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山寿皇殿到雍和宫:明代万福阁的“搬迁”
2022-05-30于超
于超
清代皇家第一寺院雍和宫,可谓远近闻名,无人不晓,这里不仅是民众许愿祈福的圣地,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雍和宫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是由雍和门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大殿组成。其中,万福阁是雍和宫院内最高和面积最大的殿堂,宛如仙宫楼阙。然而,它的修建却颇为传奇,是在清朝乾隆十三年至十四年间(1748—1749),由明代景山寿皇殿移建而来的。
万福阁曾在明代景山寿皇殿
寿皇殿始建于明代,最初并不是用于祭祀。直至雍正时期,寿皇殿才逐渐开始成为供奉先帝影像、停放皇帝灵柩和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据《北海景山公园志》记载:“万历十三年建寿皇殿及左毓秀馆,右育芳亭,后万福阁,其上臻福堂,永禧阁,其下聚仙室,延宁阁,集仙室。”
另外,在康熙十八年(1679)《皇城宫殿衙署图》中,看到明代寿皇殿的建筑群规模。其中,万福阁位于寿皇殿和臻禄堂之后,处中路最北端,为重檐歇山顶楼阁,上下两层均为五开间,东面永康阁与西面延宁阁分别建有走廊与主阁万福阁并肩相连,形成了万福阁建筑特点。
关于拆除明代景山寿皇殿一事,乾隆皇帝在《御制重建寿皇殿碑文》中作了说明。他认为相比圆明园安佑宫的富丽华贵,寿皇殿的景象更为逊色与简陋,从建制上不能体现对祖先的尊重;其次,寿皇殿实为前朝游乐之地,与现在用途大相径庭,从功能上不能表达对先人的崇敬;最后,乾隆皇帝认为寿皇殿未在皇宫主体建筑的中轴线上,不合“闭宫之法度”,所以不得不进行“纠偏”。
万福阁的“搬迁”
乾隆皇帝为什么会将雍和宫选为万福阁的重建之地呢?原来,雍和宫中路上最后一座大殿为观音殿,乾隆皇帝深感该殿“蠖屈蜗潜”,使得雍和宫“背无屏障”,有失建筑礼法。更为重要的是,雍和宫不仅是乾隆皇帝儿时多年生活的场所,又是其父的雍亲王府,自然非同一般之地。恰逢此时,雍和宫正在进行改建,将寿皇殿万福阁整体建筑移至雍和宫,既可以使物料得到充分利用,也能够借助万福阁的宏伟规模,彰显出雍和宫家庙的辉煌。
基于上述几点原因,乾隆十三年(1748)十月,万福阁的搬迁工程就已经开展。据《总管内务府为传大臣三和饬派员照看移建万福阁于雍和宫之运输木料景山新辟大门事致各该处札付》讲道:“二十日,内务府总理衙门札付个该处。三[和]大大饬交,兹将景山内万福阁拆除,移至雍和宫建造,此拆毁木、砖、瓦、石等物运往雍和宫时,于景山北墙开一大门,以运出所有物品。将此札付各该处,派运出诸物件,将此交付管辖处,派守卫,章京、披甲等,令于本月二十一日开始守卫。”
由此看出,乾隆皇帝十分重视万福阁的拆除与移建,不仅专为转运建筑材料提供便利,减少工料的浪费,就近取材,缩短重建工期,又派专人进行守卫,不得怠慢。
与此同时,寿皇殿万福阁两侧的配殿也一同搬至雍和宫内。《日下旧闻考》这样描绘:“法轮殿后为万福阁,东为永康阁,西为延宁阁,阁后为绥成殿。”由此得知,雍和宫万福阁的建筑布局及命名方式与明代寿皇殿的万福阁基本一致。
萬福阁
雍和宫万福阁的“长高”
在《皇城宫殿衙署图》明代景山寿皇殿的布局中,万福阁是两层式建筑,但“搬迁”到雍和宫后,却变成了3层结构。这是因为当时远在西藏的七世达赖喇嘛为了感谢乾隆皇帝帮助平定西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叛乱,心系国家统一稳定,对“在京立庙”表达“不胜欢欣”之情。他从古印度国王购买一棵珍贵的白檀大木,欲进献给乾隆皇帝。经西藏、四川和内蒙古等地,用时近3载,该檀木运到北京后,乾隆皇帝谕旨由察罕达尔罕活佛亲自设计,派遣内务府造办处的“广木作”“木作”“漆作”“雕銮作”等能工巧匠在雍和宫进行作业,最终完成一尊巨大的弥勒佛造像。该造像地面以上长度高18米,深埋地下另有8米。但是,由于景山寿皇殿拆运而来的万福阁总体高度不足18米,难以容纳弥勒佛。所以,乾隆皇帝需要将万福阁“长高”一层,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三层规制。并于乾隆十四年(1749)十月四日,举行了万福阁落成和弥勒大佛造像的开光大典。
现今,徜徉于雍和宫的游人无不为飞阁流丹的建筑感到惊叹与自豪。可以说,明代景山寿皇殿万福阁的“搬迁”是中国古人的一种“环保”创举,同时也承载着一种大国“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