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教办学思想及其启示
2022-05-30尤咏
[摘要]黄炎培作为近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其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与其个人经历和成长过程紧密相连,经历了“倡导教育实用主义”“引介外国职业教育”“实践中国职业教育”三个发展阶段。通过史料分析,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职业教育办学实践呈现出根据产业和社会实际需求办学、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两方面主要特征。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职业院校要以立德树人、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以集群发展、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为载体,以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发展水平为路径,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黄炎培;职教思想;做学合一;办学实践
[作者简介]尤咏(1974- ),女,江苏常州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118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黄炎培职教思想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SJYB0772,项目主持人:尤咏)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8-0099-05
黃炎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是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先驱。一百多年前,以黄炎培等为代表的爱国教育家为实现救国图存,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黄炎培将职业教育作为改变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解决劳苦大众生计问题、实现富民强国的良方。他不仅极力倡导职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主张,还创办了以中华职业学校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办学实体,奠定了近代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和办学实践基础,对新时代职业院校办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及中华职业学校建校初期原始史料的分析,探索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职业教育办学实践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办学提出对策建议。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强敌环伺、国弱民贫的背景下,黄炎培等有识之士通过国内调查和域外考察为中国教育之弊端寻找治“病”之方。在他们的积极宣传和倡导下,职业教育得以在国内推广。全国教育联合会对实业教育的改革,为职业教育萌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舆论和实践基础。
(一)倡导教育实用主义
1913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主张中国教育应以实用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学校教育应适合社会生活之需要。1914年起,黄炎培对国内部分省市进行实地考察。此次考察使黄炎培更清醒地认识到,当时中国教育的症结是教育与实际相脱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他发表《实用教育主义之关系》《实用主义之旨趣》等,不遗余力地宣传、强调教育的实用主义。虽然当时黄炎培并未明言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改变中国教育的窘状,但他已经开始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
(二)引介外国职业教育
黄炎培真正开始认识、倡导职业教育,并将其引入国内始于他的美国之行。1915年4月,黄炎培参加游美实业团,赴美考察教育并参加了在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面对当时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确立并取得突出成就的现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归国后,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演讲,宣传介绍当时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在国内主要教育刊物陆续发表“美国教育状况纪要”“职业教育实施之希望”等文章,通过比较和分析中美教育的差异,阐明在中国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1917年1月至2月,黄炎培与陈宝泉、郭秉文等组成考察团先后赴日本、菲律宾考察。回国后,考察团成员将考察所得整理成《考察日本菲律宾教育团纪实》出版,黄炎培也专门写了《东南洋之新教育》一文,在北京、上海等地广泛介绍宣传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由于黄炎培与教育界和实业界的广泛联系,倡导职业教育成为当时国内教育界的潮流,各界人士纷纷响应,陈独秀、蔡元培等也不断发表文章提倡发展职业教育,政府也给予支持。至此,我国职业教育开始萌生。
(三)实践中国职业教育
1917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其创立之初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认为,生计问题是中国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提出沟通职业与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解决生计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以推广改良职业教育。191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以职业命名的学校——中华职业学校,“以例示人”实践中国职业教育。通过举办中华职业学校等职业教育办学实体,实质性地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黄炎培职教思想下的职业学校办学实践
(一)产教融合:职业学校办学要根据产业和社会实际需求
中华职业学校在最初建校过程中,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办学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满足职业界的要求。通过调查,确认当地最缺的是铁工、木工、珐琅和纽扣四个种类的技术工人,因此仅仅就开办了这四个专业。同时,为配合这四个专业的建设,专门设立了附属工厂。“附属工厂成立于1918年夏,开设铁工场、木工场、纽扣工场和珐琅工场。各工场的工人和艺徒,不超过40人,各工场的机器总共不过20座。但是附属工场的发展很快,至1920年年底,附属工场面积扩大3~4倍,工人和艺徒总数增加了4~5倍,全厂机器数量增添了3~4倍。给工人的工资10元~30元,给艺徒的工资1元~15元。每天工作8小时,珐琅工场采取轮班制,每班8个小时。”①中华职业学校工场生产的珐琅,是其他国内工场无法生产的,“其产品质量在当时可以替代进口的日本珐琅”②。
