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刍议
2022-05-30郑学梅
郑学梅
摘 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于专业特色,双师型教师队伍更是专业特色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能够更好地增强高职教育质量,提升高职教育水平,有利于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优秀的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具体结合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要求,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价值,结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能力诉求等进行具体展开,从资格认证、培养培训、评价考核三大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和建设建议。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高校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5-0169-04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发展,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也逐渐迎来了大众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办学理念、办学机制、体制结构等问题,其发展路径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将持续面临着来自国内本科院校和国内外其他职业院校的激烈竞争。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更好地增强我国高校竞争力,这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死存亡的关键性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所谓核心竞争力,最初来源于企业发展中,是企业在长期形成中能够支持企业在过去、现在,未来继续发展的独具竞争优势[1]。在核心竞争力的支持下、企业能够在竞争环境中取得长期、主动的优势地位,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可以将其进一步拓展延伸到高职教育中。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核心竞争力在于不容易被其他院校所模仿或复制的成功经验,能够为其在教育竞争中带来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具备独特性、价值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具体而言,显性竞争力和隐性竞争力是两大类型,其中以核心资源、核心能力、核心产品为重点的显性竞争力尤为突出,例如校内外的教学实践基地、优秀教职工队伍、科学的管理制度等[2];而隐性竞争力则更多涉及院校所在地的地域优势,以及其与各行业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学院的对外宣传能力等内容。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价值
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中,其关键要素在于人,建设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使其保持整体的竞争优势。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突出自身的应用性,人才培养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更多体现为专业建设,而师资队伍是专业特色建设的核心要素。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来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各项职能的发挥效果[3]。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互动关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展教育教学需要将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众多环节统一于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上。将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借助高职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能够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加科学高效。而这些模式的有效应用和作用发挥,需要教师既具备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力,又需要拥有职业技术的专业技能,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扎实的教学能力。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建设工作,能够更好地为院校发展聚拢人才,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也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师群体的要求
(一)“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含义
从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初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提出过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构想,在我国职业教育中需要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是两大重点,共同服务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也能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4]。
(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
具体而言,双师型教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双证书。高校教师需要具备两大证书:其一,是教师资格证书,用以考察教师的基础教学能力;其二,是工程类技术类的资格证书,用以考察教师的专业技能情况。第二,双能力。双能力强调高校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指导和督促学生开展学习实践。第三,双融合。这强调高校教师在具备两种证书两种能力的同时,也要使两者相互补充,需要高校教师在理论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专业的实际要求[5]。
(三)“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诉求
从能力特点来看,对于双师型教师来说,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深厚的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教研能力、良好的社会组织和学习创新能力。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门类,高职教师队伍不仅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职责,还需要彰显社会服务的价值,双师型教师作为重要的纽带,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双师型教师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使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也能够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展开。
三、“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困境
(一)在资格认定上
目前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探索階段,这一时期,一些高校在界定和认证环节缺乏对其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将双师认证过于简单化,认为具有两个证书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由于当前高校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迫使许多教师进行考证考级,而一些教师会选择与教学专业关系不大的证书,例如二级心理咨询证、营养师证书等,这些证书对高校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和实践活动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第二,一些高校在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错误地认为只要高校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业工作进行辅导,就可以被认证为双师型教师。但是这种辅导更多的还是停留于知识层面的辅导,虽然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这种知识和能力仍然较多停留于理念理论层面,而缺少动手实践的展示。
(二)在培养培训上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环节的主要问题在于培训效果不佳。双师型教师需要兼具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需要对企业的一线情况、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和应用。而目前双师型教师在培养训练环节,更多是基于教育理念进行培训,缺少对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培训内容中,大多是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的培训实习,这种培训方式完全可以由教师借助网络或自学形式获取。对于双师型教师来说,需要强调教师的实习实践能力,但在实际操作环节,重教师教学理论、轻教师专业实践的问题仍然比较明显,这也影响了培训实习的实际效果。
(三)在评价考核上
从考核评价的角度来看,目前在关于教师考核环节主要局限于教学内容的考核,在评价方面也更多是从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校园评价展开,而较少涉及企业评价。事实上,职业教育本身其突出特点和应用优势在于与行业企业的密切结合。
