要对学生各科成绩的好坏加以重视,也要重视学生是否能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方位地发展。在众多学科之中,美术这门课程既能够使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有所提升,也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艺术之中,从而逐步形成较好的艺术思想,全方位地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而美术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以及发展,从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及了解,使学生可以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继承以及发扬,以此来使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以提升。本篇文章旨在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美术 传承与发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8.028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以及沉淀之后,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这些历史文化也能够给人们的精神上带来多种多样的享受。在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各种各样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文化背景都被融入进去,这使得当时的人物、事物以及物品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体现。所以,美术教师要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精髓之处、艺术以及文学方面的特征都渗透到其中,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主义意识培养出来,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全方位的提升,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艺术核心竞争力。
一、初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意义
在我国当下的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极为主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便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这同样也能够帮助教师更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而将中华的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
1.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要求,便是将教学内容逐渐丰富,这同时也能够使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在我国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之中,教师在讲解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时,会使用到美术课本,虽然美术课本中会含有各种各样的美术元素,但内容还是较为单一、陈旧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美术课本很难将学生想要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以及兴趣被激发出来。但我国有诸多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剪纸艺术、雕刻、书法等等,这些传统文化都能够和美术方面的知识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且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特点也十分明显。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们想要掌握美术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被很大程度地调动起来。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课堂之中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的眼界被拓宽,让学生的认识系统被逐步完善,还能够使美术教师丰富所教的内容,让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较大幅度地提高。
2.帮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
之所以要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美术,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个人形成较为良好的审美观,使学生个人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能力,在学生学习美术课程之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之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快速地了解并掌握到美术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个人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使学生个人的审美意识得到强化,还能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进而使学生自身有全方位地发展。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熟悉和掌握一定程度的美术基础知识与艺术技巧、使学生个人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这两点都是初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通过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初中美术的课程当中,则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比较详细地认知和了解,使学生本人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荣誉感都有所增强,使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而初中美术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引导学生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以及发扬,此时学生便能够在日常学习时将自己的综合素养逐渐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初中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初中美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的原则
在实际的初中美术课堂之中,若教师既想要进一步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又想要使自身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则务必要严格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趣味性原则。初中美术教师在具体的美术课堂之中,若想要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则务必要遵循趣味性原则。之所以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上融入传统文化,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调动出来,进而使学生更快速地了解并掌握到相关的知识点。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选择某一项传统文化的内容时,务必要优先选择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被调动出来,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美术课堂之中。与此同时,初中美术教师还应该在选择传统文化的内容时,与每位学生的爱好相互结合,这样才能使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在融入美术知识中时,可以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二,针对性原则。初中美术教师在具体的美术课堂之中,若想要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则务必要遵循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初中美术教师在选择传统文化的内容时,必须要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文化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可以高效满足具体的教学要求,进而较好地帮助教师完成美术教学目的。除此以外,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是为了使教学的趣味性有所提升。只有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使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够使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更为高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使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被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第三,创新性原则。初中美术教师在具体的美术课堂之中,若想要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则务必要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时,不能一味地将美术教材上的内容搬运或者摘抄,而是應该根据教学的要求以及当下时代的特征,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的结合更为密切,才能使教师顺利进行课堂活动。
三、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1.美术教师应提升认知,正确地看待美术教学工作
