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产业链建设的动力机制与管理创新

2022-05-30张瑜

理财·市场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业链文学建设

张瑜

推进文学产业要素融合发展,建设高质量的文学产业链,既是推动文学产业稳定、有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培育全新文学业态的必然路径。建设高质量的文学产业链,需要关注大众文学需求,完善文学产业保障和凝聚协同要素,以实现产业规模、效益与发展速度的全面统一。通过对文学产业链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论述,提出文学产业链管理创新的相关建议。

在文学产业发展过程中,原创文学创作鼓励不足、IP产权孵化机制不完善以及效益导向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了文学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在文化消费日益商业化、商品化进程中,需要关注文化的社会地位,正确解读文化与文学产业的关联性,通过挖掘蕴含、渗透于日常消费产品及服务体系中的文化要素,突破传统文学的发展束缚,促进文学产业链整体向更高价值、更完整链条的方向发展。

文学产业链建设的动力机制

随着文学产业链上下游联动能力不断增强,文学产业链逐渐从单一无序走向协作有序。通过以价值增值为导向,充分融入产业链发展规律,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合理改编和有序开发,创造新的文学产业增值空间,全面增强文学产业链的发展活力。

一、需求力:大众需求推动文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大众需求是驱动文学产业链建设的根本动力,也是充分利用优势文学资源,推动文学产业链实现良性、持续发展的根基。第一,文化产品蕴含的多种价值是文学产业链建设的基础,通过以优质、精品的文学资源为基础,融入大众文化消费诉求,挖掘植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开发其中彰显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确保文学产业链建设的完整性。第二,在消费升级背景下,通过突出文学创意,融合个性、沉浸式参与等多元体验,全面增强“讲故事”的能力,打造符合大众审美与消费趋势的高品质文学全链条,驱动文学产业链建设。第三,通过以精品文学内容为基础,以市场用户需求为重点,精准识别文化消费诉求,充分适应移动阅读发展趋势,持续扩大优质文学作品的供给规模,增加精品文学作品的变现方式,引领文学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

二、保障力:完善保障助力文学产业链实现“跃质提价”

随着数字文学、创意文学不断发展,文学产业内容更加丰富,产业形态边界逐渐模糊,通过整合各类优质文学资源,鼓励文学产业发展的政策日益完善,为文学产业链建設提供了充足保障。首先,通过以文学作品、文学活动等文化文本资源为基础,引入商业动机,融入必要的市场创意和智慧创意、现代科技等因素,搭建文学产业平台,充分挖掘文学资源蕴含的潜在价值,构建与文学相关的产业集群,推动文学创作链与经济链深度融合,实现文学创作、IP开发与市场运行的一体发展。其次,通过对文学产业链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塑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和网络文学等多元发展的文学产业格局,构建良性互动、重组共生的文学资源整合机制,实现文学产业链的“跃质提价”与产业共生。最后,面对大众文学消费诉求,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服务文学创作,有效应对全新文学发展形态,切实、有效地保障了文学产业链建设。

三、创新力:汇聚活力扩大文学产业链的整体价值

文化创意与特色是文学产业链建设的关键,面对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孕育优质出版商、网络文学平台和相关文化机构等主体,融入数字文学和创意文学等优质元素,推动文学产业创新发展。一方面,凝聚文学创作的创新动力,激发产业创新速度。通过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多元优势,开发创意文本的特色及卖点,以现代眼光和时尚创意对文化元素进行改编,全面扩大文学资源的价值链条。以畅销书为例,通过对其形成的独立IP进行多元化改编,融入数字科技、智慧媒介对其进行多类型再生产,并合理渗透、融入多元产业要素,有效拓宽文学产业链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汇聚文学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提升文学产业创新效能。以实现文学资源的最大价值为目标,充分发挥优质文学作品的产业链核心作用,建设文化原生态聚合地,塑造有完整生命力、延续力的文学IP,打造“文学+影视”“文学+网游”等完整的产品矩阵,增强文学产业链的生命力。

四、协同力:集聚发展促进文学产业协同演进

在建设文学产业链进程中,通过以优质文学资源交换、共用为主体,广泛利用各项文学资源,增强链内不同主体的关联性与互补性,促进文学产业链向集约、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一是以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为方向,通过细化专业分工,打破文学产业链内固有合作关系,完善产业内不同主体协同机制,从而降低产业链发展成本,推动文学产业链向高端方向发展。二是以产业链高效协同为重点,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完善产业对接,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链,有效减少产业链内不对称的协作现象,充分利用协作优势驱动产业链高效发展。三是以文学产业链的平台化建设为支撑,以协同共赢为产业发展导向,通过重点发展文学产业链内具有优势的主体,加快核心技术、核心资源的核心集聚进程,形成新的文学产业链生态圈。

