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的“家国担当”
2022-05-30顾灵山
顾灵山
摘要苏洵《六国论》有多处让读者质疑,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赵国灭亡的真实时间,燕赵用兵之效等等,与史实似乎有所不符。但作为经典的《六国论》却让历代读者推崇备至,在同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除却借古讽今之用,也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家国担当”。
关键词史实疑点逻辑思辨家国担当
在研读《六国论》时,师生很容易产生疑问。苏洵将“六国破灭”的原因仅归为“赂秦”二字,这在史学界与文学界都是非主流的学术观点。六国灭亡、秦统一天下的原因历代都有不同观点,而主流观点倾向于大一统趋势。同时,历代大家都曾写过《六国论》,而独有苏洵的《六国论》被奉为经典作品,久唱不衰,是何缘由?
其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根据六国灭亡的顺序,赵国是第二个灭亡的,不应当处在“秦革灭殆尽之际”,这是一个历史常识的错误。为什么熟读史论,身为“唐宋八大家”的文豪苏洵却留下这样的漏洞?
为此,笔者研读了同时代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及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与清代李桢的《六国论》,根据苏洵生平年表,找到了文本内外更深远的价值。
一、文章不可为空言 1.齐燕赵因赂而亡之疑
秦因变法而强于六国,同时占据有利形势,重用人才,顺应历史统一的趋势,而六国改革不彻底,亦不能统一抗秦,这是史学界公认六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而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似违背常识却能在众多史论中脱颖而出,文章定有其特殊价值。
作为史论,不可脱离史实。文章开门见山,毫不拖泥带水。六国分为“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和“不赂秦”的“赵燕齐”三国。据载“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韩魏楚国主动割地求安,同时秦在这些国家培养亲信,使他们主动献城,促使国家灭亡。“赂秦力亏”确实存在。
但是,第三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中指出齐国灭亡因“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国“至丹以荆卿为计,使速祸焉”;趙国“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似乎只是在说各国因为自身的原因灭亡,并不是“赂者”的原因,让读者阅读时不免疑惑。实际上,原文指出,这些国家虽然没有“赂秦”,但是“韩魏楚”三国的主动割地,已经使得秦国拥有大部分土地,在“秦革灭殆尽之际”,即使努力用兵,也不能与强大的秦国抗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最终还是由于“赂者”使“不赂者丧”。而齐国“与赢而不助五国”,意味保持中立,亲附秦国以期自保或得渔翁之利,这与“赂秦”没有本质区别,文章呼应首段。
根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齐国与秦多有勾结,反受秦“赂”,最终没有作战,“以兵降秦”而亡,也印证了苏洵的说法。
2.赵国灭亡时间之疑
关于六国的灭亡时间,同在《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
三十五年,秦灭韩。三十七年(公元前228年),秦灭赵。三十八年,燕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杀轲。明年,秦破燕,燕王亡走辽东。明年,秦灭魏,秦兵次于历下。四十二年,秦灭楚。明年,虏代王嘉,灭燕王喜。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
六国灭亡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赂秦的三个国家韩魏楚灭亡都较早,与“弊在赂秦”吻合。但“义不赂秦”的赵国却也是第二个灭亡,似乎还不能完全证明“不赂者以赂者丧”。而《六国论》中,苏洵似乎有意将赵与燕并列,“燕赵之君,始有远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根据《史记》,“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的有燕而无赵,赵灭亡比燕早六年,比齐早八年,这一句于史实便不成立。如果苏洵有意为之,意在揭示韩国割地之后,使赵处于被动状态,不得已而失败,则仍有牵强之嫌。但是《史记》中这段文字还记载了一个“代国”,与赵国有密切联系。在《史记·赵世家》中曾有这样的记录“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可知代国是赵王后人赵嘉与士大夫建立的小国,公元前228年秦国灭亡的是赵国的主要力量,公元前222年秦灭代后,赵国(代国)才全部覆灭,与燕国灭亡同年。文章基于历史事实,没有虚言,可见苏洵对于史实的研究非常透彻,注重细节,尽管有所争议,在大方向上仍合乎逻辑。
