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策略

2022-05-30黄俐泼

天津教育·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一体习作课文

黄俐泼

读写一体是语文教学中很早就已经出现的概念,一方面指立足于阅读推动习作,另一方面指通过习作提升阅读能力。小学是学生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产生着重要影响。语文阅读与习作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应结合在一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割裂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的关系,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作为两个完全独立的模块,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此,小学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往往在感兴趣的内容上展现出主动学习的意识。读写一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动学生主动习作的热情。在读写一体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对某些故事、某些主题产生好奇心,从而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自我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创作欲望逐渐增强,希望以习作的方式将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另外,阅读使学生认识大千世界,丰富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随着认知的完善,学生的眼界逐渐开阔,对世界万物的兴趣将会增强,从而会通过习作的方式展现自己对世界万物的认识。

(二)有利于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在习作时,学生需要运用名言、故事、案例等素材,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加充实。在读写一体教学中,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素材的途径,使学生能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学生能积累文章中的经典字词、名言名句、名人故事,将这些素材作为将来习作的储备资源。另外,阅读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习作技巧。在进行课内外阅读时,学生能结合具体的句子来了解各种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感受优质文章的结构、内容与意境。经过长期的阅读之后,学生将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有利于使文章内容更加翔实。

(三)有利于推动学生学以致用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将字词、句子、表现手法等知识传授给学生。习作则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习作中将掌握的语文能力施展出来,将基础知识、习作技巧、优质素材等融入一篇新的文章。读写一体教学则激发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使学生能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两个过程结合起来。所以,读写一体教学更加适用于当前的教学背景,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语文人才。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习作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难以对习作产生兴趣,从而出现众多习作方面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和教师教学的原因。首先,学生常常因为习作任务的字数较多、难度相对较大,从而对习作产生畏惧感。其次,一些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选择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形式化,导致教学过程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动力,对教学效果产生着直接影响。当学生缺乏习作兴趣时,教师开展习作教学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二)学生习作基础薄弱

学生的习作基础既影响着他们的习作水平,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在习作方面,很多小学生不具有良好的基础。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没有积累字词、故事素材等基础知识,导致创作文章时缺少灵感。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又完全按照课程标准,没有考虑到学生储备知识的情况,盲目开展习作训练活动。在此情况下,教学未能与学生实际能力结合起来,容易受到众多的阻力,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学重理解轻应用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仍然将理解、记忆作为主要任务,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比如,课文中包含了表现手法、修辞手法、逻辑结构等习作技巧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很少考虑学生能否正确应用各种技巧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很多学生缺乏知识应用力。这些学生在创作作文时,要么不会用到习作技巧,要么错误地使用习作技巧。由于不会正确地应用知识,学生难以提升习作水平。

(四)学生创造意识缺失

习作是学生表达内心想法、展现个性化认识的过程,具有“创造”特征。但是,很多学生缺乏创造意识,不具有创新能力。在进行习作时,学生只是按照固定的模板套用句子,习惯于生搬硬套,完全不考虑文章结构、表达手法等内容。究其原因,教师通过单一的方式进行习作教学,不注重情感渗透,没有引入课外知识,并且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问题阻碍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发展,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小学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习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学情境具有生动性,能通过立体的场景来展现课文中的文字内容。教学经验表明,教学情境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视觉感受,结合阅读内容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启发学生,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体会、感受更加全面。这样,学生在觀察情境的过程中,有利于形成个性化认识,产生创作欲望。

比如,在教学《花的学校》时,教师可以展示“兰花”“菊花”“水仙花”等中国十大名花的图片,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花的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学生能对千姿百态的花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视频,通过视频展现“花儿随风轻摇,蜜蜂穿梭在花儿之间”的美好场景;播放声音,通过“蜜蜂嗡嗡叫、微风呼呼吹”的声音营造美好的意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习作活动,让学生描写一种花儿,引导学生从“花儿的外表形态”“花语”“对花儿的个性化认识”几个方面展开习作。这样,教师就能通过读写一体教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借鉴课文结构,传授习作技巧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需要华丽的辞藻、优美的语言,而且需要合理的文章结构与一定的习作技巧。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解课文结构、习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习作技巧。所以,在读写一体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总分结构,向学生传授立意等习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习作练习,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习作题目完成立意、构思习作思路的任务。这样,教师就能将习作训练融入课文教学,使习作教学成为一项常态化的教学工作,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习作的学习意识。

