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S理念的农林高校科研实验室创新管理模式探索
2022-05-30李瑞傅隆生王绍金
李瑞 傅隆生 王绍金
摘 要:科研实验室作为高校实践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人才培养以及知识创新的重担。实验室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工作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产品加工实验室为载体,将现场管理方法应用于高校实验室创新管理体系建设,以改进现有实验室管理现状。实践证明,将8S管理模式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管理,明确了实验室运行潜在风险,降低了实验室安全隐患,提高了实验室整洁程度,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科研素养,构建了可持续实施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农林高校;实验室管理;现场管理;8S理念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5-0084-04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林类高校肩负着强农兴农的重任。新农科背景下,产学研全面发展成为新潮流,对农林高校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科研实验室作为农林高校进行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常态化实践教学以及创新性科学研究的双重作用,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农林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及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多方面内容,其实施应当兼顾可行性、系统性、科学性和长期有效性的要求。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日常安全运行,保障师生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科研工作推进的关键[2]。高校实验管理不力的直观体现就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尽管高校科研实验室无论是在人员规模还是设备体量上均小于工业现场,但近年来实验室事故导致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伤亡、昂贵实验仪器与设备损坏的惨痛事实无不表明实验室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产品加工实验室为载体,将8S工业现场管理理念应用于高校实验室创新管理,可以改善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模式,构建可持续的常态化实验室科学管理体系。
一、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等农林教育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阵地[3]。高校科研实验室是高校科研工作者以及研究生群体进行科研实验以及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4]。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科研实验室无论是在场地规模还是设备数量以及设备种类上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传统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理论教学投入较多,而对实验实践教学关注较少的现象,导致多数学生在实验室从事实践教学以及科研探索活动时不够认真,为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留下了安全隐患。虽然存在着管理科研实验室的校院组织机构,但由于不同实验室的设备类型不同,实验任务不同,缺少能够全方面推广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目前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安全意识须加强
高校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意识薄弱一直是实验室管理面临的难点,也是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5]。高校科研实验室由于实际实验需要,存放着危险化学试剂、高压电气设备以及各类特种作业设备,进行科研实验的客观风险一直存在。有关数据分析表明,80%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来源于人为因素,不谨慎的实验态度以及薄弱的实验安全意识是造成人为实验事故的主要原因[6]。多數实验室管理人员存在“没有事故发生就是安全”的错误观点,尽管存在着实验室安全制度考核,但多以书面问答为主要形式,缺少实践验证环节。实验室安全教育形式化、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实验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安全技能[7]。
(二)管理制度难实施
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主要以科研课题组为主体,其中研究生群体、进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是科研任务的主体力量以及高校科研实验室的主要使用者,存在流动性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因为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多数情况下科研实验室都处于全天候开放的状态,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统一管理困难的问题。尽管存在着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校级组织机构,但因不同科研实验室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不同,冗长的实验室规章制度难以形成可执行的管理方案。由于不同实验室所用仪器不同,实验时间不同,这也导致构建统一的管理制度有一定难度。
(三)现场管理待改善
