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路径
2022-05-30田晓艳
摘 要:读写结合是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语言教学的成熟经验。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更应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学,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并重发展。本文特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就读写结合的意义、问题和教学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
读写结合是语言教学基础原则之一,也是中学英语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尚未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读写结合在英语教学中没有被坚决贯彻。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积累材料、开阔视野,也不利于学生打通能力转化的通道,导致一些学生在阅读时兴趣索然,在写作时也是无话可说。在英语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读写结合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读写结合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读写结合,指以阅读为基础,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吸收营养,提炼知识点,积累素材,为写作打基础。再以写作的形式进行思维和创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从心到手,从口头学习到笔头学习的教学方式。读写结合的基础是阅读,关于阅读的重要性,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占比最大的两部分。其中,阅读是语言输入和吸收的重要形式,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在大脑中积累丰富的词句和语言材料,为学生情感体验、文学欣赏及写作能力培养打好基础。写作是一种高阶语言活动,写作以语言输出和表达为主,它对个体的思维、想象、语言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对阅读的理解,掌握的知识应用其中。读写结合既是对阅读的反馈和检验,还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许多人都主张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感受由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初中英语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英语知识,通过写作运用英语知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我国许多地方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英语教学,初中生接触英语、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算长,所以,许多人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许多学生的单词发音不标准,词汇量欠缺,沒有对语法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学习,所以,他们的英语基础都不扎实。受此影响,在英语写作中,由于掌握的词汇量和素材较少,许多学生经常是无话可说,思维混乱,词不达意。这不仅增加了英语教学的难度,也给英语核心素养教学设置了难题。要想解决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补齐短板。英语教师也要将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使这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齐头并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算不上是新生事物。但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着读写脱节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没有充分认识到阅读与写作、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意义,也不知道如何将两者有效关联。所以,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是相互独立,缺少联系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是放任学生自己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阅读。在英语写作中,教师往往根据考试要求,对写作的条条框框进行了束缚和限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去写作。如此这般,学生阅读的内容与写作要求严重脱节,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综合发展。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会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但是,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缺少丰富的经验,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和英语素材都过于宽泛,学生无法通过阅读开阔视野,积累写作和素材。在写作教学中,又过于关注写作知识教学,学生英语思维培养、文化素养培养被边缘化,从而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低下,在英语写作中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需要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将读写结合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三、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路径
(一)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学
读写结合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是它涉及了学习迁移理论、语言输入与输出假设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产出准确、恰当的语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过,相对于单独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来讲,读写结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提高阅读与写作教学能力,积累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将读写结合贯穿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使读写结合落到实处,使读写结合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行动指南,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要想促使教学顺利开展,还需要教师遵循教学大纲要求,从教学设计入手,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找到读写结合的点,明确读写结合的方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以构建科学、合理、高效课堂为目的,精心设计教学,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读写结合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在学习“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学习新单词,找出文中出现的新语法,新表达方式。2.回答问题: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语篇有什么深层含义?语篇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3.找出语篇中的5个W,将自己认为的文章重点进行划分。4.让学生阅读所给的文章,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仿造课文,将文章改编成与课文题材、语言风格相似的“课文”。在利用导学案帮助学生找到读写结合的点后,教师可以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前预习、自主阅读和写作。这样不仅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变得有方向感和目的性,还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
(二)以读为本,培养文本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语言知识、解码能力、阅读理解、文化意识构成,是阅读品格、能力的综合体现。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思维敏捷,记忆力和创造力都较强。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理解文本、构建多元思维、体验语言的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夯实写作的基础,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综合发展,还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的基础性、重要性,争取以阅读为根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为学生应用语言、输出语言打好基础。如在学习“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一课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题目,对课文内容、结构进行想象和推测,让学生基于略读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知道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后,以阅读为本,在文本细读、剖析中渗透阅读策略教学,突破阅读的重难点。如让学生细读课文,判断段落大意,把握文章主旨、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明确阅读的重点——如何用比较级与最高级描述人物或事物特点,并让学生运用目的语,谈论自己喜爱的综艺节目、电影,使学生通过“说”这种形式输出语言信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积累评价、比较人或事物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突破课文局限,从英语期刊杂志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同类题材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绘制文章的思维导图,总结文章的概要,进行巩固和拓展。如此这般,以读为本,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对阅读的积累作用和写作的促进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促使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也水到渠成。
(三)深度剖析文本,培养创作灵感
如果说写作是个体综合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那么,阅读则是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英语逻辑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和语言能力的根本。所以,在语言教学中,许多教师主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进行群文阅读,读整本书,以强化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灵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写作和表达能力发展。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工具和媒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深入解读文本,兼顾情感教育和阅读技巧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促使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语言构建。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把握好文本剖析的切入点,从文本中提取丰富的情感因素,以激发学生写作、探究的灵感。如在“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情感目标“学会与人礼貌相处,培养交际意识和能力”,做好课前准备,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日歌导入,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共情。然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发出邀请、接受邀请两个方面深入剖析文本,并利用视频让学生学习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教师还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说出发出邀请、接受邀请、拒绝邀请的句型,并将这些句型写在黑板上,在语境下去分析句型,让学生对句型的使用顺序排序,这样可以让学生知晓语用情境,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思路更清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文本中提取语言信息,进行仿写或续写练习,并深化写作情感。这样让阅读服务于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
(四)创设情境,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初中生的身心还不成熟,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仅缺少热情和興趣,还缺少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源动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情境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促使学生顺利进行知识迁移和应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包括英语读写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以逼真或有趣的教学情境为依托,让学生快乐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section B的阅读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封中学生写给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求助信,借助求助信引出本课的主题——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将学生顺利带入教学情境。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大熊猫幼崽时期的视频,饲养员喂养熊猫的视频,并利用短视频平台上点击率较高的熊猫短视频让学生感受熊猫的可爱,使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见过大熊猫吗?为什么人们称大熊猫为“中国国宝”?大熊猫面临着哪些生存问题?如果让你给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写一封信,或者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介绍熊猫的信,你会怎么写?促使学生通过问题展开头脑风暴,构建写作框架。接下来,让学生以写英语信的形式进行写作训练,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五)以生为本,拓展写作训练空间
学生是教学的服务对象。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归根到底是为学生学习、生活而服务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需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投入感情,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学习。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摈弃“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拒绝乏味的讲解和分析,以生为本去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要给予学生尊重,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并设法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放手让学生去学习,为学生进行知识、能力迁移助力。如在学习“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观看英语视频,阅读有关博物馆参观、构建的文章,通过英语文章、视频了解博物馆的属性和功能,知晓去博物馆参观要注意的相关事宜。然后,教师给出诸多写作选题,如“博物馆的一天”“我是小小博物馆讲解员”,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写作训练,并要求学生在写好后与同桌交换,相互帮助进行作文批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在此基础上,将阅读教学向外扩展,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材料,阅读同类作文,分析文本结构,总结此类文章的写作要点,并让学生结合个人喜好完成命题作文。这样既拓展了教学空间,还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开展,需要教师基于教学实践,积极研究、探索和总结读写结合教学经验,使阅读与写作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突破困境,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玉.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校园英语,2021(49):131-132.
[2]严燕红.读写结合妙笔生花: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讨[J].校园英语,2020(44):203-204.
[3]毛佳.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20(9):98-100.
[4]马云山.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2):27-28.
作者简介:田晓艳,安徽省阜南县玉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