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融入初中生物课堂的探索

2022-05-30贺雨丰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学科素养思政教育

贺雨丰

摘 要:生物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专业内容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探究生命本源,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拓宽教学视野,根植学生家国情怀;结合现实情境,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等途径,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境界,于润物无声中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做无愧时代、无愧青春的追梦人。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思政教育;学科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课堂教学是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深入挖掘专业内容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生命观念、辩证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等贯穿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境界,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充分发挥生物课堂育人功能的有效探索。

一、探究生命本源,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生命观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生活目标不明确,生活态度不积极,生活方式不健康,抗挫折能力弱等都是中学生缺乏正确生命观的表现。近年来,中学生中抑郁、轻生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将生命观融入生物课程育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至关重要。

在教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一节时,教师结合讲授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奥秘,通过阐述偶然与必然的联系,强调每个人都是生命起始进程中两亿分之一的优胜者和幸运儿,学生从内心增加对自身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在介绍胎儿在子宫内孕育过程时,为学生播放“猛男体验10级剧痛分娩”测试视频,当看到有的男性测试者在3级、5级疼痛等级就满头大汗放弃测试时,学生们开始还觉得好笑,渐渐笑容变成满眶泪水,感知到母亲生育过程的艰辛,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更体会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不容易,要发自内心的珍惜生命,爱护自己。

二、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生物学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渗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引导。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病毒”一节中,在讲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时,教材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方面病毒种类多,分布广,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另一方面人类对病毒进行有效利用,通过研制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利用病毒进行有害生物防治,借助病毒强携带基因能力转基因和基因治疗等。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引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根本规律之一的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学生对病毒形成辩证认识的同时,对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一定的理解。由此再引申到生活中,逆境与顺境的相互蕴含、相互转化,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提振生活信心。

再如教学“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时,教师可以深入系统地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理论,并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物种起源》一书,让“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唯物主义观念根植学生心中。在教学素材引用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向我国古典文献倾斜,让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教学“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节时,引用《吕氏春秋·用民篇》中“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所謂“人不怪”表明当时人们已把物种性状的遗传看成是完全正常的自然规律,也就是古谚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再如引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三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总结出生物与人文地理的关系,这比进化论要早上二千多年。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更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验证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养成理性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秉持“动手做一次好于用笔记百遍”的原则,凡课堂实验,每一个都要认真准备实验材料,尽最大可能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做好实验记录,逐步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的良好习惯。对于较为复杂的实验,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操作,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实验要进行全过程性评价,不能只注重实验结果。如在“种子的萌发”一课“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一个同学把一组种子放在教室内每天浇水,另一组种子放在家中的冰箱里不浇水,实验结果是第一组种子萌发了第二组没萌发,他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虽然结论正确但设计过程并不准确,对此教师提示他如果同样给放冰箱里的第二组种子浇水,会不会也萌发呢?种子萌发到底是因为温度还是水分呢?学生马上明白了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的要求,并更正了实验设计。

由于疫情影响,课堂教学改为网络授课,离开实验室的生物实验课该怎么上?教师创造性制订“家庭小实验”方案,学生利用家中触手可及的实验器材动手实操,“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植物的蒸腾作用、验证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等实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有个学生将实验纸盒一侧挖孔照光,中间像迷宫一样设置障碍,几天后小苗竟从小孔探了出来,学生以录像的形式记录每一个实验步骤,每一天的结果变化,由衷感叹生命的神奇。家庭化小实验使学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探究未知的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拓寬教学视野,根植学生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当代青少年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他们从小对自己的祖国就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够在他们未来走向社会时具有对祖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国家主人。

一是讲述优秀人物事迹,传承爱国精神。“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是生物学家童第周掷地有声的名言。在教学“细胞的生活”时,讲述童第周将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建设中的感人故事,正是他的报国之举为我国胚胎学研究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传染病及其预防”时,教师可以讲伍连德与东北鼠疫的故事,使西方人扬言的“这场鼠疫必使中国灭国”的预言不攻自破,等等。

二是展示重大历史成就,激发爱国情怀。如在教学“免疫与计划免疫”时告诉学生,我国早在宋朝时期就用免疫的方法预防天花病毒,并传遍欧、亚两大洲,为世界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教学“激素调节”时,讲述我国科研工作者励精图治,取得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创举的过程。当前我国在生命组学、分子和细胞图谱绘制、干细胞、基因治疗、脑科学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适时将这些成就展示给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是正视国内外科研差距,激发前进动力。如在教学“细胞的生活”时,向学生补充介绍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目前面临的窘境:高端仪器设备的进口依赖度为100%,每年要支付上千亿采购资金,以此来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科研事业的决心。

四是对比资源变化状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随着科技进步,生物遗传资源正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挖掘的“金矿”。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一草一木已经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在教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时,讲述中美两国“不见硝烟的大豆战”,粮食作物竟然成了大国之间博弈的“武器”,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在心中牢牢筑起生物安全防线。

五、结合现实情境,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相关。初中生已经能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能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要“事事关心”,做一个勤观察、善思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2020年初全球爆发新冠疫情,线上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书面知识和传染病流行的现实情况,每节课前插播几分钟的视频宣传片,有宣讲疫情期间的防疫要求及政策的,有教大家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的,有志愿者响应号召向疫区出征的,有尊重科学防疫举措不信谣不传谣的……学生自觉地遵守防疫政策和社会公德,没有出现一例违规行为。当听说有学生的妈妈去武汉支援时,大家肃然起敬,纷纷写下平安归来的祝愿,有学生留言写道:“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奔赴一线,但我会努力学习,做好准备,总有一天我要成为跟您一样的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润物无声中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做无愧时代,无愧青春的追梦人。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学会2021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一般课题“‘学党史、跟党走初中多学科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创新研究”(kt2021042617221401690)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学学科素养思政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