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建筑的分布与分类探析

2022-05-30胡雪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村寨

摘 要:羌族建筑受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建筑的鲜明特色,从整体的选址布局到局部的空间营造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不同的羌族建筑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同的作用。对羌族建筑做好细致的分类,也是研究羌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羌族建筑;羌族文化;村寨

一、羌族建筑的形成与特点

据马长寿在《氐与羌》中的记载,羌族和藏族等民族一样都起源于青藏高原,并且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很长时间,后来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羌族的生活区域移动到了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历史上羌族与汉族的融合有三次。第一次融合是在战国至西汉时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羌族人原居住地已由温暖变得寒冷,不再适宜居住,不得不迁至岷江及大渡河流域,与这里较早迁入的部落融合。第二次融合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战争的影响,羌族人与汉族人又有了一次融合。第三次融合是在隋唐时期,朝廷加强了对秦陇地区的管理,促进了该地区的羌族人进一步汉化,而四川西北部和河湟地区的羌族人则逐渐藏化。在历史变迁和自然环境变更的双重影响下,羌族文化在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空间过渡中,呈现出藏族文化逐渐减弱、汉族文化逐渐增强,游牧文化逐渐减弱、农耕文化逐渐增强的特征。在建筑方面,西北地区的羌族人居住的主要是帐幕式建筑,这是对游牧民族传统帐幕的继承,可以从羌族建筑中保留的中心柱结构得到佐证;越往东南,羌族人居住的窑洞式建筑和干栏式建筑越多,帐幕式建筑的穹顶结构也逐渐被类似于汉族窑洞建筑的平顶式结构所代替。

二、羌族建筑的分布

羌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这些地方位于岷江上游,山高水深,地势复杂,虽然修筑建筑较为困难,但也适合藏匿,躲避外敌入侵。羌族人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石头和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按照山的走势来修建房屋,甚至直接将山体作为建筑的一面墙,使得所修建的房屋仿佛是从大山里面生长出来的一样。羌族的部落和村寨大多位于山的阳面,建筑朝向统一,有利于村落内的农作物充分吸收光照,同时也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羌族建筑的分布是自然环境和羌族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不同村寨的选址分布和同一村寨的空间布局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同村寨的选址分布

学者张犇认为羌族村寨选址主要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多在高山河谷地带;第二,大多呈集中式布局,相互连通,可以在面临危险时迅速集中力量,提供有力的保护。因此,羌族村寨主要分布在河谷、半山、高半山这三个地带。河谷地带经过河水长年累月的冲击,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平坝。这里地势相对较低,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农耕。人们将房屋修建在无法耕种的岩石上,以保证最大化地利用耕地资源,并且充分利用河水进行饮用和灌溉。河谷地带相对于其他两个地带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经常会出现较大规模的村寨。很多居住在半山、高半山地带的居民会选择下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化。半山地带的羌族村寨的选址受可耕地面积的影响很大,这里的可耕地与河谷地带的可耕地不同,不是开阔的平地,而是较为开阔的缓坡。这一地带的房屋随等高线分布,顶部多为平台,在修建时对石砌技术要求较高。虽然在交通、水源等方面不如河谷地带方便,但是居住在这一地带的居民可以将自己收获的农作物直接背至屋顶平台晾晒。当发生冲突时,这一地带的居民也可以凭借地势战胜敌人,因此位于半山地带的羌族建筑最能体现住宅的集体防御功能。位于高半山地带的羌族村寨则在选址上主要考虑了地势的易守难攻性和隐蔽性。同时,高山缓坡上的牧场和耕地也为居民提供了相应的生存资源,所以很多古老的羌族村寨都位于这一地带。但是这里的水资源较为匮乏,取水困难。

(二)同一村寨的空間布局

受高山、河谷等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临近汉藏两族边界,羌族村寨的空间布局在保持了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民族建筑布局的长处,具有了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特征。羌族村寨的空间布局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巧妙结合,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官寨为中心的空间布局。部分村寨中有地位较高的富贵人家的大宅,这一类建筑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外形,都明显优于周围的其他建筑,成为所在村寨的中心。这里的中心并不是指空间意义上的中心,而是物质和精神意义上的中心。第二类是以碉楼为中心的空间布局。这一类村寨主要位于河谷地带和高山地带。碉楼具有保护和防御作用,所以人们将自己的人身安全依托于碉楼,以碉楼为中心来建造民居建筑。第三类是以道路为中心的空间布局。在这一类布局中,民居建筑根据四通八达的道路而建,展示了羌族优美的建筑文化。第四类是以水渠为中心的空间布局。这类羌族村寨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河谷地带,或者修有引水渠的半山地带。这里的民居建筑多依水而建,靠水渠引水入户,修建水磨,种植绿植,所以水渠与建筑空间交错,灵动美观。受整体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影响,羌族村寨单体建筑的形式和内部空间结构也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三、羌族建筑的类型