干净整洁的实验室环境是保证科研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由于科研实验室人员流动大,且科研实验活动与研究生日常工作同步进行,存在着物料摆放混乱、实验空间被无关事物占用的现象,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区域与办公学习区域划分界限不够显著。由于制度落实不到位,实验室现场管理多依赖于实验室使用人员的个人自觉性,使得实验室运行效率低下。特别是一些老旧建筑内的实验室,其在建设初期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以及整体布局,导致通风、用电、用水、消防设施建设不够合理,使实验室空间利用率低下,实验室现场安全隐患增多。
(四)资源利用未到位
高校科研实验室多以科研课题组为主要使用者以及管理者,课题组内以及课题组间设备共享一直存在。由于实验室管理制度混乱,设备以及相关仪器共享使用依靠口头协定,缺少台账记录以及信息技术手段跟踪,部分设备以及仪器损坏故障时间以及地点不明确。具体表现为部分外借实验设备以及器材使用完成后不能及时归位,造成实验准备阶段缺少实验工具;组内实验设备以及仪器共享缺少跟踪记录,设备使用状态以及实验完成度不可查,影响后续实验计划制定,实验室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频出。
二、8S管理模式解读
标准化管理模式是现代化科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S系列管理模式源于日本工业生产管理实践,发扬于丰田企业精益管理实践。8S管理模式作为5S现场管理模式的拓展与创新,除5S所有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以外,额外添加安全(Safe)、节约(Save)、学习(Study)管理概念,是现行的工业现场管理方法之一。由于8S管理模式理论简单且行之有效,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企业安全管理、医药设备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众多管理领域[8-10]。
8S管理与5S管理一脉相承,强调以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实现精益化生产以及自觉向上的可靠执行力[11]。作为简单有力的现场质量管理模式,8S管理理念专注于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思想,强调从日常小事着手,构建安全、整洁、可靠的工作环境,其有效实施有助于发现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并且能够较快地形成可持续执行的管理模式。本文将8S理念同高校科研实验室的管理相结合,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产品加工实验室为试点,构建可持续实施的农林高校科研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模式。
三、8S管理模式在农产品加工实验室管理的实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产品加工实验室面向农产品加工团队9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本科毕设生以及科创学生开放,承担着农产品加工团队的科研及实践实验任务。实验室面积共309.4m2,拥有特种设备高压灭菌锅、射频加热系统等65台设备,是集电气、机械、食品、化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实验室。将8S现场管理理念应用于农产品加工实验室管理,以期实现整洁化、安全化的可持续实施的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模式。
(一)整理(Seiri)
整理即区分物品的使用属性,确保只保留有用的物品。在进行整理时,应当做到全面检查,不漏一处。具体表现为:检查实验设备器材,对故障的实验设备进行记录并且报修;检查实验原材料,对过期或者霉变的农产品原材料以及失效的实验试剂进行无害化处理;检查实验工具以及耗材,对缺少的实验所需用具及时补充;检查实验室基础设施保障,对灭火器、灭火箱等消防用具进行查看与补充;检查实验柜以及抽屉等易忽视实验场所,对无人认领且无法使用的物品按照废弃物进行处理,最终确保实验室内只保留有用物品。将整理活动日常化,清理实验室不必要物品,能够有效扩大实验室可用空间。
(二)整顿(Seiton)
整顿即将物品按需分类,确保物品摆放有序、明确可查。在进行整顿时,首先应当明确实验室物品属性,按照其用途将实验室物品划分为耗材、试剂、仪器、设备等多个类别;其次要根据物品的使用频次以及物品的大小或者可移动属性划分专门安置区域,对物品摆放位置进行合理布置,保证物品便于取用;再对物品进行危险等级评定,设定物品标签,做到危险目视化可察;最后记录每次实验所用物品类别、型号以及数量,做到有章可循、有表可查,节省物品找寻时间,避免因物品混淆而造成差错。切实将整顿理念引入实验室日常管理,能够明确实验室物品存取以及耗材库存现状况,避免因实验室物品找寻困难以及短缺影响实验进程,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
(三)清扫(Seiso)
清扫即清理现场脏污以及物料垃圾,确保现场干净整洁。因为农产品加工实验室物料兼具化学试剂以及食品原料等多种物料,因此在实验前后,应当对实验台以及实验设备进行合理清扫,避免因食品残渣、油污、试剂等原因造成实验产品以及原料污染。全面清扫实验室场所,保持实验室内无灰尘、无垃圾,废弃物合理回收,干净整洁;按照整顿物品清单,制定清扫准则,建立清扫制度;对不同种类物品划分专有人员进行清扫操作,执行例行清扫,落实清扫责任。
(四)清洁(Seiketsu)
清洁即坚持整理、整顿、清扫行为与理念,确保成果可持续。经过完善的整理、整顿、清扫操作,可以使得科研实验室达到环境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的基本要求。清洁就是让整理、整顿和清扫进行到底,通过编制项目表格以及相關看板,使得实验室管理制度标准化、可视化,形成定期维护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清洁理念的加入,使得标准化管理成为可能,是维持长效化良好实验室环境的基础,有助于从根源上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素养(Shitsuke)
素养即依规章操作、按制度管理,确保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8S管理理念的推行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有人员长期执行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素养就是要通过加强实验室科研活动的参与者对实验室现场管理的理念认同感与执行自觉性,保证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的持续开展。在具体实施时应当加强实验室科研活动参与人员对8S理念的理解与关注程度,及时就存在问题展开讨论与纠错,形成标准化—可实行—同检讨—待改进的良性循环,使得管理人员和使用群体养成良好的科研与实践素养,建立并实现成果可维持的管理体系。
