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重在落实“三有”培养目标
2022-05-30袁昌仁袁雯麒
袁昌仁 袁雯麒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有理想需要文化基因铸魂,有本领需要四大支柱支撑,有担当需要敢于负责的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落实“三有”人才培养目标,让语文学科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培养目标;理想信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落实“三有”人才培养目标?
一、“有理想”需要文化基因铸魂
小学生的理想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文化基因培根铸魂。《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文化自信”写入课标,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传统文化孕育人生理想
《课程标准(2022年版)》鼓励弘扬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巨大的思想价值、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精神血脉,其中蕴含的一些精神内涵以及精神价值,是培育学生树立科学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精神沃土。语文教学利用传统文化孕育学生的人生理想,是“知根、植根、育根”,既是塑造民族品格和民族风貌的过程,又是铸就学生民族精神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培根铸魂”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熟文意。教师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学习他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是寻理据。从“周恩来立下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中,学生理解了周恩来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三是学金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是什么?十二岁的周恩来从小就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拓展,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四是立大志。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厘清了国家理想、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逻辑关系,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决心将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努力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革命文化孕育人生理想
语文教学要围绕革命文化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以革命文化孕育学生的人生理想。革命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刘胡兰》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分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拒绝收买——“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不怕威胁——“她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怕拷打——敌人把刘胡兰打得鲜血直流,她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也不动摇;不怕恐吓——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学生阅读这些语句时,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与革命理想油然而生。
在统编教材一至六年级编排的320篇课文中,有34篇属于革命文化题材的文本,占比10.67%。语文教师在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时,要在学生的心中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的教育意义应高于文本结构的语用功效,要更多地引導学生关注文章写了什么,读后产生了哪些感受。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人生理想
语文教学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主题,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想信念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认为,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学生的人生理想,其方式也“包括口头和书面交流与沟通、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
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时候,鲜活的雷锋叔叔就矗立在眼前:看,沿着长长的小溪,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走过来了;看,那泥泞的弯弯小路上,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走过来了……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从1963年起,雷锋的事迹就进入课本,雷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精神、吃苦耐劳的淳朴品质就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自觉传承雷锋文化,从中汲取营养,筑牢精神高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统编版语文教材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占60%~70%。教师应充分领会编者意图,用好各类主题载体,有效地孕育学生的崇高理想。
二、“有本领”需要四大支柱支撑
《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学生“有本领”。学生的本领从语文学习实践中来。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学段牢牢抓住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支柱”,以语言运用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识字与写字
识字与写字是学生的基础本领。《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感受汉字的构字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比如字理识字,通过挖掘汉字的造字理据与演变特点,把握汉字的文化内涵,构建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识记汉字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天地人》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观察课文的插图,展开想象。教学“天”时,教师可出示三幅图:图一是一个古代人戴着帽子,图二是甲骨文中的“天”,图三是楷书中的“天”。这样,学生由图画到甲骨文再到楷书,在兴趣盎然中认识了“天”字。书写时也会自然地想到先写“天”的“头顶”一横,因为它代表“至高无上”,进而掌握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规则。
另外,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书写指导。《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与鉴赏
阅读与鉴赏是学生的第二个本领。《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阅读与鉴赏并列,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特征,对第三学段提出了具体要求:默读速度“一般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文、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整本书;背诵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语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与鉴赏,首先对学生培根铸魂,铸就学生的爱国精神。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小岛》,把海军战士的生活写得那样平实、内敛,蕴藏着感动,焕发出活力。学生读到守岛官兵艰苦卓绝的生活和满腔的爱国情怀时,就了解到真正的军人情怀。
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小岛、树少、草少、土也很少、驻扎、海军士兵”这些词语,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驻岛战士们生活条件恶劣,表达了战士们对祖国领土的热爱,抒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小岛生活如何艰苦?(蔬菜很难生长,战士们一个星期只吃一次蔬菜。)守岛官兵是怎样克服的?(搞油布棚,防晒和防盐;菜地里的土是战士们从老家背来的。)读到“那一片油布已经翻开,露出了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全国的省份,大半有土在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小岛有故乡的土在,战士们用故乡的土种菜,种出“中国地图”来,爱国之情力透纸背。) 将军乘快艇离开小岛时,为什么“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战士们艰苦奋斗、保卫祖国的一幕幕情景深深地触动着将军,他看到了大海真正的颜色,看到了海军真正的风采。)在咀嚼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生的爱国之情逐渐增强。
(三)表达与交流
