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O分类的教学评价模式的建构与应用研究
2022-05-30杨凯栋凡芳红
杨凯栋 凡芳红
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新型的教学理念,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比格斯和凯文·科里斯提出,在1988年引入国内。此理念以人类的认知发展规律作为基础,从而形成一种分类式的教学模式。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化学学科应将教学重心侧重于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因此,在新课改政策下,可利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测量等做出多重改革,以便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内涵
SOLO分类评价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分为多个阶段,这些阶段也是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SOLO分类评价理论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将其思维发展能力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结构水平。在此阶段的学习过程,学生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极易将注意力放在无关学习的信息上,也经常被已有经验所误导,很难对知识建立深入的理解。
第二层次:单一结构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可利用问题寻找线索,并从中探究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关联性。
第三层次:多元结构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可将多个独立的线索串联成问题,再从中探究出准确答案。
第四层次:关联水平。学生可根据学习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并在此情境下探究答案,从而形成系统性的学习体系。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水平。抽象拓展水平可帮助学生看透问题的本质,同时也能推动其越过问题本质,对多元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归纳,从而形成自身的知识理论。
二、以“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为例,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1.制定宏观分类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
在对《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教师需围绕教学内容制定微课视频和导学案,再将两者有效结合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资源。这样可帮助学生对此单元的知识建立初步的认知,使其明确基本知识点。另外,還可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了解学生在导学案中的预习进度,并对数据进行综合整理。随后,将整理所得数据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进行互相融合,从而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从具体分类中可知,有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第一层次,即前结构水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即单一结构水平和多元结构水平;将近二分之一的学生达到了第四层次,思维发展也趋向于关联结构水平;只有个别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第五层次,思维能力已具有抽象拓展水平。根据上述评定结果,教师可以定制出与之对应的学习目标。例如:对于思维发展处于第一层次的学生可围绕“钠和氯”的基础知识,让其了解其中化学现象;对于思维发展处于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学生,可让其集中了解此单元中所有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对于思维发展处于第四层次的学生,可让其将“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深入了解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其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对于少部分思维发展处于第五层次的学生,可对其进行知识拓展训练,开阔其化学知识视野,扩充其知识储备量。最后,将这些学习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在平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SOLO分类评价理论认为,学生若想实现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不但要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还需要不断积累知识,使得知识之间建立起网络化结构。基于此,教师可利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置,使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相统一,从而便于测量学生的宏观表现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指导“氯和钠”的微观教学。
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开展“氯和钠”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明确“氯和钠”单元中的基础知识理论,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整理,再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比如对“钠及其化合物”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将钠的原子结构与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钠的概念,了解钠的获取方式和在生活中的用途,从而建立初步的概念认知。接着,可将“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与其他已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对比掌握更多的知识概念,这样可将知识点转化为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关于钠的完整学习系统,使其深入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概念,明确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及用途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从单一结构发展为多元化结构或者关联结构水平。最后,再引导学生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帮助其建立微观化学思维,让学生通过焰色反应能够掌握检验不同金属元素的方法,并能够从微观角度分析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的本质。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逐层深入和相互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探究,促进其微观思维的逐步形成。化学微观思维是促进学生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而且能使其从了解基础理论知识过渡到系统性知识面的掌握,从而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微观思维的角度分析“钠和氯”知识,可让学生知识网络化思维层次得到显著提升。而且SOLO分类评价理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较为统一,利用此理念可明确测查学生深入理解各个化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水平。
3.尊重学生主体,帮助其建立系统性知识学习体系。
化学学科是高考学科的重要组成之一,对近些年的高考命题进行分析可知,高中化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前的高考题目将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作为考试重点,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化学更加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建立和发展。SOLO分类评价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测量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层次,而且SOLO分类应用于单元化教学测试评价,打破了以往只注重平均分,笼统地评判班级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旧方式,使得精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成为可能,从而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案,引导课堂后续教学内容适应学情,从而使得教学可测量化进行。在学习“钠和氯”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难以形成合理的知识学习体系,学生学习单元知识后无网络化、层次化,因此,教师将SOLO分类评价理论用于单元教学评价测试中,根据学生的已有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制定测试内容,通过测试实施、分析测试结果使得教师能精确地掌握学生的现有问题,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符合自身思维能力的知识学习体系。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基于SOLO分类的单元化教学评价模式在真实应用中还有一些新的问题悬而未决:一是测试过程中有些学生已经做过相应的测试题,这就很容易导致测量的不准确性提高;二是在实际教学班级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单元化学习情况的测试中来,尤其是在一线化学教师多班级任课时,很难在同一时间组织起单元化测试环境;三是在编制单元化知识水平评价的测试卷时,需要教师反复修改直至完善,这在实际教学进度中很难由一位化学教师持续进行。基于此,笔者认为基于SOLO分类的单元化教学评价模式在年级组多教师参与下进行很有必要,在学生测试时间协调和化学科目教师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可使基于SOLO分类测量学生的单元化学习水平变为长远的、可持续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尽管基于SOLO分类的长时间可持续应用依然有待继续研究,但在已有研究中不难发现,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融入SOLO分类评价理论,能够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学基础,使得教师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有效培养其化学核心素养。而且在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作用下,可明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帮助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效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甘肃省天水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SOLO分类的单元化教学评价模式的建构与应用研究——以高中化学学科为例”(基金编号:TS〔2021〕GH86)的成果之一。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