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
2022-05-30冯宗辉
冯宗辉
摘 要 对于鲁迅先生的《故乡》,历来有纷繁不一的解读。在相对明朗的主题与鲜明特点的人物之外,还有一个细微的表述视角,那就是,借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的凄凉神情,展现了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物遭遇或悲苦命运,并给那个特殊社会时期一个不易察觉的注脚,这正是文章意蕴高深之所在,也是作者微言大义之春秋笔法的巧妙展示。
关键词 《故乡》 文本解读母亲形象 曲婉笔法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代表篇目,它给广大读者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如尖刻恣睢的杨二嫂,淳朴麻木的闰土,积极寻求的迅哥儿。母亲在文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她是从头到尾奉陪到底的人物,其实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也起到丰富内涵、连缀情节、见证现场、传达意旨等作用。文中对母亲的直接描绘很少,可是通过母亲的神态、言语等的刻画曲婉地表达了故乡的世态人情和作者的喜怨哀憎,其中有很多的语句可谓是微言大义式的表述。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这一转折复句,表达了多层意味。多年不曾谋面的母子相聚当然高兴——是不言而喻的;母亲的神情里带着凄凉,而且不少;母亲不愿意让我瞅到她的不快;母亲试图把凄凉神情藏起来,但是掩饰不住,可见心中的凄凉已不受母亲的控制。
现在我们不禁要问,儿子在外面有出息了,终于可以接自己前去同住,尽管要离开家乡,也不至于哀从衷来吧,那么,母亲的些许凄凉到底为什么?我们读者能不能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找到端倪呢?在解开母亲为什么而凄凉之前,我们首先应知人论世,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什么样的人注定会有很“各色”的忧伤。
很明显,母亲是一个周全明礼的人。在“我”刚回到家,母亲就嘱咐我:“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重亲情,不忘本。传统的母亲非常注重血浓于水的家族情、姻亲谊。在远离故土之前,一定要拜望那些族老亲长,以示礼貌。母亲是一个善良敦厚的人。“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把家里搬不走的东西尽可以送给闰土,真的称得上慷慨大方了。闰土是只是自家帮工的儿子和迅哥儿幼时的小玩伴,从情分上说,算不上特别亲近。况且家道中落之后,很长时间和他家来往应该不再热络。还有,“我”家曾经家境很好,是讲究人家(从值年的祭品就可以看出),尽管今非昔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存留下来的旧家具旧器物还是很值些钱的,毫不吝惜送给人,因为那人的善良和可怜,足以表现母亲的敦厚。母亲也是一个严谨持家的人。“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在举家搬迁,事绪繁杂的情况下,母亲一面要应对迎来送往的琐事,一面又要择时变卖家中器具,还得防着那些手脚不干净的人顺手牵羊地把东西捎带走。“我得去看看”一个“得”字,表现了母亲担当责任,持家谨严的风格。母亲是一个善解人意,巧于周旋的人。当我忘记了杨二嫂受到抢白而窘迫时,母亲赶忙解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母亲一边为我辩解,一面又对我点醒提示—开豆腐店的。让我回复记忆,方便我接下来和杨二嫂交流;“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實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当母亲听到闰土称呼我老爷以致我俩尴尬无语时,她顺口就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可见母亲老于世故,善于调解气氛,一句轻松到不经心的话语,就打破了僵局,让“我”与闰土的关系得以部分的疏解。当闰土沉默无语,“我”与他也实在找不出新鲜的话题时,还是母亲高明,“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闰土已不是少年时的闰土了,他木讷迟钝,思维僵化,你不问他,他是不会主动找话说的,所以母亲问他的聊天方式很得法,还有明明母亲可以下厨给闰土做饭,但是不如让闰土自己去做,一是可以避免无聊,二是闰土独处反倒会轻松自在些。
