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提升学生学力方法的探究

2022-05-30张存玲

新课程·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力基础知识知识点

张存玲

学生的学力,也就是学生借助一定的教育资源、网络资源能进行自主再学习或者自觉复习的一种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力,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构建和自我超越意识的形成,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与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以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都是一种积极、有力的促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学力的前提,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的的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理念灵活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转化力、学习创造力,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创造学习能力、总结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如此,既能实现对学生学力的提升,也能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超越意识以及再学习和及时复习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问、听、说、练、实操等手段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与学力,从而为课堂有效教学创造条件。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力的重要性

学力,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自主能力、学习动力、自觉意识、知识总结与归纳、自我反思与构建、自主探索与研究等综合能力。这些学习能力如果能集于一个学生的身上,任何学习中的困难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成长的过程,不会是障碍。第一,具有一定学力的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会更高,他们遇到难题不会等,更不会靠,会积极通过一些资源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绝不会让问题留着、堆着,成为学习的障碍。第二,有了学力,学生时刻会有一种自我超越的意识,要让今天的自己强于昨天的自己。这种与自己比赛、与时间赛跑的精神,既是一种可贵的自律品质,也是一种力量与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作用。第三,有学力的学生,不靠教师“教会”,他会借助教师讲的内容,把不会的通过自己“会學”的方法,学会、学懂、学透,久而久之,这种习惯不但积累了知识,提高了成绩,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第四,有学力的学生,能自觉通过不断的练习、辨析获得更多的新知与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不会只靠课堂的“教学”,从而养成会学、先学、愿学的学习情态与境界,为自我的成长与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实践证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学力,他们与教师的合作就会变得非常默契、和谐,学生自己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愉悦,同时,教师的教学也会变得轻松、流畅、有序、有效。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力的方法

(一)加强掌握知识的技能,为提升学力打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是行不通的。因为基础知识是探索数学知识的第一步,更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数学新知的时候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更不要说提升学力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比较零散,而且分散在一些不容易被学生发现的内容中,如果学生没有基础知识,就很难在繁杂的学习内容中把基础知识总结、归纳出来,并加以巩固,从而为之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鉴于此,作为新时代的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一些掌握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的技能,为提升学生的学力打基础。第一,计算方面。对于典型的计算题,一定要让学生勤于练习,掌握它的计算技巧。第二,概念识记。这部分的内容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一定要让学生识记,而且能放到例题中去举一反三地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要小瞧数学中的概念,它往往是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分析依据,有着指导性的作用。第三,让学生勤记笔记,把教师在课堂上讲到的解题窍门、技巧、典型例题、易错题等都归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反复研读,夯实基础,规避错误。

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是保证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学生才能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并在运用中推动智力发展,进而提升学力,在面对新情况、解决难题、学习新知识时能从容应对,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灵活迁移的目的,为真正提升学力打好基础,也为有效教学创造条件。

(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力

平时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学生还是重视学习的,并且一直在努力地学习。只有少部分学生对学习敷衍、应付,态度懒散,毫无危机感,学好、学坏他们似乎并不关心。不管是哪一种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得不到好的效果,学习起来没有信心。甚至有些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对数学的兴趣,使学习过程陷入一种痛苦、枯燥的状态中,缺少收获的愉悦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关注的不是给学生更多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个性特点,教会他们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了培养学生更多的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去探究,让他们自己发现更好的解题方法。在学生实在没有思路的情况下,教师适当地点拨一下,激活他们的思路,让他们有能力继续深入思考,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变换思路的灵活性,使他们的学习更具创造性,摆脱传统的题海战略、书袋战略。比如,在给学生教学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看它得到预期的四边形后,教师可以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如把题中的四边形改为正方形、菱形、矩形后,让学生看看它们是什么四边形。如此,不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培养,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的学力得到了提升。

(三)通过预习、复习,增强学生的学力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平台,但不是唯一平台。尤其是对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的初中生来说,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是少不了的。

首先,在预习环节,教师根据新课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任务题,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预习,这既能为上好新课做好准备,又能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前,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突出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什么是柱体与锥体?你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立体的或平面的图形,有哪些是抽象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我们通过什么去关注它们的数学特性?这些问题式的、任务式的预习,长期坚持下去,能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对学生更好地学习与课堂更好地教学都是有利的。

其次,充分利用课后的复习来提升学生的学力。如果说预习是准备,课堂听讲是获取新知,那么课后复习才是真正地运用知识,熟悉、巩固知识的阶段。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复习这个阶段,主动通过有效的练习巩固课堂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学习完“几何图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掌握课堂内容中的重点。如通过实物的外形认识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有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还有什么叫作多面体,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等。这些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只能了解,难以达到熟悉、掌握的程度。课后结合一定的相关练习,将这些知识点加以运用,既能保证课堂的学习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学力,有助于课堂教学。

但是课后有效的复习,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目的,提升学力。

(1)课后通过阅读把知识点串连起来,建立课堂知识框架,检查自己的不足,及时补给、强化,学透每个知识点,弄清楚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运用时才能融会贯通。

(2)要学会归纳知识,有计划地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分类、整理,并结合练习主动对重要的知识点加以比较分析、概括、总结,使知识系统化,让难点、重点更突出,更容易记忆与复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自由,使“让我学”真正变成“我要学”。

(3)要充分利用一个单元的典型例题、创新题型、综合题等,来锻炼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相关知识的科学处理,如知识迁移、新旧搭配、前后衔接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巩固知识、提升综合学习力的目的。

三、结语

众所周知,学力不但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对学习的强烈愿望。它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有能力获取相应的知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教学活动,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创造力和运用知识时的迁移能力与转化能力等。如此既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力,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升,从而推动整体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宁.提炼几何模型 探索基本结论:以等腰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的一类几何问题的解法及基本结论[J].学数学杂志,2018(6):54-56.

[2]刘永周.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小作家选刊,2018(10):34.

[3]金鑫.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6):71-72.

[4]陳修松.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及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0):54.

猜你喜欢

学力基础知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清律的基础知识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学历与学力
掌握基础知识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大学生学力评价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