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道路之上,对其影响最深的除了家长,便是教师。若想要使教学的质量有所提升,初中美术教师务必要首先改进与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使自身能够与当今社会与时俱进,其次再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当下新课改对初中美术课堂所提出的要求与需求,最后要将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特征以及所教授的内容相互结合,进而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教学方式,且所制定的教学方式应具备极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的质量较大幅度地提升。除此以外,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实际课堂活动时,要在课堂上多和学生开展互动,以此来使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所拉近。另外,初中美术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之中多使用一些较为生动和幽默的语句,这样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以及抵觸心理。
2.欣赏经典作品,引领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学习了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以后,初中生已经了解了部分美术基础知识,自身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审美能力,但即便如此,初中生在面对较为经典的美术作品时,其鉴赏能力仍然十分薄弱,其对于部分传统的美术文化的了解也较少。在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之中,大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都过于陈旧,并不具备一定的创新性,由此可知,这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侧重点也只在美术理论这一部分,却并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美术课堂的重要性。这不但会使美术课堂的发展过于片面、单一,还会使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对于美术方面的鉴赏能力都得不到提高。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便是较为经典的美术作品,处在不同时代的画家,其在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之中,所使用到的手法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艺术风格都是别具一格的。若美术教师能够明白这一点,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在美术课堂之中,就可以使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分析水平以及鉴赏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对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活动之中时,必须要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积极地对学生进行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指导。而开展这样的鉴赏活动,具体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搭建出极具人文底蕴的美术课堂。第二方面,能够使学生的文化视域得到拓宽。只有初中美术教师引领学生自身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才能够使学生在鉴赏经典美术作品时有较好的精神体验以及美学体验,进而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有所提高,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3.渗透美术历史,帮助学生把握文化发展的脉搏
美术这门课堂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经过了上千年的流传和发扬,如今已逐步孕育出了较为深厚的底蕴,而这些传统艺术作品背后,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的发展过程,而且包含了众多的历史知识,而这些历史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美术核心素养。对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时,可以将其与所教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做具体有两方面的益处:第一方面,可以实现美术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无缝衔接的目标,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大大提高。第二方面,可以有助于学生把握文化发展的脉搏,使学生将美术的视野从渺小转为宏大,并通过这个宏大的视野把美术历史和艺术知识融合到一起加以探讨,从而使学生本身的人文素质与美学品质得以发展。例如,当学生学到“中国美术的辉煌历史与文化价值”时,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主要为鉴赏以及评价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美术作品,但因为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年代跨度较大,其中所诞生的美术作品也会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展现出特点不一的时代特点。因此,若教师想要让学生对每一个时期的美术作品都有深刻的印象以及理解,就务必要对学生渗透进与美术作品相对应的历史知识。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以及社会背景,才会在鉴赏和评价美术作品时更加透彻,才能使学生理解到不同美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除此以外,初中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历史文献讲授法和传统艺术作品的摹本陈列教学法这两个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传统艺术作品出现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其与中国美术作品、艺术特色之间的联系,还能够让学生对我国传统美术作品展现特征的分析水平有所提升。
4.凭借民间艺术,引领学生体悟传统美学的精髓
在当下初中美术课本之中,有许多有关民间艺术的课程。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便是民间艺术,而与其有所关联的课程便是教师运用传统文化最好的机会。对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加大将课本中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来的力度,并积极地借助传统民间艺术来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如此做法,具体有如下两个方面的优点:第一方面,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第二方面,初中美术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因此,当学生在掌握“剪纸的意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我国的剪纸艺术融入其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并掌握有关剪纸的知识及其基本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所在。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和掌握中国剪纸艺术的基本种类、特点及其表现手法。最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剪纸中的基本方法来自主创造剪纸作品。这既能够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艺术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也能够使学生自身的审美趣味有所提升,最后使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增强,促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以及发展。
总之,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征,也是提升初中美术教师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的优质教学资源。因此,初中美术教师们务必要意识到在课堂中运用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在加大教学力度的同时开设适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美术隐性课,并积极地对学生们进行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教育,多为学生引入关于美术方面的历史,并借助优秀的中国民间艺术。唯有在不同视角使学生自身的人文视角进一步扩大,全面把传统文化教育和初中美术教学融合到一起,才能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以及发展。
参考文献:
[1] 明香莲《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渗透途径的思考》,《科普童话(新课堂)》2021年第5期。
[2] 肖岩《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读与写》2021年第18期。
[3] 刘登飞《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微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
[4] 郑晓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渗透途径的探究》,《考试周刊》2019年第34期。
[5] 田晓梅《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年第6期。
[6] 刘丹《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渗透途径的思考》,《善天下》2019年第18期。
[7] 熊菁《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究》,《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期。
[8] 周润涛《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美术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