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教学环节推进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2022-05-30王峻枫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9期
关键词:南陵县面授高素质

王峻枫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部,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全国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试点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南陵县以新专业布局为引领,深入推进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专业化水平。

一、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培养。南陵县在学员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从集中面授、远程教育、现场教学、实践辅导和岗位实践五个环节进行全产业生产经营过程培养。通过基础通识课、专业能力课和产业专题课共计20余门课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弹性学制用三年时间完成2700余学时,取得中职学历证书和有关职业资格证书。

1.集中面授。计划安排20门课程,设基础通识课、专业能力课和产业专题课等三种类型。基础通识课5门,面授学时不少于30学时;专业能力课7门,面授学时不少于132学时;产业专题课8门,面授学时不少于96学时。

每学时45分钟左右,每年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集中教学任务,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取得高素质农民培训合格证书,上述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的课程可视为完成,即通过集中教学考核。

2.现场教学。在生产经营现场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定位既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面授内容形成不同程度的关联和呼应;又可以相对独立,能完成某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教学地点包括田间地头,以及品种推广会、农产品交易会、职业技能比赛等活动现场为主。教学师资包括农广校教师、教学点业主或班级学员。教学形式包括现场观摩、手把手实操演示、多教学点串联讲评等,原则上要求班级全部学员到课。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视为完成现场教学80个学时。

集中面授和现场教学尤为重要,集中面授要简洁明白,学员易通易懂,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最为重要。现场教学设计要重点突出。实践辅导和岗位实践要有计划安排,全教学过程要注重痕迹存档。针对实践辅导和岗位实践,南陵县结合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指导员包村聯户工作,对学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辅导;利用“土专家”和龙头企业技术人员与学员采用“学徒式”或“手把手”予以辅导;让学员到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顶岗实习”等方式完成上述两个环节教学。

3.远程学习。学员在教学班主任指导下,按照规定学时完成远程学习活动,学习载体包括手机、广播、电视、电脑;学习资源包括“云上智农”App、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平台、中央农广校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设置的栏目时段,地方农广校在当地设立的广播电视栏目时段,县农广校在班级学生微信群不定期推送的学习资源链接。

4.实践辅导。指教师在集中讲授以外,对学员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咨询、指导和服务。辅导途径包括线下指导和线上交流两类,具体形式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现实问题的紧急程度,内容的深浅等自行确定。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视为完成实践辅导教学200学时。

5.岗位实践。是指学生将所学运用于自身产业的岗位实践和学习活动。以《岗位实践关键环节记录表》为该教学环节的体现。记录表由县级校自行设计,须明确主营产业关键环节的实践学时,并进入省级校的学籍档案。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视为完成岗位实践教学700学时。

以省市县三级农业产业技术服务团队专家,安徽农业大学教师和南陵县农村优秀实用人才,作为师资基本组成,根据课程需要选配相应师资。探索课程师资组合创新和教学形式创新。省级及高校老师主要学习理念提升方面的课程,如农产品质量安全、作物学等;县级农广校专兼职教师和“土专家”主要学习技能性强的课程,如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稻田种养技术等。

二、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专业和班次。“南陵大米”历史悠久,素享“芜湖米市、南陵粮仓”之美誉。南陵成为皖江两岸最大的大米加工、销售集散地,影响力辐射全国。进入新时代,“南陵大米”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南陵大米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授予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水稻种植面积73.5万亩,产量32.16万吨。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5万亩。全县现有耕地面积4.24万公顷,水稻复种面积5.21万公顷,年产优质稻谷30万吨以上。拥有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社286家,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百亩以上的540家,从事水稻生产的高素质农民1800余名,累计流转土地2.4万公顷。根据南陵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选择粮食种植产业,开展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2021年招生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粮食种植方向)教学班专班一个,学员30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探索形成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南陵县农民中职教育顺利推进;探索建立南陵县水稻产业和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培养一支优秀的产业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于南陵县南陵大米和稻田生态种养产业发展。

(二)政策支持。南陵县出台针对鼓励中职学员发展产业制定激励政策。一是对符合条件的中职毕业学员优先推荐评选县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二是对符合条件的中职毕业学员优先推荐评选县级“土专家”“田秀才”;三是对符合条件的中职学员优先推荐参评农业系列高级职称、各类先进等荣誉;四是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安排学员参加三年不同类型的培训,以及利用学校与安农联合办学经费补助中职教育,来减轻农民学员学费负担。

(三)平台手段。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确保中职教育有良好的教学实训基地,南陵县确定3-5个基地。运用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安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远程平台、省校教育教学视频资源以及专兼职教师通过学员微信平台发布的微课等,同时,积极开发网络课程用于开展远程教育。

三、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一)筹备情况。自2020年10月起,南陵县农广校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在多年中职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拟定上报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中职教改课程表、家庭农场经营生产(粮食种植方向)中职班教学计划进度表、试点工作筹备进展报告、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报告、农民中职教改试点班教学实施方案和岗位实践记录台账等相关材料。

(二)教改试点班招生及开学情况。根据南陵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选择粮食种植产业,开展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根据招生条件,明确南陵县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开展精准招生工作。为此,在今年南陵县实施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经营管理型即粮食生产和稻渔种养两个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中进行招生,学员报名踊跃,南陵县农广校通过网络报名确认,最终遴选文化程度高、年龄较小的30人参加教学班专班学习。

(作者单位:安徽南陵县种植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南陵县面授高素质
一道2022年加拿大奥赛题的解法探究与推广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由Nesbitt不等式加强式的等价形式建立的几个不等式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自学
自 学
关于南陵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面授”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