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的福气(评论)

2022-05-30高云峰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外爷福气散文

文字自带福气。

这福气,发端于作家本人,传播于世,启发广大的读者受益,乃文字之幸。有福的文字,送到全世界有福的地方,送给有福的读者,无论此刻、将来,都在修一种功德。

散文的福气,何尝不是如此?时下的散文创作,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但主流应是那些传播人间真情、至爱至善、幸福安详的散文,也就是说,写什么样的情怀,给什么样情怀的人阅读,是作家本人应该考虑的问题。你传播幸福,别人就会获得幸福。你传播悲伤,别人就会获得悲伤。你传播狭隘的偏激的暗黑的,别人就会获得狭隘的偏激的暗黑的。如此而论,读一篇散文,我们不仅从作家作品中获得思想,还会增添一些自己的思想。散文虽然是小众的孤独的个性化表达,但由于写作者众多,且易于操作,易于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发表传播,形成了空前的散文热,但越是这样,我们更应该警惕什么样的散文才是值得你写的散文,才能在海量的散文篇目里大浪淘沙出你自己。所以说,一个作家喜欢写什么与读者喜欢读什么,一个人的好文章与读者们公认的好文章,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命题,换言之,作家们也是在传播自己的某一种心情。

我阅读过很多给予我福气的散文随笔,获得了不少思想和智慧,也影响了我的散文创作。散文是写给别人看的,但写的是自己,而给予别人的,我想每一个人都很清楚自己心中的美学诉求。有一段时间,读“五四”时期作家废名先生(1901—1967)的《竹林的故事》《废名散文选集》,他文字里的如唐人绝句般的意境,舒缓,宛如小夜曲一般迷人。更不提他那散文化小说的特质,散文家的童趣,若隐若现,如隐士之影。又比如今天,107岁的老作家马识途的散文新作《百岁拾遗》,有一文,描摹了一位旧宅里的老者,他,打发孤独的方法竟然是跟院子里的鸡鸭鹅、昆虫、花草等东西对话,好像老朋友一样久违,无比亲热,幽默至极。面对这样极其热爱生活的有趣的人,我们也变得快乐起来。乃至读一些先秦时期的典雅之作,我们首选的必是愉悦之作,美丽之作,有福气之作,因为我们明白,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来读。

这世上,传播福气的散文作家太多太多了,内蒙古作家高云峰就是其中一位。

一日,偶然读到他的散文《叫声爸爸》(原载《草原》2022年第2期,《海外文摘》2022年第8期转载时,标题改为《那个叫“爸爸”的人》),脑子里突然蹦出来“文字自带福气”这句话。又一日,得到作者散文新书《我有所念人》(作家出版社2021年12月第1版),读罢,真真加深了我对他的判断,他,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的人生苦难多舛,却超越苦难,逆境处前行。他的出生地,生存着他念念不忘的血脉至亲,人们在这里生生不息,苦难仍继续,他放下痛苦的过往,拥抱人世间的这一切。细细想来,你放不下苦难和痛苦,苦难和痛苦也放不下你,你拥抱了快乐,苦难和痛苦才能远远躲避你。《我有所念人》书中所列,无非是父母亲情、世间杂象、人生百味,作者却一次次写出感动,写出真情,写出爱和善良。对诸多所念的亲人如此,对读者们何尝不是如此?虽未谋面,即获此情,我想这种通过文字所建立起的幸福感,远远超过我们的被动阅读、被迫阅读所带来的浪费阅读时间的那种愤怒。于是乎,这一期向读者诸君推荐高云峰先生的6 篇散文新作。读罢《刮草地的外爷》方知,写人的散文不好写,如果不从思想、情怀、责任等角度取材,仅仅从个人情感宣泄的目的出发,很容易记成流水账,其笔下的人物也会写得很俗气。如果从他者的角度去观察你的亲人、你最熟悉的人,思考像他这类人的生命故事,是否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有所修正,有所指领,那么,这个人物在你的笔下就保持了一种陌生感,你下笔时也就比较客观公允,写起来非常自然。自然的文字最可贵。比如作者高云峰写到他的外爷时,用了“刮”字,像刮风一样在外边四处闯荡,这样的人生,这样的果敢意念,说到底是在写一种拼搏的、不认命的精神。尽管写到最后,作者的舅舅成家后,“外爷再没有‘刮草地,外爷老了,刮不动了”,最终一事无成,让人唏嘘不已。不禁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外爷这样一生闯荡一事无成的人很多很多,并不是你努力了刻苦了拼搏了,就一定有好的结果,好的物质回报,平凡平庸的人满大街都是。文中,作者用了“刮草地”这个土语,使这篇散文一下有了地域特点,充满了阅读的新鲜感。读到后半部分,作者还一直不肯道出他的外爷是如何刮草地的,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直到第五章的最后,作者才道出实情:“他就是一个贩菜籽的老头,每年去两趟,按照伊盟的种菜季节,种前把菜籽赊卖,初冬收菜时去要账,走在哪里,有朋友的话就吃住在朋友家,没有朋友就乞討。”这样的人,回到老家神木,假装一个吃穿不愁、轻松赚大钱的汉子,而真正知晓他在外面世界的底细,竟然是过着接近于乞讨般的苦日子!平常的人,生存不易,你我也不例外。从作者的外爷身上,我仿佛看见了很多人一辈子的缩写版,一辈子的不服输,去拼搏,不舍日夜。作者此意,高明之处也在于此。

