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冲突”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研究

2022-05-30张娟凤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数学本质认知冲突小学数学

张娟凤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当前教材结构之间存在的矛盾,创设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更加主动地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认知冲突 数学本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是通俗易懂的,有些内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借助新知识与旧知识间的认知失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正确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对冲突点进行思考和辨析,不断化解冲突中的矛盾,使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有效跨越认知冲突,理解数学本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聚焦认知冲突,深入解读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要细致、准确,扎根书本、立足课堂,不仅要注重对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系的分析,也要注重对某一例题从纵向的挖掘及隐性目标的达成,以及对学生知识网络的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等。比如,计算贯穿于整个小学,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整数计算、小数计算、分数计算、百分数计算。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相同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内化算理—概括法则—内化法则—迁移运用,学生只要掌握这个规律,很多认知上的错误就都能规避。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每一节课都要深入解读,系统地分析知识间前后的联系,对重要知识点的呈现也要知行合一。

例如,在教学《笔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时,学生容易受之前整数加、减法的影响,产生认知冲突:“为什么小数计算不能和整数一样,对齐右边一位再相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这样的认知错误在所难免,教师应该在了解整个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善于引导学生把这样的认知错误转化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先以整数加、减法导入新课,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明确整数计算基本原理: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由此引出小数计算,这样既能达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的目的,又能将发展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编排时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教什么、怎么教,但是教到什么程度就需要教师来设计了:能设计出非常可行的教学方案,这就是教材解读;能灵活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这就是教学机智。

二、跨越认知冲突,理解数学本质

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他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那么,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生成性的问题,这种生成的问题并不是教学中的意外,而是认知冲突的表现。

(一)“障碍式”跨越

思维始于质疑,当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遭遇认知冲突与认知平衡的矛盾时,他们对数学学习方法的需求就更为迫切,也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从而展现自己的思维路径与主动探究的激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以矛盾为导入,引发质疑,设计与学生理解、认知相冲突的内容,让他们通过解决矛盾的过程而达到构建知识的目的。

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的认知基础是2和5的倍数特征的相关方法和经验。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教师让学生猜想3的倍数特征,显然,受前面探索发现5和2的倍数特征时所获得的经验影响,学生关注的重点还是看个位上的数,这是十分正常的思维现象,也是探索“从个位看不出3的倍数的特征,该怎么办”这一问题的开始。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在百数表上圈出3的倍数,发现圈出的数如26、49、73并不是3的倍数,显然一开始的猜想不成立,这时候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形成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思维的“不平衡”,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迫切想寻找新的思考方向。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建立猜想到自我否定猜想,是一个真实而自然的过程,在经历这一过程后,学生在“冲突”中变错误为醒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这不是直接的告诉,也不是简单的提醒,在激烈的认知冲突中,学生对陷入探索困境的体验无疑将会更加深刻,从而对探索“3的倍数特征有什么规律”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二)“阶梯式”跨越

学生的年龄还小,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所欠缺,有时在遇到一些很难进一步跨越的冲突点时,就需要教师循着学生的思维轨迹设计合理的阶梯,让学生在冲突过程中“拾级而上”,最后跨过认知冲突,走向智力发展。

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三角形内角和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三边关系、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课堂上教师重点带领学生经历“疑问—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组织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活动,活动主要分四步。第一步,设计认知冲突。拿出一副三角尺,让学生回忆三角尺上每个内角的度数,并快速计算每块三角尺的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由此提出“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也是180°”的猜想。在接下来的教学模式中也是沿着“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也是180°”的思路建立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第二步,实际操作。出示3个三角形,它们内角的度数可不知道,就不能像刚才一样通过已经知道的度数直接算出来了,那怎么办?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测量法: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再算出3个内角的和;(2)分割法:把三角形3个内角撕下来,再把3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得到一个平角;(3)折叠法:找到顶角所对的底边上的高,然后将三个角都翻折过来,使三个顶点与高的垂足重合,正好也得到了一个平角。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这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第三步,再次引发认知冲突。“凭借刚才的5个例子,我们能不能肯定地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就一定等于180°呢?你怎么想?”这时有学生可能会说“凭借这5个例子能验证刚才的猜想”,也有学生可能会说“不能”,到底是能还是不能?新的问题冲突再次出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更深入的思考。第四步,再次操作驗证。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剪一剪、拼一拼,看能发现什么。

显然,有了这4个“阶梯式”学习的步骤,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需要跨越的冲突点,在不断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中,求知欲望在不断被激活,教师在测量和实验中,利用问题架设桥梁制造矛盾,不仅实现了认知平衡,又促进了学生展开深度思维。

三、调用认知冲突,活化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和激发,所谓激发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在的、动态的问题意识,从而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和“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学生在练习时遇到一道题:一个梯形上、下底长度的平均值是30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许多学生把平均值直接看成上、下底的总和,列式:30×20÷2=300平方厘米。毋庸置疑,此法肯定是错误的。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师接下来会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再让学生订正。当时笔者转念一想,能不能以这个认知冲突为教育契机,尝试把讲评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答呢?这样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第一个学生上台说可以列式“(30+30)×20÷2”来做,下面直接有学生质疑:“原题中没有说上底是30厘米,下底是30厘米,再说,那也不能形成梯形了呀!”此學生的质疑完全有理,这也是本题的难点和关键点。台上学生从容、淡定地从“平均值”一词入手,对什么是平均值进行分析。大家对平均值有了透彻的理解,那么此题的解法也就明白了。到了这里,学生对认知冲突有了一定的新的认识,当大家以为此题的分析已经结束时,又有一个学生站出来,说既然30厘米是上、下底总和的平均值,那也可以用“30×2×20÷2”来做,从理解上看,30×2是上、下底的总和,易懂;从计算上看,用乘法,易算。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稍微多点思考,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就会有别样的收获。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利用认知冲突,可以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认知驱动力,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能体会到数学内部知识之间、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以及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课堂才会被学生喜欢,才能更高效。

猜你喜欢

数学本质认知冲突小学数学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紧扣数学本质 丰富学习方式
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回顾反思”策略探析
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的本质
抓住问题本质渗透归纳类比数学思想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