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诗品》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课程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2-05-30谭宏旭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谭宏旭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初中德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十四诗品》是我国古代美学领域的一座丰碑,虽然目前学界对于此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仍有较大争议,主要包括晚唐司空图说、元代虞集说、明代怀悦说等,但这些争论并不妨碍我们欣赏和体悟其中蕴含的美学与哲学智慧。《二十四诗品》因其别具一格的四言体例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全篇仅有千余字却产生了“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句,可见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如果我们从德育角度重新审视《二十四诗品》,会发现其在美学与诗意之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

一、《二十四诗品》中的德育元素挖掘

(一)奋斗观: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十四诗品》以“雄浑”开篇,颇有《易经》“乾卦”及《庄子·逍遥游》之韵味,将“雄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最高境界,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气磅礴。本品开篇所言“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对这种雄浑气度进行了溯源,指出这种气度源自向内进行自我追寻,并特别强调“积健为雄”的重要价值。所谓“健”,即指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如日月升落不受外界影响。以这种独立自强的精神奋斗不息,就能逐渐培育出一种雄浑的精神气质,达到“具备万物,横绝太空”的境界。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如果注重培养青少年勤奋自强的品质,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让他们成长为胸怀宽广、格局远大的栋梁之材。在《二十四诗品》的“劲健”一篇也谈到“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在印证这种自强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指出“期之以实,御之以终”,说明这种雄浑劲健的气度和内心的充实高度相关。一个人的内心如何充实?这就需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因此从当代德育的语境来看,这种精神气质的培养和理想信念相关。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岳飞《满江红》、曹操《观沧海》等名篇入手,直观感受作者诗词中的豪情壮志,并从作者的人生经历阐释这种气度与其志向及自强奋斗之间的关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将这种奋斗观与七年级下册第三课《青春飞扬》相结合,用“积健为雄”与教材中的“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等观点相互印证。同时可以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时,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奋斗昂扬的意志是战胜风险挑战、渡过逆境挫折的强大动力。

(二)审美观:淡泊宁静的气度

《 二十四詩品》全篇贯穿一种灵性之美,这种审美取向强调对物质的超脱、对人生重要课题的反思,体现着一种求智、求真的精神。在《绮丽》开篇即用“神存富贵,始轻黄金”点破其审美观的实质——轻物质而重精神。在《疏野》篇中作者谈到“拾物自富,与率为期”,对率真之美推崇备至。这种审美观强调人反观内求,在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精神生活中寻求幸福,达成自我实现。这种思想与《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中提到的“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相契合。《二十四诗品·自然》中的“真与不夺、强得易贫”还阐述了实现人生幸福要取之有道。这种思想的基础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知,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初中生正处于对美有强烈的探究欲,非常注重自我形象构建的人生阶段,并且较易产生效仿行为。通过接触这种审美观,可以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提升精神境界,正确看待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此外,《冲淡》 中的“阅音修篁,美曰载归”,《自然》 中的“俯拾皆是,不取诸邻”等句都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初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中的《诫子书》《 陋室铭》等篇章进行教学讲解,不仅能够丰富青少年对平凡生活的审美体验,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理念。《道德与法治》 课程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发现自己》 强调要“接纳与欣赏自己”和“做更好的自己”,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认识和评价自己,有效化解因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城乡差异等社会因素带来的自卑心理。

(三)学习观:超心炼冶的钻研

《二十四诗品》作为一篇诗歌创作指南,不仅对诗歌的赏析者提供了独到的角度,也对诗歌的创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一条重要的创作准则就是钻研。在《洗炼》一篇中,作者专门提到“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反映了一种千淘万漉、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只有“体素储洁”,摒弃外物的纷扰,才能“乘月返真”,达到精纯专注的沉浸状态。《含蓄》中的“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和《劲健》中的“饮真茹强,蓄素守中”等句也都体现着这种厚积薄发、忘我执中的追求。初中生正处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好奇心较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人生阶段,能否形成专注的心性,能否养成精益求精的学风对他们未来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在教学中结合《送东阳马生序》等篇章品读《二十四诗品》中的这些名句,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良好品格,提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力和沉浸感。在《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中,强调了学习既有快乐也有辛苦,并且指出“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做出努力”,这就与“超心冶炼”的精神相吻合,而教材中还谈到“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如矿出金,如铅出银”正是对这种愉悦享受的形象描述。

