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批注式阅读,构建活力课堂

2022-05-30刘志钊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交流文本文章

刘志钊

批注阅读其实是一种历史悠远的读书方式,是对传统评点读书法的继承和发展。当我们在书中遇到关键之处或疑惑之处时,可借助勾画、圈点的方式加以标注,这便是批注阅读。批注阅读既让学生拥有阅读的自主性,还可以提高教学实效。

一、创设有效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批注兴趣

兴趣不仅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更是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核心要素。如何调动学生的批注阅读积极性呢?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面,通过备受学生喜爱的动画展示、榜样模拟、角色扮演、对话互动等路径创设相应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

例如,《那个星期天》一课,教师就可以利用批注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授课。学生对批注阅读没有多少兴趣怎么办?教师可以进行相关指导。“同学们,学习有时让我们充满了压力,面对繁重的课业,我们有时会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到周末,我们就像脱缰的野马,自由地奔跑。那么请你说一说,你是如何度过星期天的呢?星期天又会发生哪些精彩的故事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本讲述的同样是一件发生在星期天的故事。请同学们利用批注阅读的方式阅读文本,将那些触发你联想的、引起你共鸣的句子画下来并展开批注,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度过星期天的,和你的星期天有哪些区别吗?”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快激发了学生的批注兴趣。

案例中,教师通过语言渲染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悬疑”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以此激发学生的批注兴趣。当然,教师还可通过其他途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批注,这样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策略进行引领,示范批注方法

想要提升批注阅读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批注方法。掌握了批注方法后,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更容易捕捉自己想要的信息。对此,教师可采取科学的策略,向学生示范具体的批注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为一篇文章做批注,怎样从文章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获得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例如,《匆匆》一课,教师便可指导学生通过批注阅读的方法深入体会这篇散文的语言之美,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内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教师可为学生进行批注示范。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看看作者在描写时间时用了哪些修辞。此时,教师可以从文中挑选一个经典的句子,如“燕子去了……有再开的时候。”教师在旁边的批注是:“作者通过排比的方法写出了万物更迭,时光流转,为后文的情感表达进行铺垫。”再如,在“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后面进行批注:“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日子在岁月的长河里是如何消逝的。”其次,教师可从较为触动人心的句子着手,在旁边留下感想式批注。如在“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一句后面,教师留下的批注是:“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这珍贵的一生,如何度过每一天才能避免自己白白走这一遭呢?”通过教师的成功示范,学生对批注阅读产生了很多想法,渐渐地便可以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进行个性化批注。

三、精心设计问题,提升学生的批注实效

要保障批注阅读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就要根据相关的文本内容精心设计批注点,在批注点的基础上提问,让学生通过问题深入文本,对文本建立初步印象,再指导学生基于宏观角度展开批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批注不再是随意而为,而是立足一个高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中心问题以及关键点展开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快速地、精确地抓住文本核心,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文本展开深入赏鉴。

例如,《蝴蝶的家》一课,为了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蝴蝶的家在哪里”这一问题的答案,教师从如下角度展开提问:第一,以自己的方式阅读文本,你有哪些疑问,请将你的疑问批注在文本的相关处。第二,诵读课文,对文章建立整体印象,在阅读中想象文章内容,同时以简短的方式概括每一段的段意,并在段尾处进行批注,用精简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并在标题旁进行批注。第三,作者在找寻蝴蝶的家的时候,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可从原文中的哪些詞句看出来呢?请试着将其圈点出来,并在一旁批注你的想法。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探索意识被激发,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展开了文本的探索之旅。

四、提升批注实效,相互交流批注感受

批注阅读可以充分彰显学生对课文的鉴赏力和理解力,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彰显此种阅读模式的有效性呢?课堂互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对批注阅读究竟是敷衍了事还是认真对待?学生是否与作者产生了心灵层面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思想是否产生了碰撞的火花?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得到答案。在课堂接近尾声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让学生直抒胸臆,展示自己的批注内容。这样既可以促进信息的流通和传播,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阅读体验,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批注阅读中存在的不足,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手指》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堂接近尾声之际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让学生自由互动,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分享自己的个性化批注。在交流时,学生的讨论以及批注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第一,你最喜欢哪个手指?理由是什么?如果让你保留自己最喜欢的手指,去掉其他的手指,你愿意吗?为什么?第二,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你现在还坚持之前的观点吗?第三,丰子恺先生对五根手指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独特的认识?你是从何处发现的?学生围绕文本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也不断展示自己在阅读中留下的各种批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聆听并分析其他同学的回答,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涵也产生了更加多元化的理解。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就得到了提升,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在实施批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具体的方法,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入,更加多元化,从而提高他们批注阅读的能力。

综上所述,批注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模式,是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有效方式。通过批注阅读,学生既可享有学习的自主性,也可以感受阅读世界的精彩与魅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践行新课改的要求,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批注式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四个角度深入探讨了批注阅读的有效应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更加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交流文本文章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