同样,作者在《我们村的女人们》一文中也表达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少女巧花单纯而善良,不知被哪个负心的男人所哄骗,一不小心怀了孕,肚子里有了孩子,却始终不跟爹妈道破这个男人是谁。被父亲殴打后,她顿感自己走投无路,一狠心,上吊自杀了。巧花的悲剧是村民们封建狭隘的思想所造成的。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了五十年后的女大学生面对自己怀孕后,从容自然地处理自己怀孕一事,道出了两个时代、两类女性截然相反的生活遭际,令人感慨万千。而《离不了婚的翠萍》一章,描写了村姑翠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闹离婚无果,最后离家出走三十年,追求自己的婚姻与幸福的故事。像这样行事干脆、作风果断的女人,却被相对闭塞的村里人视为不守妇道、不正派、不正经的婆姨,视为异类,何等的悲哀。好在文章结尾,翠萍的哥哥通过电视节目找到了这个妹妹。原来,翠萍在内蒙古牧区与一个不会说汉语的牧民结了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所以说,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我们村,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就是走出我们村,翠萍走得最远最彻底。”

《一个美丽的背影》文中,作者描写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学老师。作者的卢玉香老师是村里唯一的老师,作者按辈分应该叫她“婶娘”,她的丈夫在兰州当工人,留下她和孩子在村里,所以,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四个年级二十多个学生,学生们、特别是“我”只装满了年轻的玉香老师,这份生命启蒙阶段的恩情,“我”记了一辈子。都说老师像黑暗里的一盏灯。作者看来,“只有老师的窗户亮着,一盏明亮的灯散着黄黄的光晕。我喜欢独自看着老师的灯,看着看着,这盏黄黄的灯就走进心房,温暖少年孤寂的心。”少年的人生拐角,光明突现,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未来的美好理想的憧憬,都集中在一位平凡的女老师身上,何其有幸!可叹的是,就是这样一位非常敬业的老师,半年后,女老师离婚了,背着孩子以及行李离开了那个偏僻的小乡村,留下了一个美丽的背影。“更让孩子们丧气的是,卢老师这次回来并不是给我们再当老师的,而是永远和高念文告别,和她的学生们告别的。”朴素的语言,真实的场景再现,令人泪目。其实,老师心底牵挂着每一个学生,不想让哪怕一个孩子中途辍学,但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又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啊。我感动于文中这一番对话:

老师问我:“如果你妈妈不让你念书,你怎么办?”

我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老师盯着我说:“小林,你记住我的话,如果有一天你们家因为困难你念不成书,就去神木城找你爸爸,让他供你念书。无论如何要念书,靠念书离开高念文。”

我使劲点点头,记住了老师说的话。

散文《绝唱》,是我以编辑眼光,从他的散文集《我有所念人》里选取了散文《音乐如水在我干涸的心田流过》第一章,单独成篇,且放在这一组散文首篇的。标题也是我起的。之所以这么做,我想选稿的初衷,我肯定是被作者那美丽而又清愁的诗化般的故事打动了。1973年,秋日的下午,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学校,风琴声过后,教室里传出一个女孩子的歌声……这歌声,轻盈缥缈,似甘泉,是小鸟,是白云,把作者镇住了,小小年纪,却从来没有听见过,少年的心灵的空谷里也便常常回响起她的歌声。作者为什么能久久不忘这歌声呢?文章背后的思考,我想,才是作者原意:落后的乡村小学,缺少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缺乏专业的艺术老师,进而忽略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只追求应试教育成绩,多么痛苦的不堪回首的记忆!乃至今天,很多农村中小学校依旧以应试教育为纲,体音美课程形同虚设,师资力量薄弱。好在今年,教育部要求各地必须全面普及我国中小学体音美义务教育,2023年将音乐、舞蹈、美术和体育考试成绩纳入学生的应试成绩……精短的篇幅,巨大的留白,我想这就是《绝唱》作者所应该追求的散文的创作要义。

