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22-05-30李静
李静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抽象能力,而良好的情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与水平。生活是学习不能缺失的一部分,生活化的情境能大幅度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系数,推动小学生对丰富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使其在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环节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在活跃的数学气氛中,学生能积极学习,勇于探索,更轻松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接触数学世界的第一道大门,也是学生对数学世界的初步窥探,所以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地设计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独特乐趣,以此降低学生对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抗拒心理,也让学生能够通过情境化的数学学习,来改变对数学学习的態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应用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自主探索的欲望,也让学生能够通过情境化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来认识小学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记忆水平。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够帮助学生在自身的脑海当中养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并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拥有事半功倍的数学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让学生通过情境化的小学数学学习,初步领略学习数学的真谛,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自主探究意识。同时,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应用情境教学,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小学数学的知识印象,也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知识印象,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
二、小学数学情境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借助教学工具,搭建学习活动情境
小学是学生系统、细化接触数学知识的开端,这一时期产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对以后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课程认知能力的塑造,可以应用栩栩如生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数学知识的讲解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风采,了解到数学课对生活的实际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从教科书中挖掘生活元素,找寻二者密切相关的切入点,应用一定的教学工具来展现,拉近学生与数学课的距离,从熟知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联系学生的具体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感受统计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中把握处理问题的对策和方式。如教师为学生提供调研主题,引导学生调研班集体中不同学生最喜欢的电视栏目,让学生就调研的结果制作报表,从这一情境中观察、发掘对应的数学关键信息,由此引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深入了解,更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
(二)展开实践性情境,提升数学知识应用技能
学习的目的是为以后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学生能牢牢地把握住知识内容,不仅能解决书本中的一些问题,还能运用到实际生活,根据一些现象和内容,通过数学知识解决一些难题。基于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实践性的课程,构建一些实践教学情境,打破课上教学的局限性,让他们都走到外界的环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能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应用,提升数学知识的应用技能,构建高效的课程活动。如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生活中的大数”一课,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大数的应用,在合适的环境中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带领学生走到户外,构建一个实践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大数,利用社会上的内容展开讲解,如“商场生意成交额突破30 000 000元”“我市人口数量为670 000人”“此公园占地面积为30 000公顷”等内容,利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技能,对课程有着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