因此,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考核环节,应该更好地彰显职业教育的跨界教育优势,使考核主体进一步拓宽,彰显考核主体的多元性、全面性。在考核内容上,除了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考核以外,还需要将内容更加丰富,真正使评价考核工作发挥实效,使其在教师培训和指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准入制度
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准入制度建设,能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完善奠定基础。职业教育需要结合教育教学情况和行业发展现状,使双师型教师标准和相应的认证办法更加灵活、动态、高效。职业院校可以在参考教育部关于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教师队伍现状,使准入制度得以更新、优化,进一步增强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为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职业院校可以定期对教师的资格证书进行重新认证和整体测评,只有测评合格的教师才能够继续持有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证书。通过这种动态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励教师不断发展,积极实践。在以往的专业教师认证环节,主要是通过“学历+职称”的形式,以此为认证标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准入环节,需要将标准进一步拓展为“学历+职称+实践经验”。建立健全双向选择和择优机制。
(二)优化和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
在教师队伍的培训环节要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做好职前培训,从源头出发,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此外,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社会实践、校企合作来增强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例如,组织教学教师定期前往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增强对一线情况的掌握和了解,以此提升教师的实践素养。
对于高校来说,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学校,走向行业,这不仅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当前专业在生产技术、设备工艺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也能够使教师在教学做方面实现有效融合。在教师培训环节,可以通过继续教育与行业培训来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高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行业培训和深造学习中,帮助教师更好的夯实理论功底,提升自身素质。还可以借助校本培训或教师研讨的形式,组织教师就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交流分享,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引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这种形式也能够更好地带领青年教师成长进步,使其进入到双师型教师队伍行列中。
(三)做好评价考核,促进教师群体的交流互动
在考核评价环节,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使企业有效参与到教师的考核评价中,增强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和评价机制的公开性、透明性,使教师在聘用、晋升、奖惩考核等方面规范透明、科学高效,进而激发教师的事业心、上进心,不断督促其发展完善,向着双师型教师的方向努力发展。
在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组织考核时,需要将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细化,要逐步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并将其与教师待遇挂钩将技能证书和生产技术成果纳入相应的教师评价体系中。对于获得双师资格的教师,要给予其一定的优惠和奖励,例如,在项目申报和岗位聘用、课时津贴标准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倾斜。通过这种形式,更好地调动教师群体参与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对于提升普通教师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建议
(一)推进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需要职业院校依托自身的教学实践,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需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产业的互动交流,使其与教学密切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彰显出其教学优势和学校特色,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学院加强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为广大职业院校教师提供进修的场所和机会,使更多教师能够借助单科进修、企业实习等,提升自身在教学专业和实训方面的能力。这也能够有效解决双师型教师师资短缺的现实问题。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可以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与大中型企业相合作,采用挂职锻炼的形式,使其更快地适应教学岗位,更快地获得专业能力。
(二)健全和优化完善相关人事制度
在高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優化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健全相应的人事制度,能够更好地调动和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例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政策进行研究,结合职业院校的教育特点,成立相应的教师职务评审机构,并在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更多倾斜于教师的应用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也能够更好地鼓励一线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职业院校结合相应的人事制度对其内部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使学校内部在结构、工资、晋升等方面进一步倾斜于双师型教师,能够在院校内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这不仅能够激励更多一线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人才导向价值,能够显著提升职业院校的竞争力,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三)扩充兼职教师的人才队伍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向外部聘请行业企业中有高超技术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技能性人才来担任院校的兼职教师或课程顾问,这也能够快速提升职业院校内部拥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能够有效缓解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这对于充实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开展专业调整适应专业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降低学校的经费负担,提升办学效益。在兼职教师方面,要根据学院、专业和课程的实际需要,结合行业企业中优秀人才的现实情况,择优选择兼职教师。同时,要保证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之间的科学比例。在兼职教师的类型结构方面,可以包括专家顾问类、兼职授课类、技能指导类和技术研发合作类等多种形式。
六、结语
对于高校来说,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都是长期系统的发展过程,而核心竞争力的获取将使得学校拥有长期稳定的发展动力。培育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获取核心竞争力。针对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资格认证问题、培训培养问题评价、审核问题等,要进一步优化完善。通过健全准入制度、完善培养机制、做好考核评价等措施,更好地为高校的生存发展提供动力保障,持之以恒地加強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和充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 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9):189-191.
[2] 孙利.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J]. 文教资料,2021(03):135-137.
[3] 许冰梅. 专业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27):24-25.
[4] 郭莉.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意见[J]. 祖国,2018(23):129-130.
[5] 雷乾乾.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索——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为例[J]. 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03):21-22.
(荐稿人:张迎辉,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郑学梅(1977—),女,学士,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