以开设纽扣专业为例,中华职业学校在纽扣科的旨趣和办法中提出,纽扣是每天的日常使用的必需品,所以这项物品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当时纽扣主要是从欧美和日本进口,每年进口额达到数百万,仅铜纽扣的进口就为日本和西方国家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岗位。为了挽回利权,推广新职业,中华职业学校设立铜纽扣专业,希望学生将来毕业后可以以此谋生,并推广这个新的职业。为了办好这个专业,中华职业学校专门聘请了技师并购置了相关机械设备。“纽扣科开办之初招生名额30人,4年学制,要求学生实习时不但要制造纽扣,还要在最后两年中同时参与铁工机械以及制图等专业的实习”③,因为当时制作纽扣也需要用到铁工机械。
从上述旨趣和办法中可以发现:首先,中华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开办对相关产业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相关产品市场前景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次,中华职业学校专业的开办不仅要解决工业生产的大规模用人需求,也要满足家庭作坊式小企业的需求。最后,专业的开设要具备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加大基础技术技能的实训时间和力度。此外,中华职业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时调整招生专业,如1923年,由于商科学生出路不够理想,学校立即对商科进行暂缓招生。
(二)育人育才:学生要着重培养动手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在中华职业学校办学过程中,黄炎培高度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崇特色手工课程,并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的教育考察中格外关注手工课程、科学课程和体育课程。他提倡以实际操作、实际应用为衡量标准,强调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劳动,以实际劳动作为掌握技能的首要途径。入学后,为避免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会组织其去工厂参观实习。如组织铁工科学生访问江南造船所。“所长刘冠南向学生详细介绍指导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和零件的装备方法,学生对这样参观形式的教学满意度非常高”。④
中华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服务社会。一是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参与各类组织,包括校友会、演讲会。二是“打开学校大门,由学校学生组织,面向全市市民,定期开办市民俱乐大会,提供各种娱乐节目和电影新剧等”。三是“学校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推荐毕业生到相关企业就业,对于技能未尽娴熟的学生,则往工厂推荐实习,继续历练”。⑤招生时关注来自工人阶层的子弟,会主动发函给铜械器公所和铁械器公所,选送同业子弟投考学校,希望能够选拔出具有熟练技术经验的学生,并在将来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黄炎培职教思想对新时代职教办学的启示
黄炎培向国内引介、推广职业教育之时,“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盛行,让世人接受职业教育的理念尤为艰难。因此,以黄炎培为代表的先贤,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深度思考,系统回答了职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形成了黄炎培职业思想,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为中国职业教育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职业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以集群发展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为载体,沿着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的路径,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根本:立德树人,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
围绕黄炎培从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观,为适应新时代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要求,要加强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教学模式的守正创新。
1.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围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建设。进一步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劳动、生活、艺术、体育、科技等公共通识核心课程和专业通识核心课程建设,丰富完善必修和选修课程资源,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潜能;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2.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遵循“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選择、卓越教学”的方针,建设多样化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创新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打造模式多样、活力凸显的人才培养格局。全面推行长学制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试点,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改革,研制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五对接”,即培养目标与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对接、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鼓励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项目实践,以系统研究促进探索实践,以实践效果推动局部或整体改革。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最大程度地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保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3.加大教学模式守正创新。全面推进“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改革,以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案例)、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确定专业课程结构。开发基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项目化课程,共建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全面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继续推进职业院校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建设。探索校企双导师制,加强专业教育引导、职业岗位认知和职业生涯指导,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切实提升培养质量。完善“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赛训融合机制,将国家、省和行业、企业技能竞赛标准和模式全面引入教学环节。将企业一线技能大师请入课堂,将行业前沿知识带入课堂,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将职业化训练嵌入课堂,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能。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完善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二)载体:集群发展,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围绕黄炎培从企业需求角度开设专业的办学经验,应加快建设符合区域经济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群,构建符合院校自身特点的高峰专业群,创新专业群和专业建设持续发展机制。