比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教师可以结合“鸟儿与树根、门先生、小女孩儿的问答”,讲述“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习作技巧,帮助学生提升习作能力。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故事角色的对话,清晰地展现了文章脉络,引领着读者与“鸟儿”一起寻找“树”,最终突出了“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中心思想。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我来编童话”的习作任务,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发掘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创编童话故事。在习作时,学生也可以基于不同故事角色设计对话内容,通过对话直截了当地表述自身想法,推进故事情节。

(三)结合阅读内容,发掘习作主题

习作主题是学生习作时的核心内容,学生在构思习作思路、选择习作素材时都需要紧紧围绕习作主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不仅讲述了具体的故事,而且阐明了人生道理,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师可以发掘课文的中心思想,将其作为习作主题,引导学生练习习作。所以,在读写一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阅读内容中发掘习作主题,一方面使学生联系阅读内容构思习作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深化对阅读内容的认识。这样,学生能借助阅读与习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优化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展现了周恩来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等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然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旨思想,发掘“爱国”“学习”等习作主题,设计“写信”的习作任务。在习作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朋友介绍国家的发展情况,讲述自己作为青少年希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想法,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写信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劝说并帮助朋友增强学习意识。

(四)聚焦描写手法,引导学生仿写

在描写景物或者现象时,学生通过一定的描写手法,能使描写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仿写是学生锻炼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学生实现学与练的结合。在读写一体教学中,教师应聚焦描写手法,结合阅读内容设计仿写任务,让学生运用特定的描写手法仿写句子。在仿写句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思考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还会观察生活中的景象。通过长期的仿写练习,学生运用描写手法进行习作的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比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可以聚焦“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解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是描写静景,“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则是描写动景,作者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客观地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又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在欣赏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设计仿写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景物,要求学生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进行仿写,以此来提升学生应用描写手法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讲解“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让学生仿写句子,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

(五)联系课文故事,推动学生续写

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续写是学生根据已知故事续写新故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联系已知故事的结尾,融入自身的理解,发挥想象力,同时也要保证续写内容的合理性。在进行读写一体教学时,教师应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续写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培养创新能力。在完成续写后,学生可以分享作品,交流观点,这样就可以阅读更多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在阅读中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水平。

比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续写故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在原文的结尾,“巨人”拆除了围墙,将“花园”还给了孩子们。那么,学生就可以从“巨人与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的角度切入,联系自己喜欢的游戏,续写故事。在续写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巨人”的特点,将“巨人”的体型等特征体现在续写内容中,如“孩子们在巨人的手臂上玩滑滑梯”。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产生个性化认识,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续写故事,并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六)延拓课外阅读,开展习作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积累知识、认识世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要掌握好教材内的重点课文,也要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开展读写一体教学。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绘本故事引入课堂,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习作任务,开展习作活动。为了更好地展现学生的才华,教师可以参考绘本的模式,将绘画与习作结合起來,先让学生画出想要表达的内容,再让学生进行文字创作。这有利于推动学生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在进行《我的乐园》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童心家园》绘本故事,开展读写一体教学活动,在延拓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习作。通过绘本故事,教师能激发学生在“儿童乐园”方面的想象力,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游戏活动。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心中的乐园”,使学生将“我的乐园”中应具备的物品直观地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绘画内容完成习作。这样,学生就能通过绘画展示和文字描述两种方式来介绍“我的乐园”,将满是玩具的房间、摆满图书的图书角、充满欢声笑语的游乐场等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读写一体教学契合当前的教育背景,符合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趋势,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有义务选择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解读读写一体的含义,寻找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将多元情境、仿写活动、续写活动等有效内容应用到课堂上,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读写一体教学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一体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背课文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