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入语文”教学的策略

2022-05-30余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史铁生母爱笔者

余敏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生感悟,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情感。笔者多年来探索与实践的“代入语文”教学法,倡导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交互代入,以此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巩固、迁移。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为例,谈谈“代入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强调真实体验,创设“代入语文”教学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代入语文”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的情境,将生活代入语文,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文本内容。

史铁生写作《秋天的怀念》时已是一名双腿瘫痪的残疾人,但健康活泼的学生很难体会残疾人的痛苦。正因如此,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在纸上“盲写”——“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海伦·凯勒语)”;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写的情况,学生发现仅有13个字的一句话被自己写得乱七八糟。有了“盲童”的体验后,笔者适时提问:“如果你是盲人,或者你双腿瘫痪,你还会有多少微笑呢?”学生集体沉默,由开课时的兴奋转向与作者共情。

在联系生活感受母爱环节,为了让青春期的学生直观感受母爱,笔者要求学生展示他们课前准备的由母子合影制成的美篇。当学生看着自己和妈妈的照片、回忆起照片背后的故事时,他们对母亲的爱涌上心头。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母爱,笔者匿名出示了部分学生的母亲提前写给孩子的书信,让学生根据书信内容猜一猜哪一封是自己母亲写的。如学生李子涵的母亲的书信片段:

孩子,我们曾亲密无间,可是在你身高超过我的时候,我们却成了“最近却又最远的人”:要么是我在“讲道理”,你在沉默;要么是双方对话不超过三句,彼此生气三小时。一次“超级爆发”之后,因为我的让步和哭泣,我们最终“和解”了……

“盲写”带来的特殊体验、美篇带来的甜蜜回忆和书信中母亲从未道出的心里话,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二、挖掘生活素材,设计“代入语文”教学内容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既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又承载了多彩的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这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出发点,将生活体验与感受代入语文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其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散文选》中的很多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之情。为了促进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笔者精选了《我与地坛》《合欢树》中对母亲怀念的描写内容,供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经过阅读,学生对母爱的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刘钰读到《我与地坛》中“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时哽咽了,她说:“读了这段文字,再读《秋天的怀念》,我发现史铁生笔下母亲‘苦难又伟大的形象让人心疼。《秋天的怀念》除了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表达自己深切的悔恨。”

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细节“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母亲病入膏肓时却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时,笔者结合文本,让学生回忆自己和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争执时自己粗暴的态度、暴怒的脾气、冲动的言语和不计后果的行为等,很多学生都低下了头。学生王默主动站起来讲述了自己与母亲的冲突,并表达了自责、悔恨的心情。

教师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代入文本学习中,让学生把自己的体验、情感和思考与作者同频共振,产生同理心和代入感,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文本的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基于学生现实,构建“代入语文”探究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将语文小课堂变为生活大讲堂,将语文小讲台变为探究大舞台,让学生成为主角,打造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笔者着重引导学生研讨文本细节。经过师生合作学习,学生明确:作者对母亲的一切情感尽在细节描写之中。然后,笔者要求学生将自己与母亲日常的生活细节代入文本学习中。经过代入,学生对母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生赵鑫说:“有一次,我因为饭菜不合口味而与母亲争执起来,我一时气盛,把饭碗重重地放在饭桌上,饭菜撒了一饭桌,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红着眼睛默默地收拾饭桌……从母亲红着眼睛这一细节中,我也能体会文本中作者母亲不想在作者面前哭泣的痛苦……”

《秋天的怀念》一文在文章“预习”栏中提出问题:“沐浴在亲情中,我们是否只知接受,不会感动,也不会回报呢?”笔者结合母亲的匿名书信,设计了一个探究环节:当堂给母亲写一封回信并现场表白。学生胡小强的回信片段如下:

记得那一天,你被我气得心脏病发作,倒在厨房里……但当我坐下静静想着往事时,只觉得我对你有太多的苛求。我也很后悔,现在我们只相处了12年,来日方长,我希望从此刻开始,我与你的相处中只有欢声笑语,没有大吵大闹……

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代入课堂,在细节中体会母爱,让学生切身领悟了文章主旨。

四、回归生活现实,开展“代入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语文教学既要将生活代入语文学习中,也要将从课堂中习得的语文知识代入现实生活。如此,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

《秋天的怀念》是至真至诚的优秀散文,作者通过描写母亲温柔的语言和细腻的动作赞美母爱的伟大。学习这篇文章后,笔者结合学情,要求学生当堂以“母爱”为写作对象写一个场景,把从文本中习得的写作知识代入写作实践中。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将从课堂学习中习得的“用语言、动作、细节和叙议结合方式来表达母爱”的写法代入自己与母亲的日常生活描写中。如学生龙华写的场景片段:

第二天早晨,你悄悄地推开房门,走到我床前,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般垂着头,眼眶红红的。你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小华,我昨天晚上一直在自责,我不该对你发脾气,但……妈妈只想让你照顾好自己。对不起!”那一刻,我心中的坚冰被母爱的阳光消融,我不禁为昨天的话感到愧疚,真正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片段中,学生将课堂上习得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家庭生活的描写中,也像史铁生一样感受到了被忽视的亲情。

在“代入语文”教学中,筆者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目标导向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史铁生母爱笔者
母爱大于天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关于史铁生
去找史铁生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特殊的母爱
史铁生:心魂之思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