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远市黑山羊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技术要点

2022-05-30唐文钦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黑山羊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摘 要 黑山羊养殖对提高广东省清远市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带动了大量农户广泛参与,已成为当地优质的特色资源,且黑山羊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市场认可度高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为降低清远市黑山羊发病概率、提高养殖户收入、促进当地畜牧产业快速发展,从“加强羊舍管理;完善放牧机制,加强舍饲管理;提高母羊繁殖率,促进羊羔健康成长;夏季饲养管理”探析了饲养管理措施,并简介了黑山羊疾病(羊痘、红眼病、传染性胸膜炎、羊螨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关键词 黑山羊;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广东省清远市

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7.058

近年来,清远市黑山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1997年出栏量2.08万只增长到2016年的9.40万只,年产肉量增长至1 700 t,直接经济效益约为7 800万元,并在2016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羊肉制品的需求也逐年上涨。相较于其他品种的山羊,黑山羊的肉质及营养含量表现更突出,黑山羊的适应性和抗病性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清远市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是为当地开展黑山羊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市场需求快速扩大的基础上,清远市需不断加强综合管理,保障黑山羊健康成长,降低饲养成本和养殖风险,保证黑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1  黑山羊的特征

黑山羊性格温顺,羊头细小、额头呈微突出状、颈部细长、骨骼较细,具有繁殖率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性格温顺等优点。公羊羔在50~60日龄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交配行为,性成熟时间一般为3月龄,初次配种时间一般为6月龄。成年母羊全年均可进行配种,以交配频率而言,主要集中于春秋两季,繁殖能力较强,一胞双胎率在58%以上,年繁殖率为350%左右。通过权威部门测试,在加强母羊孕产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后,两年三胎率可提升近40%,周岁羊体重在30~40 kg[1]。由于黑山羊是群居物种,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必然会导致大批量感染或死亡,因此在饲养管理时,养殖户要细心观察,定期预防和消毒,若发现疾病立刻进行隔离治疗,以免病情传播扩大。

2  饲养管理措施

2.1  加强羊舍管理

羊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还需冬暖夏凉,这样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做好羊舍消杀工作,保证圈舍清洁干燥。例如,可用生石灰水对地面进行清洗,重点清洗墙体边缘等极易滋生大量细菌和病毒的死角;可采用漏缝地板保持羊舍内部洁净,及时清理粪便减少舍内氨气含量。同时,为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化粪池需设置在舍外6~8 m处。妊娠期母羊或正处于哺乳期的羔羊需与公羊分舍饲养。为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整体效益,应合理确定羊舍总面积,每头公羊平均占地1.3 m2、母羊1.0 m2、羔羊0.5 m2。此外,需确保屋顶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通畅,避免出现积水和渗漏现象,还需定期检查屋顶的密封性,出现问题及时修补。与此同时,草料、精料及日常饮水必须要保证洁净,盐缸应放在食料槽旁边。

2.2  完善放牧机制,加强舍饲管理

1)饲喂管理。大部分养殖户认为黑山羊食性较为广泛,因此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会忽视草料的选择,但这会导致黑山羊生长速度明显下降。为提高黑山羊生长速度和羊肉品质,在饲养时需要配备一些新鲜干净的草料,每隔一段时间更换草料种类,如草料、精料、青贮饲料定期更换投喂。2)放牧管理。一般选择在晴天和阴天放牧,最佳的放牧时段为露水晒干以后,山坡和灌木丛是较为理想的放牧区域。为避免羊群走散,放牧时间不能过长,也可配置牧羊犬辅助牧羊管理,同时挑选体格较为健壮的公羊作为领头羊控制羊群,避免羊只因乱跑乱窜过度消耗体力而膘情减退,同时需将羊群内部的公羊控制在相对固定的地点,防止出现乱交配现象。此外,需采用轮放作息策略,每隔一段时间更换草场,为牧场预留恢复時间。在冬季天气较为寒冷时,应选择阳坡放牧,在保证羊群体温正常的同时促进羊只对钙元素的吸收。3)草料管理。备足草料是饲养的必备条件,可有效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成本。草料储备应以人工种植牧草为主,在保证牧草产量的同时提升牧草的种植质量。春季是播种的最佳时机,夏季是牧草生长旺盛期,冬季到来前要做好青贮工作,为羊群提供高品质的草料。

