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株罕见的萨奥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2022-05-30李海遥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分离鉴定沙门氏菌

李海遥

摘 要:目的:对一株从肛拭子中分离得到的沙门氏菌进行形态、生化和血清学鉴定。方法: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从肛拭子中分离出沙门氏菌,对其进行菌落形态的辨识和生化反应鉴定,并根据其血清凝集结果,对照沙门氏菌属抗原表判定其菌型。结果:菌落形态为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形态,生化鉴定符合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为萨奥沙门氏菌。结论:萨奥沙门氏菌为泸州市江阳区首次分离获得,充实了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沙门氏菌菌种的种类,为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后的实验室分离鉴定工作和预防食物中毒工作提供了一定经验,也对将来对其深入研究或利用建立了菌株基础。

关键词:沙门氏菌;分离鉴定;菌落形态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Rare Salmonella Sao

LI Haiyao

(Jiangya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morphology, biochemistry and serology of a Salmonella strain isolated from anal swabs. Method: Salmonella was isolated from anal swabs by traditional isolation methods, and its colony morphology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erum agglutination, the bacterial type was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Salmonella antigen table. Result: The colony morphology was typical of Salmonella,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was consistent with Salmonella, and 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was Salmonella Sao. Conclusion: Salmonella Sao was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Jiangyang district, which enriched the species of Salmonella in Jiangya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rovided some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laboratory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work and the prevention of food poisoning in Jiangya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also established a strain foundation for its further research or utiliz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almonella;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olony morphology

四川省瀘州市江阳区位于四川省东南端,全区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余万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温适宜各种微生物生长,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又尤其以夏秋季节为高发。食物中毒分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细菌性食物中毒,江阳区化学性食物中毒以食用亚硝酸盐和化儿草中毒为主,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过由沙门氏菌、肉毒梭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中又以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常见。本次分离出的萨奥沙门氏菌源于一次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菌分离,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民投诉后,采集了餐厅剩余食品、食品加工工具和相关食客、餐厅员工的大便或肛拭子标本,所有样本经过实验室致病菌分离培养、鉴定,除餐厅厨师肛拭子检出萨奥沙门氏菌外,其余均未检出相关致病菌。现将萨奥沙门氏菌分离鉴定过程详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BHC-1300IIA/B3生物安全柜(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LS-75HD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江阴滨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YP802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PX-330低温培养箱(常州恒隆仪器有限公司)、SPX-205-III生化培养箱(常州恒隆仪器有限公司)及XH-B漩涡混匀器(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缓冲蛋白胨水(BPW)、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四硫磺酸盐煌绿增菌液基础(TTB)、SS琼脂、亚硫酸铋琼脂(BS)、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第二代)、三糖铁琼脂(TSI)、营养琼脂(NA)、脑心浸出液(BHI)及博检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系统,均购于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沙门氏菌属60种诊断血清购于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1.2 样本采集

因其他样本未检出相关致病菌,在此不再详述。肛拭子采集:将无菌棉签插入被采集人直肠5 cm左右,旋转360°取出放入10 mL生理盐水管备用[1]。

1.3 分离鉴定方法

1.3.1 增菌培养

将含肛拭子的生理盐水管漩涡混匀,分别吸取1 mL混匀液接种到10 mL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和10 mL四硫磺酸盐煌绿增菌液(TTB)中,接种后的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于36 ℃培养24 h,四硫磺酸盐煌绿增菌液(TTB)于42 ℃培养24 h[2]。

1.3.2 分离培养

将培养后的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和四硫磺酸盐煌绿增菌液(TTB)分别划线接种亚硫酸铋琼脂(BS)平板、沙门氏菌显色平板和SS琼脂平板,亚硫酸铋琼脂(BS)平板于36 ℃培养48 h,沙门氏菌显色平板和SS琼脂平板于36 ℃培养24 h。将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管,同时接种营养琼脂平板纯培养,于36 ℃培养24 h。

1.3.3 生化鉴定

将营养琼脂平板上的菌落染色镜检,确定为革兰阴性菌,将剩余菌落挑至无菌生理盐水管中制成适当浓度菌悬液,接种博检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系统,于36 ℃培养24 h。

1.3.4 血清型鉴定

挑取适量营养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与生理盐水研开混匀,排除自凝后,用沙门氏多价O血清凝集,凝集后,再分别用单价和复合O血清凝集,因宁波天润沙门氏菌属60种诊断血清未包含O1血清,所以O1血清凝集未做,再用对应H血清凝集。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血清凝集结果,查阅沙门氏菌属抗原表,得知其为E4群沙门氏菌中的萨奥沙门氏菌。

