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哲:守住抗震的第一道防线

2022-05-30张悦彭飞孔颖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抗震

张悦 彭飞 孔颖

当地震来临,人们从满目疮痍的家园潮水般撤离时,总有一群人向险而行、迎难而上,第一时间到达地震现场开展应急救援。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副主任曲哲,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防震减灾事业的“逆行者”。

“一定要让建筑真正成为生命的庇护所”

2008年汶川地震,在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彼时,曲哲正在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正是建筑抗震。而到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的考察经历,让他头一次感受到地震的无情。

曲哲回忆道:“防灾其实是土木工程的最大挑战,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汶川地震,我们在课本里面看到的我们觉得好像没有问题的房子都倒成这个样子,冲击感是非常强烈的。从我们抗震这个行业来讲,我们应该是第一道防线。”

汶川地震造成的大量建筑瞬间被摧毁,成千上万鲜活生命被吞噬,对地震科技工作者来说,在伤痛之外,更有一种使命在肩、责无旁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定要做好建筑抗震工作,让建筑为人们抵御灾害,真正成为生命的庇护所。”曲哲再次坚定了投身国家防震减灾事业的决心,矢志践行“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信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曲哲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赴日求学,踏上了防震减灾的探索之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作为国内唯一以地震工程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家公益性科研院所,无论是严谨、求真、博学、创新的学术氛围,还是忠于祖国、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都与曲哲的追求“不谋而合”。

心向往之,行必将至。2012年底,曲哲毅然放弃原本拥有的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岗位安排,来到“冰城”哈尔滨,加入研究所,立志做披荆斩棘的先行者、甘为人梯的铺路人。

防震减灾工作难度大、责任重,难出显绩。一代又一代工力所人接续奋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的防震减灾行业精神。他们偏居一隅,潜心钻研、永不言弃,用“板凳能坐十年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毅力和决心,为祖国防震减灾事业不懈奋斗。

正是这种精神底蕴,成为曲哲砥砺奋进、笃行不怠的不竭动力。

科研之路往往是反反复复推倒重来

很多人认为,做科研就是在安静的实验室里进行推理和演算,但在地震工程研究的实验室里,曲哲常常带着学生铲砂子、抡大锤……往往一天忙活完,整个人都灰头土脸,但这一切在曲哲眼里,只要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儿,就会格外有干劲儿。

曲哲告诉记者:“抗震研究接触的很多东西都是又土又木的,实验室基本上都是像工地一样,各种液压设备,大型的振动台运行起来,噪声是挺大的。我们都是戴着安全帽,带着学生,穿着工作服,然后就搅拌混凝土、砌筑砂浆,包括抡大锤、拧扳手都是我们亲自干,锻炼了好多肌肉。”

科研之路从不平坦,从构思研究课题到设计方案再到进行实验,往往需要经历无数次反反复复的推倒重来。曲哲也不例外,比如一个用来做地震模拟的空间实验框架,曲哲从提出设想到完成,整整用了3年的时间,前前后后经历了无数次方案调整。

曲哲介绍:“它是容纳空间的一个动力系统,可以实现地震模拟。从2019年开始提出这个设想,方案的论证就是反反复复地推翻一个方案,再想新的方案,这个过程花了一年多。觉得用橡胶制作就可以实现这样一个框架,后来发现根本就不行,它刚度和质量的匹配很难做得到。直到去年,才把它给做出来。”

“哪怕山高路远,也要一往无前”

研究抗震,就要做到闻震而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而震区在地震过后常有余震发生,危险可想而知。这些年来,曲哲奔赴过2011年东日本9.0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和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8.1级地震等多个震区,开展应急评估、收集数据、进行科学考察……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从未迟疑。

2013年芦山地震,曲哲第一时间奔赴地震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建筑物安全鉴定、灾害评估和工程震害科学考察等工作。他和同事们一起,走进布满裂缝的房屋,爬上摇摇欲坠房子的屋顶,穿过落石不断的山路……为了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他们无数次行走在“钢丝绳”上。

