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情的乡土家园
2022-05-30冯妍
冯妍
稻浪滚滚,鸟啼风鸣,古建老树。坐落在北回归线上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给开平这个岭南县级市带来了别样的欧式风情。栋栋碉楼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稻田之中。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千余座碉楼拔地而起,高高地矗立在乡野与竹林之中。这些融汇中西建筑之美的碉楼,为何遍布开平村落?满眼异域风情的背后,记录着与浪漫毫不相干的血泪故事。
碉楼起源于明朝后期,用于防涝防匪。开平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面,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遭洪涝之灾。传统的合院式民居无法抵御洪水的侵袭,人们只能建造更高的房屋来自保。除了天灾以外,恶劣的治安环境也让当地居民惶恐不安。开平处在原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曾是“四不管”地区,匪盗横行,祸害百姓。为此,乡民建碉楼,以对抗外界的攻击和洪涝灾害。
就这样,早期的碉楼应运而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迎龙楼。迎龙楼以坞堡为原型,结合三间两廊的本土布局建造而成,将楼的形体与碉堡的防御功能相结合,被称为“救命楼”。迎龙楼高三层,第一、二层墙体由明朝大型红泥砖砌筑,第三层则是青砖,于1920年加建。楼面铺木板,楼顶采用传统硬山顶式,墙厚近一米,门窗窄小,楼梯各层的墙上都开有射击孔,以击退匪徒敌军。这种最原始的碉楼造型简洁,古朴中透露着庄严。
鸦片战争之后,在地租、徭役、苛税的压迫下,困苦的开平人为谋生计,背井离乡,远赴重洋,前往海外发展。当时五邑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阿爸离乡把家养,去到金山挨凄凉,阿妈日盼夜又想,梦里不是金山样,梦见阿爸泪沾裳”,以孩童的口吻诉说了人们离乡谋生的情况。在积累了一些钱财以后,这些海外华工陆续回到家乡,开平也随之成为著名的侨乡。
民国时期,战乱频繁,聚集了富裕的归侨和侨眷的开平成为劫匪眼中的肥肉,人们更容易遭受劫掠,家破人亡的惨案也时有发生。为了保障乡民的安全,人们纷纷兴建碉楼,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碉楼建设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碉楼,把岭南传统建筑形式和海外建筑艺术相融汇,土洋结合,形成了用于家族居住的居楼。居楼楼体高大,多用混凝土建成,生活设施比较完善。其中坐落在锦江里村的瑞石楼,是开平现存最高、最华丽的碉楼,被称为“开平第一楼”,是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范。瑞石楼高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结构分为楼体、挑台和屋顶三段,呈现上大下小的格局。一至五楼为楼体,造型简单,无屋檐,主要用于防卫;六层是古希腊风格的柱廊,具备瞭望观景的功能;七层是平台,南北两面是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四周建有拜占庭风格的穹窿顶角亭;八层塔亭和顶层罗马穹窿顶形成双层隔热屋顶,通风散热。楼内的结构与陈设则表现出浓厚的传统格调,有中式的几案和椅凳,木质屏风上雕刻着诸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等内容的对联,传统文化气息浓厚。这种中西合璧的中国民居建筑,反映了侨乡民众对西方文化的主动接受。
按使用功能分类的话,开平碉楼除了常见的居楼,还有众楼和更楼。众楼由村民集资共建,是为了应急避险,造型简单,防卫性强,内部仅有少量家具,供众人紧急避难。更楼有灯楼和门楼之分,体型瘦高,类似瞭望塔,主要用于警示放哨。
各式的碉楼与村落一起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等视野开阔之处,形成了第一道防線。竹林环抱村落四周,又是一道防线。民居以传统梳式布局,由低到高整齐排列。众楼和居楼则建于村后,形成点状防御。在村边的制高点上,乡民设有灯楼,观察村落四周的敌情,一旦发现敌人,可以向各村预警,形成多村联防,还击进犯之敌。碉楼内部有镂空的地板,可用于射击,成为易守难攻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抗日战争来临之际,为免这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防卫建筑落入敌手,村民不惜自毁近半数碉楼。许多村落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部分碉楼斑驳老旧的躯壳和盎然的青苔无声地诉说着风云往事。
回顾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历史文化景观,不仅体现了“居必常安”的思想和当时人们的审美,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在蓝天白云之下,与小桥流水互相映衬的开平碉楼,历经烽火洗礼,默默讲述着华侨一生的光辉与漂泊,记录了乡民保卫家园的心愿和侨民期盼落叶归根、光宗耀祖的情结,在时间的洪流中坚毅地守卫着那段岭南人难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