1.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坚持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牢牢把握国家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的重大机遇,紧密对接职业院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业态,瞄准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按照“集群、特色、共享”的建设思路,重点建设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群,按照专业群组群逻辑,重构群内专业方向结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改造传统专业和开发新兴专业,全面形成具有区域产业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专业集群发展格局。推进以专业群为基础建设二级分院,探索跨界融合建院。
2.构建符合院校自身特点的高峰专业群。根据职业院校自身特点,遵循专业发展规律,分类设置建设目标,建立专业分层和动态调整机制。职业院校可对接高职专业认证要求,持续推进国家级高水平骨干专业认定项目、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积极培育有较好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夯实新开专业和若干薄弱专业的发展基础。全面形成以特色专业群为骨干、其他高峰专业群为补充,分层分级、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加快打造一批体现学校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处于国内顶尖发展水平的专业高峰,快速彰显专业高峰建设的示范辐射效应。
3.创新专业群和专业建设持续发展机制。建立跨界集群推进政策。围绕职业院校确立的特色专业群和高峰专业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打破院系壁垒,按照专业群集中建设和配置资源,组建跨专业群团队;建设一批问题导向、覆盖面广的跨专业群协同融合平台和交叉创新平台;探索实施跨院系教师双聘机制,解决人员流动和平台考核评价问题,营造专业集群交叉共建共享的氛围生态。创新优势特色专业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和管理,组建一批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行教学院系统一领导下的团队带头人负责制,赋予团队带头人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推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改革。
(三)路径: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围绕黄炎培职业教育为服务社会发展的目标,为提高学校服务和发展水平,要进一步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持续打造社会服务特色品牌。
1.进一步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机制。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机制的建设,建立完善产教融合理事会制度,构建“政校行企”一体化管理体系,强化对产教融合工作的规划计划、指导协调和监督服务。可设立产教融合项目专项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和奖励经审批立项的产教融合项目,申创国家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辐射带动全校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实体化运作产教融合职教集团,吸引多元主体深度参与各级职教联盟。依托职教集团统筹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组建校企联合学院等一批办学相关方利益共同体,统筹专业建设、招生就业、产学研、监督评估等事项,创建省级、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2.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科研技术、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的合作空间和规模。建立健全以省级科研平台、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校级工程技术中心等为基础,以职业院校内部其他科研技术资源为补充的科研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省級培训中心、区域性行业培训中心和校企共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建立健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体系。完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现有各类平台载体的引领作用,建设一批新的社会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水平和层次。
3.持续打造社会服务的特色品牌。瞄准行业急需做强教育培训服务。发挥职业院校区域性培训的作用,研发培训模块,制定服务标准,提升培训规模和质量,打造国家级职业培训、资格鉴定基地和全国中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联合地方人社、民政部门和街道共建社区教育基地,健全社区学院建设和服务机制,开发实施素质提升、技能培训、创业服务等多样化培训项目,为社区居民、下岗职工、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和再就业创业服务,形成社区教育综合服务创新基地。瞄准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做强应用技术服务。发挥高层次科研平台和技术技能积累服务平台载体作用,加大先进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力度,举办承办科研技术交流对话、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类活动,加快提升社会服务竞争力和贡献度。聚焦助力乡村振兴和西部发展战略,主动承担高职扩招任务,建立驻点服务工作站,开展各类培训。
[注释]
①丹九.调查中华职业学校附属工厂记[N].时事新报,1920-12-01(3).
②本报记者.职业学校展览会之回顾[N].时事新报,1922-02-09(3).
③本报记者.职业学校开办纽扣科[N].民国日报,1918-07-11(10).
④本报记者.职校学生参观造船所[N].时事新报,1923-04-23(4).
⑤本报记者.职业学校毕业生状况[N].时事新报,1924-06-19(4).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7(1):45-50+56.
[2]张琛,李珂.论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与当代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9(2):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