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必择邻,交必良友

2022-05-30徐梓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9期
关键词:良友三观墨子

徐梓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谨慎交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次,墨子看到一个人在染丝,只见素丝染过青颜料后变成了青色,染过黄颜料后变成了黄色,于是,他感叹道:“染不可不慎也!”墨子并没有停留在染丝这个显而易见的现象,而是进一步推及人事,认为国亦有染、士亦有染。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淳朴谨慎,敬畏法纪,那么,他的家道就会日益兴盛,身体就会日益安康,名声就会日益荣耀,居官理政也就会合于正道。反之,如果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都不安分守己,结党营私,妄生事端,那么,他的家道就会日益衰落,身体就会日益危险,声誉就会日益式微,居官行政也就不得其法。

一个人生活于世,不可能不与他人发生关系,甚至还会和其中一部分人的关系很亲密,这就是朋友。朋友交往最重要的原则是诚信。但正所谓“知人未易,相知实难”,一个人真实信奉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什么,不经过时间的检测和世事的考验是难以被人知晓的。有人可能当面说得好听,背地里却言行不一。结交如此“损友”,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灾难。因此,墨子的“丝染说”在当时和后世都赢得了高度认同。

古人认为,交友的意义在于切磨箴规,以友辅仁,相互切磋,彼此劝勉。《孝经》说:“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一个人如果有直言规劝的朋友,就会一直有美好的名声。孔子提出“益者三友”,朱熹解释说:“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和正直的人为友,就能知道自己的过错;和信实的人为友,就能进入诚信的境界;和见闻广博的人为友,自己也会明白通达。

交友既是人生处世之必然,也是人生进取之必须,加上朋友的影响如此之大,所以,谨慎选择朋友的叮咛就成為历代家训中的重要主题。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明朝的杨继盛在给两个儿子的绝笔中写道:“拣着老成忠厚、肯读书、肯好学的人,你就与他肝胆相交,语言必信,逐日与他相处,你自然成个好人,不入下流也。”清朝的张英认为,“友不择便交”与饭不嚼便咽、路不看便走、话不想便说、事不思便做、气不忍便动、财不审便取、衣不慎便脱一样,都是应该大力戒除的事情。张廷玉把话说得更加明白通透:“保家莫如择友,求名莫如读书。”

在长期生活和交友的实践中,古人总结出了众多交友原则。明朝陈其德在《垂训朴语》中说:“与富贵人交,宜远不宜绝,宜敬不宜亵;与贫贱人交,宜久不宜滥,宜真不宜泛。”清朝潘德舆在《示儿长语》中说:“二三十岁方可交友,宁迟无早,宁少无多,宁涩无甜,宁孤无泛。”

在众多交友原则中,居于首位的是慎交,也就是谨慎选择朋友。慎交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太公家教》做了充分说明,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玉投泥,不污其色;近佞者谄,近偷者贼;近愚者痴,近贤者德;近圣者明,近淫者色”,所以,“居必择邻,交必良友”。

随着现代通信、交通技术的进步,人们行迹更广,结交的人更多,“三观”也迥然异趣,交往的渠道和途径更是繁杂多样。在这种情势下,中国传统的慎交原则不仅不应该淡化,反而更加需要重视和强调。尤其对未成年人来说,朋友是影响其“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结交不当,会养成很多不良习惯,甚至酿成大祸。为此,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同时也要加强引导。

猜你喜欢

良友三观墨子
你有病吗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五毛钱的“三观”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墨子号”与墨子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聚天下良友 琢百世美玉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用《良友》来修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