虽然现存的研究羌族建筑的相关著作较多,但仍有较多内容和数据缺失,导致至今对羌族建筑的分类仍无科学定论。笔者主要采纳了学者季富政在《中国羌族建筑》中的观点,他认为按照空间形态、特征对羌族建筑进行分类,比较容易记忆和区分,也更容易将其与功能作用联系起来,是较为全面的分类方法。以此为基础,笔者又结合了《羌族简史》中的观点,将羌族建筑分为了碉楼、民居、官寨、索桥和栈道这几类。

(一)碉楼

碉楼是羌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可以分为石砌碉楼或土夯碉楼。碉楼一般采用分层构筑法,修好一层之后就会搁梁置桴放楼板。每一层的修建都需要等到上一层完全干燥、石泥黏合牢固之后,才可以开始,否则容易坍塌。这也就使得一座碉楼的修筑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由于碉楼内部空间跨度大多仅有数米,各楼层的房梁都能安置在墙上,使得整个建筑的重量都由内外墙来负担,再加上建筑本身就非常高,所以石墙的自重和承重都很大。羌族所处地区为地震多发区,这就对碉楼的稳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羌族人在修建碉楼的时候,除了增加墙身的厚度外,也会增加墙基的深度。碉楼的墙与墙相接之处会有转角,根据转角的数量,可以分为四角、六角和八角碉楼。有的碉楼会作为独体建筑而存在,一般这种碉楼是具有公共性质的,修建在要塞之地,起到防御和通风报信的作用。部分独体碉楼也会修建在羌族村寨里面,或者距离羌族村寨较近的位置,除了发挥防御和通风报信的作用之外,其还可以作为居民的藏身之处,用来躲避敌人。因此,羌族村寨的规模和居民的数量也决定了碉楼的规模和数量。有的碉楼会直接和民居连为一体,成为碉楼民居,从而出现了家家有碉楼的现象。这类建筑也成为羌族村寨的第二道防御系统。四川茂县地区的河西寨和黑虎寨有较多的碉楼,这些碉楼形制不一,各有特色,但总的来说,碉楼民居多于公共碉楼。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在维护整体统一的情况下,也有自保的需求。

(二)民居

羌族民居是羌族建筑的核心部分,以木、泥、石混合结构为主,通常为三层。羌族民居多靠山修建,底层靠山的一面会直接利用原生岩作为墙体,因此,岩石的坚固程度也成为选址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最初的羌族建筑中,底层空间开放,是不具有使用功能的。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对保暖的需求,人们逐渐将底层空间封闭起来,用于畜养牲畜,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墙体的承重作用。民居的二层是羌族人的主要活动空间。火塘通常是整个二层的核心,和中心柱、神龛一起完成了对整个二层空间的划分。同时,二层空间也是最能反映羌族文化特色的一层。在这里可以看到宗教意识和宗法伦理的结合,以及游牧文化向农业文化的过渡。羌族民居的顶层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主要用于晾晒粮食。在平台的一角建有一间半开放式的小屋,名曰罩楼,是连接顶层和二层的通道,也用来暂时存储未完全晾干的粮食。

羌族民居主要分为碉房、邛笼、阪屋三类。碉房是指碉楼和住宅之间有直接空间联系的一种民居建筑。有的地方会将住房和碉楼分开建造,但二者距离很近,且有过道将二者联系起来。这里的碉樓虽然和住宅的关系不大,但也是属于私家碉楼的一种,多分布于杂谷脑河两岸。也有部分地区将碉楼完全融入住宅。这类建筑的对外防御力更强,但更多的是各家自保的产物,主要分布于黑水河流域。邛笼是石砌民居,层数不一,以三层为主,体现出羌族人最原始的居住文化。后期邛笼融入了藏族、汉族的建筑特征,以居住功能为主,兼顾了防御的作用。邛笼的修建也是就地取材,用本地的石块修砌墙体、装饰房屋。邛笼建筑分块筑台,高低错落,体现了羌族建筑艺术的空间之美,多分布于老木卡寨、桃坪寨等地。阪屋又被称为坡顶板屋,最大的特点在于建筑顶部有小青瓦或石板铺就的坡面屋顶,但不是全部覆盖,而是覆盖一半或者只覆盖罩楼。阪屋的罩楼也不像邛笼的罩楼一般,只依附于石墙承重,和整个建筑融为一体,而是部分或全部采取木结构,改制成阁楼并设有房间,与汉族建筑具有相似性。阪屋的产生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由于汶川年降雨量大,全平顶或坡度较小的建筑无法将雨水顺利排出,容易损坏房屋,而阪屋的“人”字顶或单面坡顶就不会受此影响。