当灾区群众安睡时,他们在整理白天搜集的资料;当晨曦微露,他们已翻过一座山头,开始新一天的灾害评估。为了给防震减灾事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曲哲毫无怨言,他说:“只有深入建筑震害现场,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震害资料。哪怕山高路远,也要一往无前。”

曲哲说:“应急阶段当地各種条件可能都被破坏了,我们要有一身装备,有一个马甲背在身上,连续几天可能都洗不了澡,时间长了又是灰又是汗,感觉就僵住了。同时,还有很多很危险的情况,需要你当机立断。有一些楼看着平时没什么危险,但是保不齐会有比较强烈的余震。我们在芦山地震考察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些余震。在地震后,怎么样把我们国家的防震减灾能力提升,这是一种使命。”

2015年尼泊尔地震发生后,我国立刻对其进行援助。曲哲作为灾情评估团队成员,飞赴异国他乡。当地落后的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不少挑战。驻地停电、汽车抛锚是家常便饭,房间里壁虎、蜈蚣出没司空见惯,还要忍受水土不服带来的身体不适。但当当地群众把他们的辛苦付出看在眼里、赞在心里,随时随地向他们竖大拇指时,曲哲真切地感受到:“身后是强大的祖国,眼前是有意义的工作,人生何其荣幸!”

2010年,曲哲率先将留日期间参与研发的铰支墙-框架新型减震结构体系引入国内。这种高性能的新型结构体系可以有效防止建筑在地震中发生薄弱层倒塌。但是科技创新绝非易事,引入的新型减震结构在国内遭遇“水土不服”。面对挑战,曲哲带领研究生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的先进设施,废寝忘食、集中攻坚,不仅破解了难题,完成了多项高难度大型结构实验,还将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内多项抗震加固改造项目,多项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在科技创新的陡峭山路上摘得累累硕果。

“在孩子们心里种下防震减灾的种子”

除了地震工程研究,这些年,曲哲也尝试利用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账号把和地震工程有关的知识用更有意思的语言、视觉表现方式展现出来。

比如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一颗熟鸡蛋的结构联系在一起,就能让孩子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地球和地震。在他看来,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从孩子抓起,方能让更多家庭受益。

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对业务能力要求高、耗费精力大,又很难见到实质性成果,大多数人不愿投入太多精力,但曲哲不这么认为:“如果能将晦涩难懂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是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有效途径。”

曲哲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相结合,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传播优势,运用公益设计、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积极传播地震工程和结构工程等相关科学知识。他的“哲设计”创作,通过对2011年东日本地震、2015年尼泊尔地震、2018年台湾花莲地震、日本大阪地震和美国阿拉斯加地震中的典型震害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传播,深受读者喜爱。

曲哲认为,孩子是科普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防震减灾的种子,会慢慢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2016年,曲哲为北京“小苹果树学堂”创作设计并主持建造了可移动的房子“果盒”,应用了全装配式结构、可开启天窗、被动隔热等先进建筑技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2018年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他出版了原创地震科普绘本《震振震:房子为什么摇晃》,让孩子们在互动游戲中了解地震、共振和抗震,中国青年网、科技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为绘本刊发专稿,收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无论是对地震领域的科学研究,还是对防震减灾的科学普及,在他眼里,“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事,都是天大的事”。

这些年,曲哲主持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出版多部专著、译著,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这些成绩为他吹响了继续勇攀科学高峰的冲锋号,也鼓舞着一代代心怀“国之大者”的防震减灾科研工作者们奋力开拓更加璀璨的星河。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曲哲是这样,一代代地震科技工作者也是这样,他们秉持着“求真”的科学精神,既敢为人先、攻坚克难,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为推动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创新发展,矢志不渝奋斗在路上。

来源=央视网 央广网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抗震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古建抗震有绝招
家庭防震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