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2022-05-30张文文

新课程·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模式农村

张文文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必须更新和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采取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和形式,展现音乐的特征和情感,与学生的兴趣相契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美妙的音乐体验,活化音乐课堂,注重学生对音乐的自我欣赏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农村初中音乐课堂。

一、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就当前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来说仍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

(一)教学观念陈旧

虽然当前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枯燥的音乐知识还容易使学生失去音乐学习的兴趣,无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传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与音乐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音乐的教育价值,给学生美的享受。但就目前而言,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内容,不注重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生能参与体验的教学方法,导致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内容单一

音乐是灵动的,能与人的情感融于一体,丰富、灵活的教学内容能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当前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涉及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中外名家的经典作品,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需求,导致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四)音乐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与交流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但在当前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较少,单向的音乐知识传递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不仅无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课外实践活动成效低

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第二课堂。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多数学校并未针对初中生开展音乐第二课堂,严重制约了音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在具体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时,由于教师缺乏统筹安排、活动内容不佳等因素的制约,无法达到音乐实践教学的目的。

二、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分析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传统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学理念就是音乐知识、音乐专业技能的传授。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的体验,以学生为音乐学习主体,音乐教学不仅是学习音乐知识,还是培养学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增强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音乐的育人价值。就初中音乐这一课程来说,虽然不是中考的科目,但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承担着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任。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看待音乐教学,将音乐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音乐的育人价值。一方面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活化音乐课堂,将音乐与学生兴趣融合起来,将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融入音乐课堂,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彰显音乐特点,凸出音乐的艺术性,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音乐活动,以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还必须积极开发多种教学资源,促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让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音乐表现出来的节奏和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中进行音乐知识的构建。

(二)立足音乐教学实情,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同化”与“顺应”是学生学习中的两个基本过程,这与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和经验密不可分,提供与音乐内容一致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与经验的迁移,有效学习新知识。音乐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以创造性为审美特征的音乐教学能彰显音乐本质,创设契合音乐创造性的素材情境更有利于学生转变简单记忆、模仿的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应充分考虑音乐的背景和内涵,立足音乐教学实情,努力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这一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有些音乐知识专业性强,节拍特点明显,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较大难度,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先引导学生对歌曲中的歌词进行初步掌握,并将自己对这一歌曲的理解写下来,初步感知音乐内容。之后,教师通过情境展现其中蕴含的创造性特征,引导学生跟唱,增强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比赛的情境中发挥特长,给学生一个自我才艺和观点的展示机会,实现音乐知识共享,提升音乐学习质量。

(三)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欢音乐的必要前提。”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教学主體,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就当前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来说,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音乐课堂氛围非常沉闷,教学方式缺乏变化,死气沉沉,导致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低下。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形式,活化音乐内容,将音乐的美直观展现,声音与图像并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同时,还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音乐教学内容,体现音乐中蕴含的文化、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在感官刺激中提升音乐学习效果。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不强,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展现音乐知识,转化音乐抽象内容,活化音乐课堂,增添音乐的趣味性,加强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更乐于学习音乐,这样不仅改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四)互动教学,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借助板书和课本这些载体,给学生灌输音乐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开展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时,必须全面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在良好互动的过程中,全面加强音乐学习。对此,教师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教学实际,开展积极、有效的互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完成音乐的高效学习。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互动,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要引导学生提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包括时代背景、文化内涵、音乐形式等,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观点进行展示,师生互动,对音乐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有效理解音乐内容与形式,欣赏音乐的节奏美和内涵美,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进而全面提升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加强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获得音乐直接经验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并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体验以及丰富的情感。”在传统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视唱、识谱、歌唱和欣赏。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不仅要开展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开展音乐实践教学,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最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据此,教师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技巧等,还要关注学生对音乐活动的体验以及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并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体验,进而对音乐中富含的情感、內涵进行深刻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小组的形式或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对音乐中的角色进行扮演。教师则对学生的表演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在多姿多彩的音乐实践中,对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六)拓展初中音乐学习途径,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开展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加强学生课本中的音乐学习,还要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途径,使学生从更多途径中学习音乐、接触音乐,进而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创作类型音乐,让学生自主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对音乐进行更好的感悟,领略音乐中的美感,进而引导学生爱上音乐。同时,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必须鼓励学生借助多种途径感受音乐,并引导学生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用心感受音乐的美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音乐欣赏与画面进行有效的结合,促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好地体会音乐的内涵。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力求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全面加强初中音乐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晨.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9(25):10.

[2]曹静.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98.

[3]李伶.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J].北方音乐,2018(11):201.

[4]吴理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羊城校外培训音乐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165.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模式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圣诞音乐路
音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