文学产业链建设的管理创新

文学产业链涉及文学创作、创作改编以及数字文学等各环节,在建设文学产业链进程中,将延伸价值、完善业态作为文学产业链发展、建设的创新点,通过增强不同环节相联结的整体性,促进文学产业链融合发展,实现文学产业价值增值。

一、聚集价值,构建多链协同的产业链治理体系

为增强文学产业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需要融入新的文学市场趋势,通过全面整合优质文学资源,凸显个性化、品牌化和创意化等特征,充分发掘文学产业庞大的市场潜力,全面增强文学产业链的发展韧性。第一,将经典文学资源作为产业链建设的优势动力,通过集聚优势产业要素,重点发展文学产业集群,构建包含创新创意、剧本改编和图书印刷、数字出版等完整的文学产业链。以传统文化与时代场景的有机融合为契机,将具有地域特色、传统特色的文学经典融入时代注解,通过完善文学产业渠道网络建设,实现从传承经典文献到开发市场精品的有效升级。第二,融入新的互联网版权环境,开通全新文学产业市场。鼓励发展网络文学,打造网络文学创作、作品加工及版权开发的网络文学综合运营平台。依托共融共生理念,打通文学与影视、游戏等多个领域的融合界限,塑造新的文学产业生态。第三,支持相关文学企业开拓新市场,全方位拓宽文学产业的发展空间。通过扶持出版企业积极参与文化“走出去”战略,印刷精品文学著作,实现文化产业“市场”发展与“口碑”塑造的双重目标。

二、聚焦创新,打造智慧化的文学产业集群

聚焦创新是提升文学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通过以数字文学、创意文学为方向,培育活跃的文学产业主体,形成从文字到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完整的文学产业创新生态链。首先,要重点培育跨越文学创作、文学审美与文学想象的复合创意写作人才,推动创意写作与文学研究、产业活动有机衔接,实现从文学资源、文学作品原创到文化产品转化、文学产业延伸的全面升级。其次,要推动智慧媒介与文学创作、文学产业有机融合,通过激发创作者的创意想象、增加数字媒介,选择文化出版、影视表演与动漫游戏等作为切入点,构建文学资源创作与文学开发有机衔接的知识链、价值链和产业链。最后,要注重融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环境,通过举办创意设计周、城市书展等活动,搭建数字文化产业平台,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全面增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力。当然,在对文学资源进行产业链开发、建设进程中,需要保留文学资源的精神本质、审美特征与语言意识形态,通过坚守文学产业的“不可资源化”特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真正实现文学产业链的价值留存。

三、聚合资源,完善文学产业生态圈的核心链

优质的文学资源以及开发、运营优质文学资源的市场主体是驱动文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对新的文学产业链发展场景,要以优质文学作品为核心,以“补链—稳链—强链”的发展框架为指引,通过重构文学产业链、重塑文学产业生态,实现文学产业的价值增值。第一,要以“补链”为导向,以网络化、数字化转型为机遇,通过系统化分析、研判文学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聚焦文学产业链的核心要素,培养优质文学产业人才,搭建完善的文学产品平台,加大文学产业链开发合作力度,推动精品文学著作实现“数字化”升级。第二,要以“稳链”为核心,通过加大对创作者的扶持力度,为创作者提供良好的文学创作环境,深耕文学IP产业链。要注重搭建创作者与文学产业链良性互动机制,从专注商业目标转向专注读者,通过将读者、作者及平台共同纳入文学IP体系,在助力作者创作文学精品的基础上,使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第三,要以“强链”为目标,融合文学产业链特性,充分发揮产业链的系统集成优势,通过搭建业务共生、补齐补强的文学产业集群,以精耕细作、精品创作的方式,拓宽文学产业链的发展空间,持续完善文学产业生态圈的核心链。

伴随数字文学、创意文学等文学产业链不断完善,文学产业边界不断模糊且呈现融合一体的发展趋势,通过建设文学产业链,充分挖掘文学要素价值,促进文学产业焕发时代活力。为此,在建设、发展文学产业链时,需要遵循文学创作规律、文学产业市场规律,通过构建支持文学产业发展的核心框架与动力机制,形成上下游紧密衔接、不同主体广泛参与的完整文学产业链,为文化自信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动力。(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激发红色革命圣地活力——基于延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s202111560004。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产业链文学建设
我们需要文学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产业链春之奏鸣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