母亲是如此的会做人,会做事,有格局,受敬重的人,她的境遇也不是很差,又何来的凄凉呢?结合文章来看,母亲的凄凉既有个人的忧虑因素,又涉及家乡故人的挂牵,还有对外面世界的惘然。
对于自家的实际状况来说,“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既然收不起钱来,就算不上卖去,而是赊出去了。—家人即将远离,对于那些“卖出去”的东西,什么时候钱款能够到位,是—个未知数,而且眼见的那些拿走东西的人没啥事似的晃来晃去,大有成心白赚的想法,怎能不让母亲忧心呢?越是关键时刻,越能体现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平日里积德行善的过往,换来了“趁火打劫”的结局,不免心有戚戚然的感觉。再者说小半卖去,那剩下的大半又该怎样处理呢,也不得不让母亲心烦。
如果说自家的损失让母亲产生了有限的烦恼的话,那么故乡的整体没落、乡邻的百业凋敝更是母亲心里的隐痛。迅哥儿一回到故乡,就发现了家乡的退变——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些异样,让我很不舒服,让我的心绪变得更糟。母亲常年在家,当然也能察觉家乡日渐一日地衰落和萧条。自家光景越来越差,对门的杨二嫂豆腐店破产,闰土一家穷得简直快吃不上饭了,还有街上的张家、李家等等,没有谁家过得好起来。改朝换代了,皇帝没了,民国新兴,社会应该进步才对,结果情形完全和自己希望的不同,母亲的凄凉就在家乡日比一日的潦倒中变得浓重起来。
如果说对眼前境况的失望让母亲痛苦的话,那么对将来社会的预期更让母亲焦灼。“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在常人的认知里,即使饥荒无情,匪患乱世,但是官府还是应该为百姓做些事情的,赈济庶民,慰苦问寒,都是正常的。现在,兵不是人民的子弟兵,官不是百姓的父母官,兵匪一家,官绅为害,百姓灾情难挨,世情更受伤,这是怎样无序的世界,如何的黑暗的社会啊!
在此赘言几句,当历史划过辛亥革命之后,腐败的清王朝虽被推翻。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军政府宣言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中都声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列强在华的特权及赔款和债务,其中包括承认庚子赔款的合法性。国家势力软弱,民权更难保障,于是在外来资本的冲击,崇洋媚外的风气,传统秩序的沦落,官商合媾的压榨之下,小农经济渐渐难以立足,市井小民生计窘迫,已成为社会现实。同时,武昌首义后,辛亥革命表面上在南方数省获得成功,实质上困难重重。客观上,一是南方独立各省几乎都是军阀割据,革命派并未真正掌控局势,尤其是军队;二是财政困难,得不到名义上统辖的各省的支持……[1]在政权不统一,税赋无定规的语境下,各地当局鱼肉百姓,不顾人民死活的事时有发生。母亲对种种反常态、反主流、反人性的社会情状耳濡目染,心中的无奈与悲凉难能泯灭。
老人一般安土重迁,眷恋家乡,母亲暮年却要远离老家,而且卖掉了聚族而居的老屋,从而堵塞了老人回家的念想,其实即使再回来也已物是人非完全不是家的感觉了。讲究生有处死有地的传统社会的人,竟然在落叶之际突然无法依根循祖,内心也是比较难以接受的。古时的妇女多是死在锅前,埋在灶后的命运,一辈子不曾出过远门的母亲,现在竟要去那遥不可想地方,心里的茫然、惆怅是不言而喻的。外面世界的不可预知,新环境的未卜生畏,都会让母亲有惴惴的不安感。这些应该也是母亲心里凄凉的来源之一。
《故乡》中母亲凄凉神情里有着一种凄美,正像学者对故乡的如是评价:“忧郁是一种悠长的情绪,又是一种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情绪。整个《故乡》的色调,也是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2]缓缓流淌的忧郁色调有着忧国忧民的内涵,不禁让读者细细咀味之余,也产生了会心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何晓明,何顺进.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现代化[J].新视野,2011(02):11.
[2]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0(22):34.
[作者通联:山东临清市康盛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