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30徐春华
徐春华
摘要 随着中学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越来越普及化。本文对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应用个性化阅读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个性化阅读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 高中语文 教师 学生
将个性化阅读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中,其主要作用是要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并且能够充分锻炼高中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进而充分地对高中生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
一、个性化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将个性化阅读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上,首先应该从课本上的内容出发,学好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其次,要了解高中语文课文编选的目的以及意义。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知识面非常广阔,高中生要在理解课文基本文意的基础上,能够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所在,能够充分掌握文章的精髓,了解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高中生在阅读文章期间应该对文章以及作者的个人介绍要进行简单的了解,使得高中生能够对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章的历史背景有所掌握,并且要对作者写文章时的内心构思要有所体会。由于个性化阅读,可以让高中生结合现实情况对文章将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可以让高中生对文章大致能有自己的体会。只有在高中生多读语文课本内的知识,才将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学习的乐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利用传统的方法教导高中生的语文阅读,从而使得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逐渐产生在语文课堂上“溜号”的现象。长此以往,将会有一小部分的高中生出现不听从教师安排的情况,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文章,而学生在底下交头接耳,认为阅读文章非常的乏味,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出现不愿意上语文阅读课的情况。
个性化阅读相较于以往的语文模式有较大的差别,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角,而且氛围比较活泼,可以说应该是教师适应了新课改的脚步,但是,有一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弄错了在课堂上的教育方法,使用了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例如,在课堂中让学生自我学习,教师却不加以指导,使得教学模式走进了错误的思维区间。高中语文的课堂中部分学生过于活跃,使得语文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课堂中,部分教师能够充分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课堂中的状态非常活跃。虽然在课堂中的气氛比较活跃,但只是遮盖住了大部分学生不学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学生并不能学到真正的语文阅读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仅仅会让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质量下降。
二、个性化阅读的应用方法
通过现实生活,在课堂上制造个性化阅读的环境。语文相较于思维性较强的数学、动手性较强的化学,其比较显著的特征则是能够紧贴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对于英语和物理的不经常使用性,语文就是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每个人都在使用语文沟通,每一天都有人通过语文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阅读是我们经过文章与作者进行沟通的经过,如果学生不根据现实情况与文章进行联系,这种交流最终是无用的。在利用个性化阅读学习语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以及乐趣出发,进而选择符合学生的课文,并通过现实生活进行指引,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的内容。
教师在利用个性化阅读进行教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一部分学生喜欢《赤壁赋》的恢弘大气的表达;一部分学生喜欢李白的诗句,磅礴壮气。有了喜爱作为铺垫,就有了阅读的动力。例如《鸿门宴》,师生可以一起进行探究,刘邦已经意识到项羽宴无好宴,自己在赴宴期间将有可能一去不复返,那为什么还非得要参加项羽的鸿门宴呢?这是以一种身为主将为手下近十万大军考虑的责任感以及内心的自信感。教师可将其看作为民为子的好将领,以及拥有强大自信感和转危为安的能力,学生也将倍感认同,并且注入团结友爱的想法。
在课堂中设立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维平台。牛顿在有了疑问的情况下,发现了牛顿定定律。可以说,人类只有在拥有疑问的情况下才将不断发展进步。大多数的小孩在会说话之后,对这个世界的疑问越来越多,这个就是小孩拥有了去探寻世界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不断学习的动力。所以,疑问,可以拓展一个人的思维,可以成为学习路上的引路石。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散发思维的过程,人与人读同一篇文章所得的收获却是大不一样的。读《三国演义》,一部分人看到了管理,一部分人看到了残酷,一部分人看到了艺术。以此能够说明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期间,构建个性化的思维平台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文章中更多的精髓内容。比如,《窦娥冤》中窦娥受刑这一段,作者站在窦娥的角度,对窦娥的冤屈进行了简单的讲述。然后,教师可以设立如下的问题:“窦娥具体的冤屈是什么,可不可以用语言来表述出窦娥所受的冤屈?”学生将通过文章中的内容进行组织语言,但仅仅是这一个选段的文字描述,学生无法知道窦娥具体受到了怎样的冤屈,一定会开发自己的思维,通过现实生活以及网络中的实际情况来想象窦娥的冤屈是什么样子,进而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例如读到《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如:刘和珍的死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杀死的刘和珍?这些问题可以指引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而思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民国期间一系列的惨案。教师拓展思维问题的提问,进而可以让学生透过文章的表面看到内容的实质),进一步加强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反问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优化,进而创建个性化阅读的活动。由于人是一种独立的动物,每个人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因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的结果也更加不同,可以说阅读是一种相对个性化的活动。但是中国近千年的教育发展史,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人们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圣人说的话都是至理名言,是不能更改以及不能违反的,从而使得中国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阅读的范围以及思维都是被固定化的。由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优化,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之前的模式转变为如今的个性化阅读的模式,由此以往,可以促进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语文阅读并且喜欢上语文阅读。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独立的个性化阅读的时间。尽人皆知,高中生涯对于学生而言是最累的,尤其是在面临着有可能决定一生的高考压力的情况,大部分学生的时间都被排的满满的。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时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阅读的时间,引导其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阅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自由阅读期间的收获。例如,教师在上《蜀道难》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阅读自由品鉴的时间,并且让学生可以列举出本篇课文之外的李白诗词,进而引导学生比较李白在其他时段以及不同意境的诗词,可以使学生对《蜀道难》有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理解。在学生自由阅读期间,教师可以让學生独立的安排自己想要阅读的文章以及古诗词,给自己定下阅读目标,运用阅读的技巧,收获阅读感悟,写出阅读的心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不仅告诉学生应该努力积累学习,同样教育事业也是如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地积极探索,进而找到最适合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本文系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利用早读提升高中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22019GHl0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通联:福建长乐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