舍饲能避免因误食毒草而出现疾病或死亡的现象,在减少野兽侵害的同时降低山羊的体能消耗,以此保证山羊膘肥体壮。舍饲应保证科学性,促进山羊高质量繁殖。在饲料搭配方面需要将粗料、鲜草及精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备。在夏季牧草生长旺盛时期,应保证每天饲喂量在5 kg左右,具体数量根据羊群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在冬季,应选择青干草、黄豆和干饼配合少量混合精料饲喂。在大多数情况下,饲喂应先粗粮后精粮,避免羊挑食,切忌投喂霉变草料。黑山羊群体性强,不宜进行单独放牧或饲养,对于公、母羊则应分群饲养,尤其是病羊要单独隔离。

2.3  提高母羊繁殖率,促进羊羔健康成长

对于处于妊娠期的母羊,为满足其在营养方面的需求,养殖户需尽量使用精料,并配合一定比例的粗粮、维生素、草料进行混合饲喂。1)妊娠前期羊胎发育较慢,只占出生时总体重的10%,此阶段母羊对营养的需求并不迫切,保持原有的饲料配比即可,同时做好羊舍消杀工作。在饲喂方面,养殖户不仅要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饲草,也要保证饮水清洁,避免羊只出现早期流产现象。扩大怀孕母羊的圈舍面积,保证每只母羊有3.5 m2的活动范围,并进行单独圈养,避免受惊乱窜而导致隐性流产。2)在妊娠后期,羊胎生长速度加快,母羊体重提升10 kg左右,在临近生产的2个月内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在此期间饲喂的草料中钙、锌、磷等元素含量应比日常饲料高40%。在生产前15 d要适量多喂一些多汁饲料,同时注意减缓母羊进出羊舍的速度,避免羊只快跑或做剧烈运动,防止出现拥挤现象。羊只出现疾病时,养殖户要注意药物使用禁忌,如激素类、抗生素类及子宫收缩类药品易导致母羊出现急性流产情况[2]。

因为黑山羊早期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时间短,所以需要做好羊羔早期培育工作。1)哺乳期是关键阶段。哺乳不仅会影响羊羔正常生长,若不重视部分细节性要点,也会导致羊只出现疾病感染。羊在出生后需要吃上初乳,因为初乳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各种抗体及其他养分,有利于提高羊羔的成活率,降低疾病发生率。在出生1个月内,羔羊对于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但由于前期消化功能还未发育完全,不能投放过多的饲料,营养摄取仍以羊乳为主[3]。2)母羊在出现难产时需要人工助产,助产时要防止因措施不到位导致挤、压过重出现死胎的现象。羊羔生长于小圈内,还要避免出现啃食泥土导致感染的现象。对于一胞多胎或母羊不给羊羔吃奶的情况,则需要对羔羊人工补奶。3)抓好断奶关,一般在羔羊8周龄以上、可自由采食饲料时断奶。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还需注重对羊蹄的保护,为避免蹄类疾病的发生,每年至少修一次蹄,一般在雨后角质较软的情况下进行修蹄。

2.4  夏季饲养管理

夏季草木生长旺盛、气温高、湿度大,若不注重圈舍管理,很容易引发病虫害。1)大部分养殖场面积有限,而黑山羊又属于群居动物,在养殖规模较大情况下,若不注重疾病预防及内部卫生,可能会导致疾病暴发,影响羊群健康,进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夏季羊舍要做到门窗及时开闭、地面干燥卫生、每天更换洁净的饮水。可在羊舍四周种植树木调节羊舍附近的气温和空气湿度,能避免羊舍因直接曝晒而导致的内部过于闷热现象,且落叶也可被羊采食。2)当环境气温达到30 ℃及以上时,羊舍内部会过于闷热,可选择相对凉爽的地方进行放牧,夜间温度适宜时再将其赶进羊舍。夏季放牧的时间及放牧的方法要灵活多变,上午要早出早归,下午要晚出晚归,避免在温度较高的中午进行放牧。3)在夏季还要做好盐的及时投喂工作,缺盐不仅会导致黑山羊食欲降低,其生长速度也会大幅度减慢,一般来说公羊每日需要摄入食盐6 g左右,母羊需要食盐12 g[4]。4)积极开展消杀工作,防止疾病在羊群内部蔓延。在夏季需要对每一头羊进行药浴,这是防止體外寄生虫及各种疾病的有效措施。可采用集中发酵的方法处理羊的粪便,这样既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也能实现废物再利用。使用药剂消毒时,尤其是使用烧碱等药剂时要严禁药剂与羊只直接接触,避免对羊群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需将圈舍全部清空后再进行消毒,食槽及水盆消毒后要冲洗干净。