(六)安全(Safe)
安全即强化安全教育,全面排查隐患,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安全是进行科研实验的第一要素。以农产品加工实验室为例,因为农产品加工实验室包含特种设备高压灭菌锅以及少量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试剂,这些物品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做好安全防护以及安全教育宣传工作。针对特种设备以及高危设备,做好醒目标识,设定工作安全警示线以及警示牌,避免设备作业期间人员误入。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做到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位一体,才能够实现安全第一的目标。
(七)节约(Save)
节约即按需配给,物尽其用,减少浪费,养成良好习惯。通过节约可以发挥实验室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作业、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比如通过定期检查实验原料,避免因过期以及霉变等原因造成材料浪费。节约也是素养环节的扩展,应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节约意识。需要指出的是,节约指的不仅仅是节约物料,也是指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的综合合理利用。整理以及整顿活动的日常化进行,一方面保证了实验室的整洁程度,排查了实验室的潜藏隐患,另一方面提升了实验室的有效使用空间,也是对节约理念的践行。
(八)学习(Study)
学习即强化专业技能,确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科研实验中只有深入探讨实验机理,认真学习实验方法才能够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为科研创新打好基础。学习理念在实验室管理中具体实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组织计划;定期在实验室举行安全知识竞赛以及实验技能比赛;加强沟通,增强实验室学术氛围。此外,通过学习强化实验技能也是实现物料以及时间节约的有效途径之一。由此可见,8S管理理念是互相关联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应当协同使用,做到不遗漏任一环节。学校通过开展日常实验技能比拼、安全教育学习、看板文化推行,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得实验室管理者以及使用者的科研以及生活素养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四、结语
农林院校科研实验室承担着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创新研究以及培养人才的重任。为提高现有科研实验室管理水平,借助现代化科学方法,将8S工业现场管理理念应用于农产品加工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以构建可持续推行的科研实验室管理模式。实践证明,通过8S管理,明确了实验室管理的安全隐患,提升了实验室场所的安全性,减少了实验材料的浪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科研素养,构建了可持续的常态化实验室科学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14号(教育类496號)提案答复的函[EB/OL]. (2021-09-28).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gaojiaosi/202110/t20211021_574061.html.
[2] 刘迢迢. 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8):170-172.
[3] 邓兰生,涂攀峰,陆星,等. 新农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05):252- 254+257.
[4] 刘韵真. 基于危险源分类分级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机制的探讨[J]. 大学,2021(14):46-48.
[5] 王征,李勤. 浅谈新媒体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应用[J]. 大学,2021(46):69-71.
[6] 李志红. 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0):210-213.
[7] 黄凯. 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33):1-4.
[8] 桑晓明. 8S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18(11):120-121.
[9] 柴西英,邵春梅,于莉,等. 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机管路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21,21(09):1404-1408.
[10] 张文基,鲁晋. 疫情防控时期8S管理在高校学生公寓中的应用[J]. 高校后勤研究,2020(05):14-16+22.
[11] Jiménez,M.,Romero,L.,Domínguez,M.,et al. 5S Methodology Implementation in the Laboratories of a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chool[J]. Safety Science,2015,78(10):163-172.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实验技术研究与实验室管理创新项目(项目编号:SY20210215);教育部2020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2002273025)。
作者简介:李瑞(1985—),女,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傅隆生(1984—),男,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王绍金(1962—),男,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