二、博于古而宜于今
根据文章观点,六国灭亡皆因“赂秦”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是合理的。但并不能证明是最根本的原因,在论证方面仍留有不足。“赂秦”者往往就是因为兵力不足,人才欠缺,大国“与赢而不助五国”,导致“赂者以不赂者丧”,据此,六国不能合力才是最大的弊病。
因而尽管是千古名篇,也有微瑕之处,但本文的逻辑严密、观点一针见血。作为一篇掷地有声、情理兼备的史论,是值得后世学习的。
清人孙琮曾评“此篇处处说六国,却处处刺时弊。何以知之?说六国不妨写得详明恺切,刺时事则必写得婉恻缠绵。篇中……何等缠绵,何等婉恻,想见老泉忧时爱国深心。”(《山晓阁选宋大家苏老泉全集》卷二)
所以,这篇文章的真正意义并非在于对六国局势的分析,而是针砭当下。据载,北宋在建国后与契丹、西夏的60余次作战中,败多胜少,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纳岁贡求和,无异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的六国,苏洵痛心疾首地指出,这样只会促使贪得无厌的契丹与西夏更加贪婪,长此以往北宋将“至于颠覆”。
在苏洵去世六十年后,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国家灭亡,后世子孙沦为亡国之人,可见苏洵预言之精准。倘若将《六国论》改为《靖康论》,将秦视为辽与西夏,而六国视为北宋,便是现实中的困境。作为向君主建议的士人,此时借古讽今更为含蓄得体。
不仅如此,苏洵还非常有见地地提出了破解之法,“用兵”“封功臣”“礼遇奇士”。在十多年后的熙宁变法(1069年)中,王安石从“富国”“强兵”“取士”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与本文不谋而合。可见,苏洵的见解有超前与借鉴意义,对于后来的南宋,乃至后世,都有现实意义。
三、位卑未敢忘忧国
根据苏洵的年表,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六国论》选自《权书》,可知苏洵在写这篇文章时,尚未有功名。
欧阳修在《荐布衣苏洵状》里说苏洵“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可知,一介布衣的苏洵积极为朝廷建言献策,尽管身份地位并不显赫,冒着风险给皇帝提建议,并且一针见血提出问题所在,体现了一个文士而非普通文人的大局意识与家国担当。
对比另外三篇《六國论》,苏轼提出,六国久存是因为诸侯卿大夫皆争养士,而秦朝速亡是没有重视养“士”,突出强调了“士”安邦定国的重要作用,文辞虽佳,但仅触及读书人的利益,读来有读书人的傲慢之气。苏辙的文章中指出,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这本是共识,但苏辙的高明在于非常犀利地洞悉了“韩魏”两国的重要性,可以作为苏洵文章的补充。
李桢的文章总体论述六国破灭是没有联合,也没有实行“仁政”,与见解更高明的《过秦论》相比,显得比较普通,缺乏新意。
同时“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文章的立意有高下,苏洵基于国家层面,从更高更远的视角俯视被辽和西夏逼迫的北宋当下处境,较之要求善待士人、国家团结一心的苏轼苏辙和仅从六国联合分析的李桢,眼光更长远,心胸更开阔。比文采更重要的是文章之“品格”,《六国论》存疑,但真正的价值在于“疑点”背后的深谋远虑、苦心经营。
新课标中对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有明确规定,“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运用祖国文字的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六国论》无论是在逻辑的思辨性、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中,都是极好的素材。
学习文章逻辑,是“为文”,关注文章的思想情感价值则是“为人”,一介布衣的苏洵在文中走出了文人的局限,以“家国担当”为视野,则近乎“载道”。这是我们教师与中学生更需要学习的格局。在本文中,也许还有其他存疑之处,如“燕赵用兵之效”“赵国义不赂秦”之真实、“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之确切性,但这些掩盖不了思想与担当的光芒。教师与学生可以保留质疑和争议,深入探究与思考,但不可人云亦云、一味称颂抑或轻易否定经典的价值。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常青藤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