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

2022-05-30马继侠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内容语文

马继侠

在问题导向教学下,学生在讨论语文问题的过程中,要分析语文问题本身,掌握语文问题的解答思路,形成一般的语文问题解答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文问题解决思维,并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语文问题时做出有效的知识方法总结。其中,提问是问题教学的核心。现阶段,很多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够活跃,课堂参与度较低,很少有学生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严肃的语文课堂氛围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这基本上就是老师所说的,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语文课程的学习效果有限。同时,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路径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学习内容也得到了有效地丰富。小学语文课程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认真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和学习心理,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语文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课程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价值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程度也越来越高。然后,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在学校生活中配合别人、与他人合作。那么,在基于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中,许多学生可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互助精神:学生希望得到问题的答案,为了获得更多关于课程问题的知识,就需要与团队成员有效合作。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会主动了解小组成员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并在互助的过程中弥补自己的学习不足,从而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此外,在基于問题引导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培养努力学习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用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学习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互助精神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开展原则

(一)确保提问的目的性

确保课程提问的目的性不仅仅是为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是为了给学生个人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提问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对某一课程知识点的有效思考,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语文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在课程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着学生的个人学习特点和课程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保证问题内容与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相符合,从根本上增强提问的目的性。

(二)确保提问的科学性

提问内容的科学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盲目提问、随意提问,所设计的问题内容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提问过程中,首先要重视重点问题内容,针对文本内容的语句和主旨大意进行提问,让学生抓住问题本质,并结合个人的理解进行相应的问题分析,让学生针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其次,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如果课程问题比较困难,学生个人的理解程度有限,就会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设置的课程问题太过简单,会导致学生的个人语文思维难以有效发展,那么,教师正在设计课程问题内容的时候,就要保证问题内容的科学性。

(三)确保提问的系统性

小学语文课程的众多知识点具有分散性的特点,那么,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过程中,就要重视问题链的设计,通过设计具有关联性问题内容的方式,确保提问内容的系统性,从根本上推动学生个人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与问题

(一)问题提出方向不清晰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众多教师在设计问题内容时,存在问题提出方向不清晰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设计的问题内容上,很多教师提出的问题内容与课程的主题不符,很多学生在分析课程问题的过程中只关注问题的表面,而不关注解决问题背后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提出方向的不清晰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限。

(二)问题提出方式不科学

当前,众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程问题的过程中,更关注对学生开展主动提问,这种提问导致学生在被动思考不同问题的过程中,个人的问题探究欲望有限。很多教师往往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主题,提出的问题类型大同小异,一般都是“某某写作手法的主要特点”“作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等等,这种单项的问题提问方式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足。

(三)问题提出内容不丰富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更关注学生对不同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设计课程问题的过程中,众多教师更重视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往往围绕不同的课程知识点设计问题内容,这就导致问题内容单一,学生的学习成效有限。

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一)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学生才是课堂主体,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小学生个人的年龄阶段较小,个人思维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有限,这种问题导致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不足。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心理状态。比如,在实际的提问过程中,很多小学生由于个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不同课程问题理解速度也不一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自身只是先于学生。那么,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分析学生的不足,从根本上反思自身在问题讲解过程中,个人是否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重视;同时,重视问题探讨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鼓励,注重学生对不同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避免因为课程问题责怪学生。

(二)明确课堂提问目标

课堂提问活动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师设计针对性的课堂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设计相应的课程问题、总结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设计问题及相应答案的方式,凸显课程问题的设计目标。为了形成更为生动的问题设计方案,拓展语文课程类型,围绕小学语文新课标设计不同的问题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结合课程目标串联学习内容,对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的判断思考。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秋天的雨》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时,除了为学生设计字词知识内容之外,还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课程问题:“这节课程的主题是“秋天的雨”,那么,同学们在个人的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秋天的雨?大家对秋天的雨有没有什么印象?”然后,在此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雨,并要求学生对比作者描绘的雨景与自己实际生活中的雨景,体会作者的描写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以及其中的不同之处。通过相应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课程主旨进行有效的理解,从根本上调動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兴趣,并推动学生就不同的课程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立足于课堂学习目标,为学生设计进一步的语言知识问题:“大家在阅读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找一找作者描绘秋雨所应用到的好词好句,并想一想这些优美的词句是如何准确表达秋雨景象的?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那么,在进一步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们对新的字词语句、写作方式以及相应的写作效果形成了基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基础阅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课程的最后的提问环节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归纳总结不同写作手法的主要的效果,组织学生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结合不同的写作效果来分析不同写作方法的重要作用,奠定学生的阅读基础。

