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应该忘记
2022-05-30王立群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9期
王立群
1965年,我走进了冶金工业部开办的长春冶金地質学校。
我们物探651班37名同学分别来自江苏、山东、吉林三省。1969年11月,因为“文化大革命”,比正常时间推迟了4个月,我们终于毕业了。同学们分别奔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我和他分配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们俩家乡的两个镇都有吉林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所属的地质队。我们俩的家乡是邻县。毕业时,学校按照毕业去向的远近,发给了金额不等的派遣费。我们俩的派遣费是一样的,都是12元。在长春我就是用这钱买的去往吉林的火车票。
到吉林以后,我们俩要分别去往各自的县城。吉林到桦甸的汽车票是2.9元。当我买票时,发现衣兜里的钱没了,我急了,翻遍了所有衣兜和背包都没有。看到这种情况,他为我买了车票。他是主动为我买的,没有说是先借给你的,日后你再还我的话。
按理,当时我应该问他家的地址,到家后立即把钱寄过去,或者晚几天把钱寄给他所去报到的地质队。当时,可能我没问他家的地址,后来也没把钱寄给他。他为我买车票的钱虽然不多,只是2.9元,可按那时的人民币价值和物价衡量,真的不算少,能买到不少东西。我们学校学生每月的伙食费才10元,2.9元再加一点,就是10天的伙食费了呢。
想想,在吉林,如果没有他的慷慨解囊,雪中送炭,我怎么能回到家?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吉林我举目无亲,谁也不认识。即使借,向谁开口?谁会相信你?让家里把钱送来,怎么把事情向家中说?那时不像现在人人都有手机,随时都可以和别人联系。即使想办法用车站的电话找到父亲,父亲把钱送来也要坐汽车,也要2.9元。我们俩再回去,又得两个2.9元。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48元。这么大的事我怎么给忘了呢?
扪心自问,这样的事我真不应该忘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