(三)官寨

官寨是土司制度遗留下来的产物,是所在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官寨建筑规模庞大,选址受当时统治官员的影响较大,但大都位于村寨之中或临寨而建。影响官寨建筑的因素较多,所以不同地区的官寨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但很多官寨都已经毁坏,无法从现存的建筑对官寨的建筑形制、风格做一个统一的定义。接下来从三个案例入手,对官寨进行分析。

王泰昌官寨位于四川茂县西北部的河西村,占地超过600平方米,共6层,高约20米,第二层是主要活动空间。进门处有一个深桶式天井,将各层连接起来,也起到排气的作用。该官寨所处地势高于其他建筑,外墙的主要材料依然是本地的石材,整体下宽上窄,内部采用石砌与木构的手段来划分空间。由于建造时间较长和错开受力部位的需要,王泰昌官寨各层的平面都会出现不水平的现象,使得建筑内部空间的大小尺寸各不相同,外部空间呈现错落形态。瓦寺土司官寨位于岷江西岸的半高山地带,坐西朝东,群山环绕,三面临崖,易守难攻。建筑随山势起伏,与整个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官寨与周围的村寨密切相连,一起形成了一个密闭式的空间,可分为民居、碉楼、衙署、经楼四部分。建筑整体采用四合院布局,内部采用木结构体系,空间形态上融合了羌族、汉族、藏族的建筑特点,但又十分和谐,是民族文化融合的成功案例。桑梓侯官寨选址于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的河谷地带,位于村寨的东南角,坐西朝东。因其邻近汉族地区,从清朝开始归于中央管辖,故建筑上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整个建筑呈中轴对称的布局,公堂位于正中心位置,衙署陈设与汉族无异;后面居住部分按照藏族传统布局;主室的内部装饰又与羌族无异,火塘、中心柱、神龛一应俱全;顶层也不像其他官寨那样修成经楼,而是和羌族民居一样修成罩楼,呈半开放半封闭状态,独具特色。

(四)索桥和栈道

羌族分布的地区山高水深,交通极为不便。因此,索桥成为当地人跨越高山大河的主要交通方式,可以分为溜索和人行索两种。溜索一般位于水流较急、不能行舟也不能架桥的地方,由主索、引索和溜筒子三部分组成,可分为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的主索两头分别拴在河流两岸的巨石或树桩上,高度一样,中间软而低,溜索之人可以坐在溜筒子里顺势滑至中低处,然后自己拉着主索滑过去,或者由对岸的人帮忙拉过去。陡溜与平溜的唯一不同就在于两岸的主索位置不一样高,可以借助地势较为轻松地滑过去,再由岸边的人用引索将溜筒子拉回,以供下一个人使用。人行索则是在河流两岸拉了数十条锁链,然后在锁链上平铺木板,在两边设置护手,供人行走。考虑到安全性,溜索至今已较为少见了。

如果说索桥的出现是因为羌族人想要跨越河流,那么栈道就是他们穿越高山的手段。栈道分为木栈和石栈两大类。在悬崖上凿出石孔安置横梁,下面以斜柱支撑,上面铺上圆木、石板,撒上泥沙碎石就成了木栈。石栈则是在山间的岩石中凿出的石槽,人和马可以从石槽中通过。二者的修筑难度都较高,工程量也都十分巨大,无处不体现着羌族人的智慧。

综上所述,羌族建筑作为灿烂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吸引力。但是受地震和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影响,很多羌族建筑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对羌族建筑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增加人们对羌族建筑和羌族文化的了解,降低现代文明对羌族文明的冲击,从而保护好现存的古羌族建筑,也保护好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马长寿.氐与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张犇.羌族村落选址与布局特征谈[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3):76-84.

[4]甘露.羌族建筑空间文化要素研究[J].山西建筑,2016(23):24-25.

[5]任浩.羌族建筑与村寨[J].建筑学报,2003(8):62-64.

作者简介:

胡雪,中国计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村寨
基于用户体验满意度的虚拟村寨路径规划
乡村振兴、社会变迁与民族文化——以淇江河畔布依族村寨为例
锅巴粥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兼论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精准扶贫的“农旅融合”机制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消防器材进村寨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地扪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