从上面的课堂问题设计活动来看,在设计问题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相应的课程教学理念,同时,将科学教育理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一方面,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求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观察学生在问题回答过程中的个人分析总结能力的发展,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作为不同语文课堂活动的主人公,教师从中做引导者,在提问过程中,传递不同的知识经验,构建趣味性的课程氛围,提升语文课程教学实效。

(三)科学选择提问方式

在设计不同提问方案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选择科学的提问方式,以加强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在设计课程问题的过程中增加创新性的策略方法,结合教师的职业基础和学生的知识学习特点,增强课堂问题内容的趣味性,降低课堂内容的理论性。那么,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相关策略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个人思维特点、对问题的回答方式以及课堂学习进度等等,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确定不同问题的内容以及提问方式。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金色的鱼钩》这节课程内容时,鉴于这篇文本的故事性较强,除了为学生进行故事性的内容讲解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课程提问方式的创新。比如,结合视听化的教学平台,结合文章的故事情节为学生展示相应的课程问题:“老班长为什么不吃鱼?”“这个故事赞颂了什么精神?”“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你有什么启发?”这样,在提问过程中,应用前后衔接、问题铺垫的方式,同时给出学生多个问题,加强不同问题之间的有效联系,让学生们在寻找第一个答案的时候就思考下一个问题,直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科学的提问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解决传统提问方式下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四)丰富课堂提问内容

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内容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生成,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引导活动,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那么,在课程问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形成课程追问,引导学生对课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知识理解的层面上升到文本内容分析和阅读技巧培养的层面。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少年闰土》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时,除了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之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感受作者鲁迅的语言风格特色,无论是作者关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还是主要的叙事情节,教师都要设计相应的课程问题。比如,“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朋友所不知道的。”以及拓展阅读中的“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课程问题:“银项圈代表了什么?”“阿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在拓展内容中作者所说的‘厚壁障是什么?通过丰富的课堂提问内容,增强学生对鲁迅写作方式的理解,这些拓展性的课程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对封建末期的底层人民的思想以及作者的批判思维形成基本的认知,从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五)掌控课堂提问时机

在推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时间,力求提升提问活动的成效。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进入“想要一探究竟”的状态时,教师再提出相应的课程问题才有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怀疑”和“探究”。当学生有问题时,他们会有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欲望。在“产生疑问”“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应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前设置疑问和引人入胜,在课堂上设置疑问和起伏,或在课后留下疑问和无尽的回味,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时,可以先在课前结合文章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影视的主要片段,然后在学生们对文章内容和主要的影视情节形成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抓住时机为学生提出问题:“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行为反映了一种什么精神?”“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发扬这种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英雄人物形象、英雄精神的理解,并自觉传承与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六)注重课堂提问总结

教学实践证明,提出问题的时机太早,学生对理解教材缺乏准备,就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的情况;提出时机太晚,问题已经解决了,提出问题已经成为事后“诸葛亮”;如果学生在正确的时间理解了主要问题,其个人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才能有效发展。良好的问题总结是锻炼学生课程思维、增强学生个人理解的重要方式。我们在设计课程问题的过程中就要注重不同问题和相应思路的有效总结,在推动学生总结问题、解决过程的同时,促进学生课程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小学语文教师要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提问原则,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基础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提问,要控制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尽可能地让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要绘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分析、合作探讨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成为提问环节的“中心”,摆脱以往由教师单方面告知答案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来解决问题,从而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掌握语文学习的多项技能,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内容语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主要内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