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实践路径

2022-05-30张岩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重要价值爱国主义教育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主题主线,党史学习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两者相辅相成,高度统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党史学习,只有对党史的认知足够清晰、透彻,才能对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底蕴有更清晰的认知。党史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中蕴含着内在逻辑与价值,对于基本价值把握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究了党史学习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价值,论述了其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史学习;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重要价值;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5-0108-04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成长的历史。党史真实地记录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祖国的全过程,承载着中国人民不断发展的精神力量。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着自己的时代使命,了解和学习党史与爱国主义有利于青年了解历史、肩负使命,学习优秀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党史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关系

(一)爱国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主题主线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际诞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其诞生起就在担负的使命,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实践者和弘扬者[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國人民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爱国主义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动力源泉的作用。

(二)党史学习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对党史学习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百年党史的发展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最丰富、最有意义的资源。党的每一个层面的历史都对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理论创新史为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教育目标和强大的思想指引;党自身的发展历史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思考的经验,让高校教育的内涵更加深刻;党的革命奋斗史就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库,让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更加丰富。除此之外,百年党史的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这对爱国教育的推进起着积极作用,党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红色资源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优化和途径探索有着重要影响[2]。

(三)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在高度统一

党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和目的是统一的,都是针对于人才的培养教育。对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说,党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积极影响。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加强党史学习有利于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包含着最为强大的爱国情怀,有着爱国主义最深的蕴涵,因此只有对党的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对我国的改革以及我国的文化发展有更好的认知,增强高校学生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想要更深刻地感受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就必须切实投入认知党的百年历史,感受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血脉相连。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因此,在高校爱国教育中融入党史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培养爱党爱国的情怀。

二、党史学习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认知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记录史,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通过两个维度把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党史学习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首先注重党史的纵向学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的讲解,让学生对党史形成深刻清晰的认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苦不易。其次对于党史的横向对比学习也十分重要,在党史学习上做到与时代发展结合,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党史,进行对比分析,正确对待每一段历史,认识其发展规律和意义。只有对党史有正确、科学的认知,学生才能建立更明确的思想,能更好地避免历史虚无主义的不利影响。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精力充沛,且有着较为旺盛的求知精神,处于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形成阶段,因此在大学阶段的教育中,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或转折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党的发展路线有更明确的认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产生积极影响。我国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只有让高校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真切了解到这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理解、去感受,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中国共产党闪闪发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可让学生对人生的认识更加科学,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

(三)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中,形成了一系列让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其中包括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等,每一个精神都代表着强大的能量,能为国家的发展不断增添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当下,抗疫精神应运而生。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是祖国发展、壮大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发挥青年人的力量,要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融入党史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品质和理想信念,承担起新时代发展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困难,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高校学生要对这些知识有明确的认知,感受先辈为国家、为人民艰苦奋斗、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从而对学生树立自身的人生目标产生积极影响,让大学生担当起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做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应予以重视,虽然时代不同,但这种精神是伟大的。总的来说,融入党史教育有利于让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看到先辈为祖国发展做出的贡献,对于大学生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可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三、党史学习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学史明理,坚定信仰信念,坚定爱国主义志向

坚持学史明理是党史融入爱国教育的关键,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党史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的正确性、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承载着其百年发展以来不懈奋斗的精神,高校通过将党史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融合,可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热情,对他们曾经走过的革命道路形成深切体会,感悟他们在困境中求生、取得胜利的伟大精神和科学真理。党史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党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从而让高校学生对新时代的新理论和新思想的认知更加透彻。让共产主义信仰和爱国主义志向深入人心,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让科学思想转化为行动力量。

