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通州走出来的国学大师——雷学淇

2022-05-30元尚

北京纪事 2022年9期
关键词:举人治学通州

元尚

雷學淇及其竹书纪年

京城自元代开始,就是首善之区。思想学术代有人出,通州自古通天下之地,护京师而衔运河,明清两代不乏名人学士。从大运河走出来的雷学淇,名入《清史稿》儒林传。他一生质朴治学,成就传天下。就连清国学大师杨守敬在校注《水经注》时,也常引雷学淇的成就为证。思想学术成就的标志之一,就是被人、被大师们引用,由此可见其获世间认可程度与水平。

雷学淇,字瞻叔,顺天(北京)通州人。生活在清代乾隆、嘉庆时代。乾嘉学派中朴学大师之一。乾嘉学派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学术鼎盛时期的代表。朴学,顾名思义是质朴实在之学。“朴”字的本义指没有被加工修饰过的木头。意思是保持本来真实面目的那种东西。朴学的思想实质与追求,就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扎实追求,以期获得传统文化的本真精神。

雷学淇少年时代,一直在运河边读书成长。渴了喝的是运河水,书读累了,就去倾听流淌的运河奏出的乐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京城自古人性多率直、朴拙,而运河边长大的人,更是多了几分素朴情怀与不慕奢华的秉性。据历史记载。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雷学淇以优异的成绩,得中举人。中了举人,虽然在清代还不能直接做官,但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清朝自雍正时开始,为了不浪费人才,定了一个政策。从举人中选拔人才,委任一份政府工作。清朝时这个政策叫“大挑”。具体做法是,让一位王爷主持,从历年举人中,根据人品,挑出一二三等数人,担任底层官员。古人说的人品,和我们今天说的不一样。大挑规定的人品,是看出来的。也就是说看上去人品端正,像我们电视剧里那种清代县官一脸尖嘴猴腮像绝对不能被选上的。人品最重要的一关还有面试。雷学淇中举之后,考过几次进士,没有中,赶上大挑,选为一等。按照清朝规定只有大挑出的一等人才,才能被认命为知县。从他被挑选上并被委任为知县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想见,雷学淇身材端正魁伟,学问对答如流了。

雷学淇很幸运地被朝廷选拔委任到江西崇仁县当了知县。

在乾嘉时代学术氛围的熏陶下,雷学淇和当时很多人一样,一边给朝廷打工,一边坚持不懈地求学治学。前面还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进士及第。就像现在人还要考硕士、博士一般。雷学淇治学读书可不是为背书准备考试,在随后漫长的五十多年中,他的目标是,用追求真实的精神,去梳理考证中国历史上的经典典籍。

研究考证古史名著《竹书纪年》是他的代表性成就。《竹书纪年》是先秦的一部记载古史的历史书,据说因为书是写在用竹制作成的简片上,然后用绳穿起来,编为一卷卷的书,记录古史的这部,历代就形象地叫它“竹书纪年”。这书到了清代各种版本都有,已是真伪难辨。历来敢于考证它的人不多,大都知其难做难为。在运河边长大的雷学淇,不仅具有朴实性格,而且还具有如运河一样滴水穿石的坚韧毅力。我年轻时喜好上古史,读过几种“纪年”考证研究著作,记忆中大都是一个人一生写一部研究作品,就已经很不错了。而雷学淇一生不懈,完成了两部关于“纪年”的著作。一部是四十卷《竹书纪年义证》,一部是十四卷《考订竹书纪年》。煌煌巨作,青灯书香相伴。古人治学不如今人便利,第一书籍资料难找。所以古人治学首先都要去访书,也就是到处去打听看看谁家有书,能不能出让。雷学淇在京城中了举人之后,就在京城之外为官,这为他访书积累资料提供了不小的便利。我常常猜想雷学淇在通州家乡、运河边上一定有自己的书房,有自己藏书之所。在外一边读一边写,读完的书,运回通州书房。这也许就是他生活的情景吧。第二古人读书不像今人,很多书中都有索引,古人读书,几乎必须全靠自己用心去记,不是死记硬背的记,而是思考勘正后的铭记。这样当需要用到的时候,材料才能源源不断涌来。

老天不负有心人,雷学淇终于淘到了一部元末明初出版的《竹书纪年》。人们都以为明代中叶范钦所藏的就是该书最早的本子了,看来雷学淇的成就之所以远在他人之上,一个主要功劳应该归功于他所藏的元末明初版。这个版本是他一直随身携带,还是运回了通州,不得而知。

到嘉庆十九年(1814年)雷学淇终于考中了进士,随后被委任为山西和顺县知县、贵州永从县知县,后来还担任过几任考官。清朝对举人的数量有个总的统计数字,大约14万人,在这14万人中能考中进士的,只有2.6万人。得中进士,对雷学淇来说的确属于迟来的荣誉,此时的雷学淇,官位、俸禄这些外在的东西已是浮云,而对他毕生思想学术的承认才正是其所愿。

道光初年的时候,清王朝就已经出现了衰落混乱的迹象,古代社会秩序主要体现在礼制上面,而礼制最突出的表现方式之一,体现在服装帽子的差别上。古代通过它们之间的不同来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时代的不同服装帽子之间的样式越来越多样,用起来除了皇族外,越来越乱。朝廷于是发布告,让天下臣民严格区别彼此服装、帽子。雷学淇看在心里,他从朴实之学的角度,以申明古代大义为宗旨,花了几年时间,完成了为后世称道的《古经服纬》注释一书,该书原为其父雷鐏所著,雷学淇为其作了十分详细的注释。此书全力辨明古代礼仪简单朴素使用,礼制之别得以显明,雷学淇借此批评了清代服装之奢侈,礼制之混乱。《古经服纬》雷学淇自序末尾说,注释这部书完成于“道光九年”。从前人们总是批评清代朴学脱离现实,沉溺于古,而雷学淇的思想学术则是紧紧贴着现实,以古代历史真实来启示今人。他的思想学术,秉承了通州运河人的贯通古今学识,以利四方天下的精神。

《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将雷学淇列入考史家,恰如其分。其著作有:《古经天象考》十一卷、《图说》二卷、《夏小正经传考》二卷、《本义》四卷、《亦嚣斋经义考》若干卷。

胡适在《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中回忆说,他当年“在北平所发现者,则为北通州雷学淇所著之《竹书纪年义证》,凡四十卷。雷氏于纪年有两书,一为《考订竹书纪年》共十四卷,有刻本。余又知其尚有《义证》一书,在北平坊肆遍觅未得,后乃在北平图书馆珍藏书中得其家传之稿”。

大运河不会忘记为这条母亲河哺育出来的大师,通州也不会忘记从它这片京城之东枢纽之地走出来的大师,北京更不会忘记这位时时返回传统文化源头去思考现实的朴学大师。

东郊湿地公园。常鸣拍摄

编辑 韩旭

猜你喜欢

举人治学通州
雪落通州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通州侨商:海外创奇迹 国内献爱心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分期付款
清朝名医叶天士拜师故事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通州商住限购,蝴蝶效应已经显现
论宋代的举官制度——以崔与之的举人为中心
年羹尧:残忍将军爱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