我忽然想到了“苦难”这个话题。

人类并不缺乏苦难,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和苦难有关。诚然,苦难很容易毁掉一个人,也可以拯救一个人,同理,一个家、一个群体面对苦难的结局也是一样。那么,我们书写苦难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是走出苦难,超越苦难,化苦难为快乐,打不垮,重新站起来,迎难而上,甚至成功逆袭,用自己的苦难故事启发自我的思想,获得一些新的智慧,用苦难成就下一秒的你。我们用自己的苦难故事告诉别人:“我既然可以这样,你,肯定也能做到!”高云峰的散文集《我有所念人》,大多是写个人、家族漫长岁月里的苦难,有的篇什,有的人物,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沉重,这需要作者很大的勇气,大胆剖析自己、把自己的一切所念全都交给读者的勇气。书名“我有所念人”,选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夜雨》,其“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的感叹尤为动人,也表达了作者此刻乡愁。高云峰和白居易,尽管隔着1200多年的时空,两个人都是一样的所处他乡,思念故乡,担忧亲人,所念,所写,真的是,太想念他们了,太想念了。他生于陕北小村,而今天,居住在内蒙古的省城呼和浩特,所念多么的深沉!我们当中,也有不少和他一样类似经历的人,捧起这些文字,也会勾起你我他们千丝万缕般的乡愁的。有那么一瞬,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他笔下的若干个人物,而是在读自己的亲人,对《那个叫“爸爸”的人》里的父亲、《为苦难而生的母亲》里的母亲,《奶奶,你是风中的一片枯叶》里的奶奶,《与岳父下棋》里的岳父,《客厅里的颁奖典礼》里的贺长江叔叔,《你的青春在我的记忆里》里的妻子等,似曾相识,熟悉亲切,这一点讲,作者不单单传达了乡愁乡情,还是在传播一种亲人般的福气呢!

读《你的青春在我的记忆里》《想请初恋吃顿饭》《天使驾到》,作者用笔闲适,情感真,细节妙,可见,作者也是善感的人。比如散文《想请初恋吃顿饭》,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恋爱时的含蓄、惶恐、不安以及假装镇定、不敢大胆表白,描写得如此传神:“我心慌得不敢打开,不敢在教室打开,不敢在宿舍打开。一口气跑到东城墙外的树林里,拣了一个树冠漂亮、树根细沙干净柔软的地方,盘腿坐下。平息了一下慌乱的心,才用舌尖舔湿信封封口,慢慢抽出那一页粉红的信纸。信和她人一样,平和、恬淡……”“ 她的胃口似乎不好,只是看我吃。我劝她吃时,才吃一小口。看我吃得狼吞虎咽,她把自己盘里的鱼丸隔一会儿夹一个给我,碗里的米饭也分一半给我。当我吃饱了,才发现她的碗里米饭还剩一半,盘里的鱼丸除了给我吃掉的,几乎全在。粗心的我这时才看到那双默默注视着我的眼睛里正有无边的潮汐涌起!一刹那,这潮水淹没了我的心。”这两处心理描写,作者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朴素,真实,再现了两个恋爱中的男女的浪漫现场。大学毕业后,两个人终究没能走到一起,八年后,作者偷偷来到她的学校,想看看那个他想着八年却总是看不见的人,“一进大门就遇见了。还就是遇见了,就是她!我们互相认出了对方”。然而,作者终究没有说出此行的目的:

她问我:“来学校找谁?”

找谁?心里想的是:找你呀!嘴上说出的却是:“找某某同学。”

看见她挺着一个大肚子,我问她:“什么时候生?”

她说:“预产期就在这周。”“那你还来学校上班呀?”我几乎是大喊着说。

她十分平静地告诉我,带的是高三毕业班的数学,孩子们再有一个月就高考了,她能坚持多久算多久。

这段恋情,虽说过去四十年了,作者心里依舊保留着这样一个俗念:请她吃顿饭!但就是这个俗念,直到文章的结尾,也未能实现,太遗憾了。难怪,作者这样写道:“四十年了,我们像陌生人一样在各自的轨道上生活。我有了一个和睦的家,两个可爱的女儿也各自成了家。她呢?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呢?我不知道我们再坐在一起的时候,该说些什么?”

观察作家高云峰的散文新作,探讨他在散文创作中的种种努力,尤其是分析其散文的文本内核,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单篇而论,高云峰散文的文本内核是坚硬的,朴素的,实打实的,有强烈的亲和力和故土情怀,特别是作者多篇对于苦难故事和人物的书写,非常感人。我在想,读一篇好的散文,再长也不觉得长,再短也不觉得短。高云峰未来的散文创作,可不可以再工一些,再短一些,再哲思一些,再空旷一些,或者说,再多写几篇像《绝唱》那样的散文,如果那样的话,就更好了。

由此,我还想到我们这些散文作家的责任,写情怀,写思想,写他人,把熟悉人当陌生的他人去写,写出你的祝福,写出你满满当当的人间福气,那么,你的文字所传播到达的每一个地方,读者一定能感受得到,也一定会收获这份福气的。

责任编辑:青芒果、姚逸凡

猜你喜欢

外爷福气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福气糕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福气满满的腊八节
外婆不见了
外爷不见了,外婆也不见了
外婆不见了
外爷不见了,外婆也不见了
有福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