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思考
2022-05-30剡昌恒
剡昌恒
“双减”政策主要是指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以及校外培训压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实际上就是将初中语文教学培训职责交还给学校,将初中语文学习的自主权利交还给学生,使初中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学校需要通过提升教学效率降低学生不必要的课业压力,促使学生在减负、减压的基础上高效学习、全面发展。“双减”政策是政府根据“中国两个百年大计”而做出的教学决策部署,不但可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推动国家、民族的发展。现如今落实“双减”政策已经成为关键的民生工程之一,各个地区的市委市政府开始大力推行“双减”政策,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做好“双减”引领工作,提升各个学校的“双减”落实效果,保证“双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学措施分析
(一)精心备课
在“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要进行全面改革,而备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具体应根据“双减”的要求,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做到精心备课,为整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在教材方面,教师要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活用,不能将教材内容全面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无法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對语文教材进行重组,通过删减、合并、放大、缩小等,在满足新课标的同时,使教材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在学生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具体包括学生的兴趣要求、学习能力,这样初中语文教师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再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语文教师应精心设置问题串,设计问题提出的时机,何时进行鼓励,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预设,与此同时还包括对教学PPT、教学语言的安排,应尽可能地做到仔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用激励性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语文的乐趣以及魅力。
(二)课前预习
“双减”政策减轻的是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但对老师而言“不减责任”“不减质量”,课前预习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设置预习大纲,让学生根据预习大纲学习教材内容,将学习内容置前,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理解知识点的压力,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
(三)课堂教学
基于“双减”政策减负增效的要求,课堂作为主阵地,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具体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教学工具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用幽默的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自由的氛围中快乐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注意留白,而不是将语文知识全部塞给学生,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至关重要,对此,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多角度评价学生,禁止“唯升学”“唯分数”论,注重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课后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课后作业设计,优化课后作业结构,不能机械减少作业量,而应根据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使课后作业更具针对性、指向性以及高效性,不用量来取胜,同样能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五)课后延时服务
目前基于“双减”政策及教育局的要求,大部分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初中语文教师应利用好课后延时服务,组织学生完成作业,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可以向教师提问,由教师来耐心解答。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知识掌握情况,适当补充少量题目,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对于个别学困生,教师可以单独进行辅导,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压力,也能减轻学生家长的压力,实现“双减”政策的落实。
二、实行五项管理工作,降低初中语文教学压力
“双减”政策的落实情况,主要取决于学校对“双减”的重视程度。现如今多个省市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小学生校内减负减压的会议,并提出坚持实行“三严格、两提升”的五项管理工作,并将降低学业负担纳入初中语文教学督导管理、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等常态管理工作中,从而降低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承担的压力。
(一)规范办学
中小学学校在办学时,应该依照当地的《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规定的内容界定学校初中语文教学管理的基本红线,校内教师需要严格遵循当地的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不能肆意增加或缩减课时,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随意调整教学进度,尽量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超前学习和超纲学习的现象,从而减轻学生的听课压力。
(二)加强课业管理
为了加强学校的课业管理,需要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作业管理制度,依照《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可知,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作业总量的统筹安排,并实行公示管理制度,确保小学生能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类作业,初中生可以在校内完成大多数书面类作业,避免学生在课后承受过多的作业压力。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中小学应该在强化考试管理的过程中,严格管控考试的次数,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个人排名情况,使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承担过多的压力。与此同时,各学校需要进一步规范教辅资料的征订方式,实施“一科一辅”的使用方式,教师不能以任何强制手段促使学生订购教辅资料。
(三)落实作息管理
学校需要依照国家以及初中语文教学部门明确界定的学段标准设置校内作息安排,避免学生因课后作业过多影响睡眠时间,尽量确保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的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高中生的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为了确保学段之间的教学有效连接,全面开启幼儿园与小学、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工作,保证每个学段的初始年级都可以从头开展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该坚持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分组的形式,使学生通过组内探讨提升其參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五)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为提升“双减”落实效果,学校可以在降低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通过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培养其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借助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比如说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如爬山、打羽毛球等,或是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切实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
(六)规范校外培训活动
事实上,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活动,是目前落实“双减”政策的重难点。由初中语文教学部门、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建设规范校外培训活动的管控组织,从而创建“严格审批—严抓整治—严格监管管理”的闭环管控机制,坚持从根源上进行管控,进而提升校外培训行为的规范性。
教育局通过联合发布《关于停止部分类型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业务的通知》,对校外培训机构实施分类别监督管理,积极引导一些已经存在的培训机构进行转型发展,避免学生因参与校外初中语文教学培训而增加学习压力和家长的经济负担。通过对校外初中语文教学培训机构实施查处整治的情况可知,很多初中语文教学机构存在证照不全的问题,监管部门需要对存在这些问题的初中语文教学机构创建工作台账,依法对其处以罚金等。
完善好“双减”工作已经成为学校需要攻克的重要挑战之一,各级初中语文教学局、各个学校应该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持续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通过落实“双减”,使初中语文教学回归育人本真,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梓,钟晗.新区多举措落实“双减”政策[N].滨城时报,2021-09-09(2).
[2]丁白玉.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湘潭在行动[N].湘潭日报,2021-09-09(T06).
[3]苑广阔.落实“双减”政策要抓住考试这个“牛鼻子”[N].重庆日报,2021-09-01(7).
[4]王晨曦.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N].陕西日报,2021-08-19(10).
[5]郎先清.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探索[A].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