(二)学史增信,坚定“四个自信”,凝聚爱国主义共识

学史增信是党史学习必须要遵守的原则,高校将党史学习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可让学生增强爱国自信。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冲击影响着我国青年的成长。尤其是在互联网极其发达的今天,网络流言四起,真假难辨,严重影响着判断力不足、没有社会经验的青年人。近年来,西方自由主义和泛娱乐主义发展迅速,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容易让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严重腐蚀。将党史学习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提升大学生是非对错判断能力,避免受到历史虚无主义和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5]。凝聚爱国主义共识,有效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固本培元、弘扬正气,有利于新时代青年的培养。党史学习对青年人的道路自信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在党史学习中体会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有利于大学生增强道路自信,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于我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证明了其先进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增强青年人的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持续奋斗,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对于增强青年人的制度自信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党史学习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营造育人氛围

在高校爱国主义的教育中,为了让党史更好地融入其中,发挥作用,就要善于营造育人氛围,帮助高校建立正确的教育方向。在建设校园环境时,要关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的内容。物质环境的建设可以通过一些现实性的具体事物来表达,如建设爱国英雄宣传角、张贴爱国主义名人名言、合理合规使用五星红旗、党旗党徽等标识的方式来增强环境氛围感。精神环境的建设可以通过举办与爱国主义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征集爱国标识设计、组织红歌文艺汇演等方式营造精神环境。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重校内校外相结合,采取不同的宣传措施,确保党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融合。校内宣传要更加侧重于树立榜样、建设时代新风方面,要积极挖掘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精神,为社会正气的弘扬和优良传统的传承做出贡献,重点在于精神层面的宣传教育。校外宣传教育要侧重于实践方面,通过让学生亲身体会,使其沉浸到具体的活动中,可以是参加文艺汇演,也可以是体验式的现场学习,这种更广阔、深入的学习可以强化宣传教育的力度,提升宣传教育的水平。

(二)整合教育资源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就要在将党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合理科学地应用资源,善于资源的整合开发。首先,在将党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要紧紧抓住思政课程,利用思政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史这个学习资源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形成多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对于党史的知识体系做好划分梳理,让学生对党史形成更好的认知,提升对党史学习的兴趣。其次,在党史学习中要重视爱国主义基地的建设和利用,通过现场参观、实践学习和体验互动等新型的方式发挥思政教育阵地的作用。

在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让党史的重要意义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在党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配合工作,使课程利用最优化。第一课堂主要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融入,让学生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爱国思想,实现育人于无形。第二课堂要注重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重视实践的作用,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感受爱国主义,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面,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青年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更加主动,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全方位多层次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6]。

(三)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保障党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因此要重视制度的建设。要夯实制度基础,强化执行力度,确保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结构的完整,在领导关注、资源配置、教师要求和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有制度保障,对于课后的评价和评估方面的工作也应有制度保障。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把党史学习融入党员发展、党校学习的各方面、让党史教育更加全面和系统规范。建立高校党史学习机制,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学习效益。

(四)创新方式方法

学习方法往往在学习的成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注重党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方式的建设,重视方法的创新。

第一,注重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党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方法,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挑选有温度、有活力的内容,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让宣传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二,选好平台很重要,在党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宣传阵地,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结合当下大学生的特点,用更通俗活泼的形式在传播平台展开党史教育,做好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的工作,正确引导、准确宣传,为党史融入爱国主义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

五、结语

党史学习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丰富,极具教育意义,了解党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在党史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建设,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导,利用各方优势,建设教育的新格局、新形势。

参考文献:

[1] 盖丹阳. 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价值及路径探析[J]. 才智,2021(33):5-8.

[2] 罗洪,徐福来. 新时代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实践创新 ——基于体验式教学分析[J]. 保山學院学报,2022,41(01):20-25.

[3] 孙慧梅.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 大学,2022(03):10-13.

[4] 顾雪霏. 价值·路径·启示:以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引领高校思政工作的三维探析[J]. 大学,2021(40):112-114.

[5] 席朝晖.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J]. 文渊(小学版),2020(07):386.

[6] 蒋鹏. 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8):19-20.

(荐稿人:康健,济南大学副教授)

作者简介:张岩(1991—),男,硕士,济宁医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重要价值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研究综述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基层协商民主: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路径
新时期加强党史学习的必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