表达与交流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第三个本领。《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2011年版课标的“习作”和“口语交际”两个教学目标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强调了学生的总结概括和复述能力。《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表达与交流”提出具体要求:口头语言表达,一是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简要转述;二是自己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三是同学互动和参与讨论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书面语言表达,一要懂得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二要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分段表述;三要 “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四要“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五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六是“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在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课文《枣核》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表达与交流,以下为学生新编的“枣核”的故事:
爸爸说:“枣核,水缸里没有水了,拿竹篮子打水去!”枣核笑嘻嘻地说:“好嘞。”拿起竹篮子跑到雪山上,装满一篮子洁白的冰,提回来放进水缸里。爸爸捻着胡须,笑眯眯地夸奖道:“枣核真聪明!竹篮打水没有一场空。”
妈妈说:“枣核,柜子里没有米了!”枣核笑嘻嘻地说:“好嘞。”一蹦蹦进驴子耳朵里,“哦喝!哦喝!”赶着驴车来到雪山上,装满一车洁白的雪。又一蹦蹦到驴子耳朵里,“哦喝!哦喝!”把驴赶进城里。城里的孩子从来没有见到这么洁白的雪,纷纷央求爸妈买雪。不一会儿,一车雪就卖光了。枣核买好米,“哦喝!哦喝!”把驴车趕回家里。妈妈笑眯眯地夸奖道:“枣核真能干!把白雪换成了白花花的大米。”
村民们说:枣核,“我家没油啦!”“我家没盐啦!”……枣核笑嘻嘻地说:“好嘞。”一蹦蹦进驴子耳朵里,“哦喝!哦喝!”赶着驴车来到森林里,拿出空气收集器,装满一罐罐的清新空气。又一蹦蹦到驴子耳朵里,“哦喝!哦喝!”把驴赶进城里。“卖空气啰!卖空气啰!森林里清新的空气啰!”城里人听见有新鲜的空气卖,蜂拥而上,把一车罐装空气买得干干净净。枣核用卖空气的钱换来生活日用品,“哦喝!哦喝!”把驴车赶回村里。村民们笑眯眯地夸奖道:“枣核真有本事!”
“编故事”是创造性讲述的教学形式之一,能体现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综合素质。教学时,教师要以讲故事为形式,以表达为驱动,以交流促进阅读,带领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
(四)梳理与探究
梳理与探究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第四个本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关于梳理方面,一是分类型梳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的形、音、义和书写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二是感受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初步运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信息。关于探究方面,一是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二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学习辨别是非、善恶与美丑。
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爱国情怀”编排了《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先让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学生在欣赏美图、理解语言、交流感受、表达观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爱国意识、家国情怀,具有责任担当和民族精神。
三、“有担当”需要敢于负责的精神
“担当”是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引证解释为“承担并负责任”“接受下来并敢于负责”。培养学生有担当的精神可以从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入手。《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上首次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这是以前课标里从来没有的,因此较为重要。
(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学生担当的任务是“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例如,在第三学段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承担的基础学习任务,一是“主动通过多种方式独立识字,按照汉字字形结构等规律梳理学过的汉字。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二是开展校园内外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情况的调查、整理,分享自己的发现。三是诵读优秀诗文,分主题梳理自己积累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对联等语言材料,并尝试运用到日常读写活动中,增强表达效果。学生在完成上述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积累语言材料,获取语言经验,还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学生承担的任务,一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并整理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地表达,满足沟通需要。
二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三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中逐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重思考、重逻辑、重文化拓展”将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学生在完成上述三项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孕育了勇于担当的精神。
(三)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学习任务群”不仅关注学生负责任“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生担当“学习主体”的过程。特级教师靳家彦教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的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
靳老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导学生“罐”字的笔顺、笔画,引导学生接受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有助于理解新知识。
2.提出任务
靳老师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完成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
3.探究交流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
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没错。
师:《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多像一场两幕的小话剧。你们能自愿结合,组成创作小组并演出这个故事吗?
靳老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承担讨论和交流的责任,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并找出解决方案。
4.评价质量
《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过程性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师: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生: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生: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生: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生:长处可能也会成为短处,比如铁罐结实但容易氧化;短处有时候也能变成长处,比如陶罐埋在土里多年都不会氧化。
靳老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应用“学习任务群”,学生的学习就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还能担当建构知识体系的重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和阅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亮点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明确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新版课标,把育人导向转化为真切、具体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邱成立.朗读课文首先要“入境”——斯霞老师教学《刘胡兰》片断评析[J].教育艺术,2001(3).
[2]李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傳——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小学“红色教育”实践探索[J].中小学校长,2018(2).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