3  疾病预防与治疗

3.1  预防措施

清远市黑山羊养殖户大多是传统农户,对驱虫工作及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饲养方式相对单一。1)为降低黑山羊患病率、避免疾病发生,要加强圈舍卫生工作,保证饮水洁净。2)结合黑山羊特性开展针对性免疫接种,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寻求专业人士指导。3)做好检疫工作。为避免外来羊携带疫病感染当地羊群,一般情况下应坚持自繁自养。若需要引种,则要提前做好检疫工作,外来羊在进入养殖场后,要先隔离并详细观察其生长状况,无异常问题后方可放入羊群[5]。4)寄生虫也会对黑山羊养殖造成严重影响,且一年四季都可能暴发,夏季较为集中,通常采用药浴驱虫。虽然黑山羊的适应性和耐病性较强,但在养殖过程中还需时刻注意其生理特征,一旦出现异样,需及时将病羊隔离并加以治疗,或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处理。

3.2  常见疾病治疗措施

3.2.1  羊痘

羊痘是一种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损伤处侵入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多发于初春及秋冬季节,严寒、霜冻或营养不良都有可能诱发该类疾病。为防止羊痘暴发,在冬春季节要根据黑山羊生长情况适当补充饲料,并定期开展疫苗注射,病死羊要按相关要求处理,防止病毒扩散。发病的成年羊可使用鱼腥草注射液10 mL,配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羊羔用量可酌情减半,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若恢复良好可提前停止。

3.2.2  红眼病

红眼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期间羊大量流泪、角膜呈乳白色,在温度较高、湿气较重、蚊虫较多的夏秋季节传播速度极快。近些年,该病呈地方性流行特征,轻者可在较短时期内恢复。发病初期一侧眼部出现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则会转为双眼感染。一旦发病必须立刻进行隔离,并做好羊舍卫生消毒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发病时可使用2%~5%硼酸水,再用4%左右的弱蛋白银溶液滴入结膜,配合红霉素和氯霉素滴眼膏。已出现白内障的病羊可使用拔云散进行治疗。

3.2.3  传染性胸膜炎

感染传染性胸膜炎的病羊在发病初期体温迅速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还会伴随咳嗽、流脓、流鼻涕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一般4 d后咳嗽现象明显加重,呼吸系统会伴随大量的铁锈色脓液,触摸胸壁后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妊娠期的病羊大多会面临流产,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乳房处出现红疹,最后器官衰竭直至死亡,整个发病周期可长达1个月。成年羊可使用新胂凡纳明0.4 g,溶于50~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羊羔用量减半。发病初期也可使用红霉素,注射剂量为10 mg·kg-1,每日注射2次。

3.2.4  羊螨病

羊螨病是一种由于蚧螨等寄生虫寄生在羊表皮而引发的具有明显瘙痒感和脱毛现象的寄生虫性皮肤病,发现后要立刻隔离消毒治疗。通常情况下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防治,但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还应使用一定比例的敌百虫兑水,对病羊进行药浴。

4  结语

在市场对黑山羊肉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清远市需进一步推动黑山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当前不少养殖户虽看到了黑山羊的经济效益,但缺乏对相关养殖管理方法及疾病预防措施的了解,不科学的养殖方法导致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只有采用科学的饲养策略,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才能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推动清远市黑山羊养殖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庆勇.云上黑山羊羔羊精细化管理关键技术[J].致富天地,2022(4):71-72.

[2] 黄蓉.黑山羊疫病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2,38(3):25-26.

[3] 窦红艳.内蒙古地区牛羊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吉林畜牧兽医,2022,43(5):68-69.

[4] 温启林.川南黑山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发展研究[J].养殖与饲料,2022,21(1):143-145.

[5] 秦红林,白雅琴,张广,等.贵德黑裘皮羊引种适应性观察及杂交效果试验[J].畜牧兽医杂志,2018,37(1):9-11.

(责任编辑:张春雨  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2-07-04

作者简介:唐文钦(1979—),男,广东清远人,大专,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黑山羊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黑山羊羊痘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癸巳年(2013)运气推演及疾病防治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