(四)生态观:天人合一的和谐

《二十四诗品》中对于美的阐释往往与自然景物相融通,例如《纤秾》中的“碧桃满树,风日水滨”,《典雅》中的“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绮丽》中的“露余青山,红杏在林”,《精神》中的“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等句,画面感极强,读之令人心驰神往。而其中很多句子还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如《沉著》中的“脱巾独步,时闻鸟声”,《疏野》中的“筑室竹屋,脱帽看诗”,《旷达》中的“花覆茅檐,疏雨相过”等句,都表达了人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享受的乐趣和美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诠释。生态文明教育是初中生德育中的重要内容,例如《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中就利用陶渊明的《饮酒》和梁衡的《天星桥(片段)》来展示生态之美。但是对于很多生长在城市中的初中学生而言,并没有太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因此未必能够领会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因此可以配合《二十四诗品》中的上述名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热爱,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认识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既是必要的,也是快乐的。

二、《二十四诗品》融入初中德育课程的独特优势

“中華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我们必须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初中是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与专注力有较强的相关性;虽然开始形成逻辑思维,但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概括仍不太准确,对形象素材的接受度较高;对有兴趣材料的识记效果较好;对抽象概念较易产生学习倦怠等。因此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必须想办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注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首先,《二十四诗品》形神兼备、富含形象生动的意象,可以让学生产生直观认识,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哲学和美学概念,也便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其次,《二十四诗品》的语言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篇幅短小精悍,非常便于背诵,初中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和识记其中的优秀篇章和句子,形成写作素材储备,逐渐内化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部分。此外,《二十四诗品》中的美学和哲学思想可以在大量的古代诗词中找到印证,因此可以和初中语文的很多篇章相呼应,实现统编教材德育元素的融通。最后,《二十四诗品》的文体博采儒道诸家之神韵、处处暗藏机锋,与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通俗武侠文学、网络文学中的“心法”“秘籍”颇有神似,与当代青少年的“古风”“国潮”文化相呼应,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将《二十四诗品》有效融入初中德育课程的路径

要把初中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分子,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广大初中教师可以对《二十四诗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有效融入初中德育课程。

(一)对其中的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诗歌美学典籍,在发展和融合儒家、道家、禅宗等思想的同时也难以摆脱其时代的局限性,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其中杂含部分道家的出世隐逸思想,如果不加正确地鉴别引导,可能被初中生理解为一种颓丧消极的世界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这一方面进行正确解读,指出这种避世思想与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社会的动荡、人民寿命和健康水平不高有关,也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仁人志士难以很好地实现其理想抱负有关。要注意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们生逢其时,人人都有靠勤劳双手成就属于自己人生精彩、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机会。因此要以雄浑劲健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用疏野冲淡的态度看待名利与物质享受,在诗品中塑造人品,用诗歌之美陶冶生活情趣,升华人生境界。

(二)将经典篇章以阅读素材形式引入语文课程

《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含蓄》等篇生动形象、富有韵律感,较好地阐释了中华传统美学的独特神韵,其中的很多名句广为人知,建议纳入初中语文教材或阅读素材,或者与王维的《竹里馆》、李商隐的《无题》等诗篇相辅相成,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感悟。也可以古诗文赏析和文言文阅读试题形式出现在考试中,让学生注意和了解《二十四诗品》,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制作与《二十四诗品》相关的微课、音视频教学资料等,向初中生及社会公众普及这一中华文化瑰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其德育元素,实现美育与德育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

(三)将传世格言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

格言是初中德育课程的重要素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收录了《格言联璧》中的格言名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种文体与《二十四诗品》中的句子同属四言句式。因此可以考虑将《二十四诗品》中关于人生观、学习观、生态观等方面的经典句子以格言形式纳入《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相关主题相呼应,并配合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代表人物的事迹,结合教师的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形成对“君子人格”“淑女品质”的具象认识和积极的效仿行为。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德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