2.1 菌落形态鉴定结果

经培养后,从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转种的平板发现可疑沙门氏菌菌落,在亚硫酸铋琼脂(BS)平板上为棕褐色菌落,菌落周围培养基呈棕色;在沙门氏菌显色平板上为紫色菌落;在SS琼脂平板上为中心黑色、边缘透明、直径2 mm左右的菌落,菌落图片见图1。可疑菌落接种培养后三糖铁斜面呈红色,底层黄色,产气,产硫化氢,三糖铁琼脂管结果见图2。

2.2 生化鉴定结果

按1.3.3步骤操作,培养后读取结果如表1所示。

2.3 血清型鉴定结果

按1.3.4步骤操作,凝集后确定血清型为e:3,19、h、n、z15。

3 结论

此次菌株分离在标准方法上加用了SS琼脂平板,此种平板历来在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中使用,培养基价格便宜,易于配制,且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在SS琼脂平板上菌落典型,易于观察,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加用。另外,疾控中心外出采样人员,可以随身携带SS平板,以方便采样后立即划线接种平板,接种后的平板带回实验室后需立即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培养24 h后便可初步了解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感染情况,若有可疑菌落生长,即可进行纯培养和后续生化鉴定及血清学凝集试验,这就大大提前了国标方法上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检出时间[3]。当然,因食物中毒事件比较特殊,需要快速找出致病因子,因此此法可作为食物中毒事件中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分离培养的快速筛查方法,但在此法进行的同时,国标方法需同步进行,以便对快速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印证。

沙门氏菌血清凝集试验较烦琐,特别是双相菌只检出其中一相鞭毛抗原,另一相经常需要诱导才能凝出结果。诱导方法较多,如国标方法、改良半固体RV培养基诱导法[4]等。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参考国标方法,常用的诱导方法如下:取营养琼脂和脑心浸出液(BHI)各一半用蒸馏水配制成混合物,经高压灭菌后倾倒成平板,放培养箱里孵干表面水分,在平板上滴几小滴已经凝出的第一相血清,用接种环挑取少量需诱导的菌落接种在血清中心,盖上平板放培养箱中36 ℃培养18~24 h,培养后挑取蔓延生长的菌苔边缘做另一相血清凝集,若仍不能诱导出鞭毛抗原,则继续取菌苔边缘菌落重复实验,一般两次即可诱导出另一相鞭毛抗原。若此法2~3次均不能诱导出第二相鞭毛抗原,则需更换诱导方法,以防菌落变为粗糙型菌落出现假凝集。另一种位相变异方法所用培养基为Swarm琼脂,此琼脂专用于沙门氏菌H相抗原诱导试验,此方法与上一方法比较大同小异,但是此法可用制动试验印证诱导实验结果,较上一方法更准确。

沙门氏菌为江阳区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体,因此在预防方面尤其重要。本次接报的食物中毒事件虽然厨师肛拭子检出萨奥沙门氏菌,但餐厅剩余食物、餐厅食品加工工具以及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的所有食客均未检出病原菌,因此没有充分的证据判定此次事件为食物中毒事件[5]。当然,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次肛拭子采样是把采样后的拭子放入10 mL无菌生理盐水管中,生理盐水对样本存在稀释可能,为避免这种情况,采样尽可能采集大便样本,或采集后的肛拭子直接放入相应增菌液中进入检测程序。本次事件中,厨师无发热、腹泻、呕吐等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症状,经查阅文献,发现198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在饮食行业健康人员便检普查中曾分离出过此种沙门氏菌[6],因此健康人群携带萨奥沙门氏菌是否发病、是否会传染他人还有待研究。目前,国家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控政策是每年進行一次预防性健康检查,体检项目中包含大便或肛拭子中沙门氏菌的检测,这就杜绝了携带沙门氏菌而不发病人员从事食品相关工作而传染他人。对于承担健康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来说,就尤其要注意此类型标本的检测,以防漏检造成大面积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罗俊,王晓冲,黎舜华,等.1株罕见的可疑沙门氏菌鉴定结果的确认与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7):

1871-1876.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3]滕毅,钟廷国,李义,等.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939-940.

[4]曹霞.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病原检测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23(6):84-85.

[5]李爱军,王孝文,张晓健,等.一起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1):63-64.

[6]邸莹.河北省发现三株罕见的萨奥沙门氏菌—S[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6,9(3):174.

猜你喜欢

分离鉴定沙门氏菌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烟粉虱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草鱼肠道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五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
引起奶牛关节炎的牛支原体病原的分离鉴定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重庆烟区硅酸盐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四种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